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不妨試試這4種路徑

以學生髮展為本”理念引導下的新課改,讓許多學校發生了一些變化,讓教育者的目光集中到課程內容的改變。但是,除了課程內容的改變,課堂教學的變化也是新課改的重要元素,許多學校的學習機制並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因此,深化新課改,須以問題為導向,更有針對性地解決課堂教學方面存在的深層問題。

許多深陷學習負擔之中的學生,課後作業仍然是“讀寫算”這些內容。其實,課堂本就是“讀寫算”的場所,為何還要學生到課外去完成?只能說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時間進行“讀寫算”,或者在做著與“讀寫算”無關的事情。

教師在課堂上又在做什麼呢?從教學內容上看,教師教的大多是學生一學就懂的內容,是教師方便教或認為精彩的內容,而不是學生感興趣或有疑問的內容。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教的活動”比較有結構,有完整、豐富、多樣等特點,而學生“學的活動”則非常零散、機械、單調,難以形成結構。

因此,可以對日常課堂存在的問題做一個基本判斷:課堂上學生“學的活動”太少,許多應該學的內容沒有學;教學過程的推進主要依靠師生對話,而不是學生的自學、思考、探究。這種現象導致的結果是,課堂上學生學不充分,只能在課外作業上用功,這也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重的重要原因。

上述形式的課堂可以稱為“教為主”課堂。在許多學校的課堂上,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學生要學的內容完全由教師說了算,課堂上的活動也由教師佔據和把控。學生在課堂上基本處於“少動筆、少練習”的狀態,只是聽教師解讀學習內容,偶爾應答一下教師的提問。“教為主”的課堂從教師備課開始就進入了這樣一種狀態:我怎樣理解這篇課文,我怎樣分析這篇課文,我怎樣講解這篇課文,我怎樣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思路,我怎樣讓學生跟著我的思路走,等等。這種狀態完全是“我”字當頭,以教師為中心,導致課堂教學成了教師單項預設並主觀講析、強勢操縱的行為,根本沒有成為學生自己的真實學習活動。

課堂教學改革應該以“學習活動的設計、展開與落實”為切入點和抓手——備課重點是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不僅是教師的教學活動),課堂行為是組織展開學生的學習活動(而不是配合教師的提問),課後反思是思考學習活動的實施效果(而不是教師的教學流暢與否)。總的來說,課堂教學要從以“教的活動”為基點,轉向以“學的活動”為基點,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

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思考學生需要學什麼(基於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習需求、學習難點、學習興趣等選擇教學內容),思考學生怎樣才能學好(讓學生充分展開學習活動)。

在此基礎上,如何找到恰當的路徑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呢?基於學校和教師的差異,有1.0、2.0、3.0、4.0版本的路徑可供參考。

1.0路徑:改進教學

課堂教學改革並非一定要從顛覆課堂開始,也可以從改進教學入手。1.0路徑不涉及課程的大調整,不涉及教法的大改變,不涉及教學常規的大變化,切入口小、精確度高、操作性強,又便於調整、容易入手,所以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創新方法。如語文學科可以多采用批註法、自讀法,數學學科可以採用錯例學習法、猜想法,英語學科可以採用RAP說唱等方法進行教學。新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的學習活動時間,從而改變“教為主”的課堂狀況。新方法的長期運用,自然可以帶來課堂教學理念和行為的變化。

運用工具。以科學學科為例,許多學校即使有實驗設備,教師的課堂教學也經常是“紙上談兵”。為了改變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師不妨多采用“科學記錄本”這一工具,引導學生更多地利用實驗儀器,進行觀察、實驗、記錄、發現等學習活動,完整地再現學生的科學學習軌跡。

調整內容。有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科學地調整課堂教學的難度和容量,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增加載體。在課堂上增加“任務單”“活動單”“導學單”等學習載體,可以極大地改善“教為主”的課堂狀況。這些學習載體的加入,必將改變“師講生聽”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結構由“線性”變為“板塊式”。藉助這些載體的“倒逼”功效,學生在課堂上會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從而轉變“教為主”的課堂教學結構。

2.0路徑:重建教學

課堂教學改革的2.0路徑是重建教學,是對課程、常規、教研、評價等涉及教學及管理的內容進行重組,這種重組的實質是教學價值觀的重建,是課堂教學的深度變革。

課程重建:從國家課程到校本課程。一般情況下,國家課程的校本化,遵循“理想的課程—正式的課程—領悟的課程—運作的課程—經驗的課程”這一規律。

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天長小學的“4+1課程”:一年級常規課程經過整合優化後,集中在週一至週四完成,週五定為“清包日”,即這一天學生的書包裡沒有“國標”課本。整合後空出來的一天學什麼呢?上午“2大1小”——2節大課和1節小課。大課時間,學生進行數學遊戲、形體訓練和乒乓球等課程,小課時間,則是“持續默讀”的最佳時機。下午進行學校的綜合實踐課程。

又如,清華附小的“1+X課程”,包括學科內整合、跨學科整合、課內外整合。學科內整合引入多版本教材、調整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進度、重新設定課時長短。跨學科整合的主題是戲劇,每個班級選擇一個主題編排校園劇。藉助戲劇編排,各學科教師根據學生排演的需要,共同為學生提供相關指導。語文學科教師幫助學生確定選材、輔導學生撰寫劇本;音樂、體育、舞蹈等學科教師幫助學生排練動作、改善表演效果;數學、科學等學科教師幫助學生解決道具製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輔導學生營造舞臺多媒體效果;等等。課內外整合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激活並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經驗,使學生能夠自主建構知識,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有趣、有用、有意義。

常規重建:從空泛到針對。這裡的常規指的是教學常規,好的教學常規指向學科學習的內在規律,能夠促使課堂教學潛移默化地向新課改的方向行走。但是,也有許多教師的教學常規是空泛的,並無針對性和引領性。好的教學常規要增加教學的操作內容,促進教師在“備課—上課—批改—輔導—監測”等環節中,以新常規促進教學重建,尤其能夠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引領和規定。比如,強調教學策劃,從備一節課轉變為備一門課,讓教師重視學期教學的計劃設計,努力達成學期學習目標;強調備課內容,讓教師注重設計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強調綜合評價,讓教師根據教育教學的基礎性、綜合性、成長性等特點,在紙筆測試的同時,對日常學習表現、作業情況、學習興趣和習慣等指標進行表現性評價,從而對學生的持續發展起到一定作用。

教研重建:從一節課到一門課。教師的教研活動要多研究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實質性問題,而且不能只研究一堂課,即如何將一堂課上得精彩。教研重建就是要以教研轉型促進教學轉型,從研究理念到解決問題,從“關注一節課”到“上好一門課”,從聽評一節課到以點帶面重點突破學科教學中的問題,進而實質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反饋重建:從傳統到現代。傳統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以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為主要形式,通過課後作業進行知識點的深化與鞏固。學生在家寫作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會、不懂的問題,在無人輔導的情況下,很難第一時間將疑問解決。對教師而言,課堂教學的反饋需要通過隔天批改完作業才能知曉,對問題進行分析和回顧甚至要到第三天。問題的積累就像滾雪球,學生和教師都陷入溝通低效的“泥潭”中。在“泥潭”中,知識的輸出是單向的,學生得到的只是“填鴨式”知識,而不是學習的能力。在新課堂中,可以嘗試採用信息技術將課堂“翻轉”,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借用網絡技術進行作業評點和學習反饋。

3.0路徑:核心素養

課堂教學改革還要與學校的育人目標結合,即明確需要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哪些核心素養。隨著時代的變化,基礎教育的內涵也在不斷地拓展和豐富。從知識基礎到能力基礎再到道德基礎,其中一定有一個核心基礎,不必過量和過度發展、能為未來留出更多發展空間和發展餘地。核心基礎與學生的發展有著高持久、高遷移、高關聯、高依存關係,它的外延包括核心知識、核心能力、核心素養。

尤其是核心素養,現在已成為新課改的重要基礎,與學生的生活、生命密不可分。以核心素養切入進行的課堂教學改革,就是以育人目標為指引,再對課程、教學進行審視,從而使教(學)什麼、怎麼教(學)之上,還有為了什麼(培養什麼核心素養)。這樣的課堂教學改革才具有真正的力量。

4.0路徑:課堂文化

課堂教學中總是存在著某種文化,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學生都在進行著“文化適應”。與課堂相關的文化應該是課堂教學中內在的、深層的、隱性的內容,涵蓋了課堂教學中的一切活動、一切要素。

換句話說,課堂文化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規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有機整合體,是一種組織文化,是師生課堂教學互動方式的文化,是影響師生精神生活的文化,是師生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互動形成的共同教學規範、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有機共同體。

課改要注意什麼

課堂教學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決定了課堂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理解決定了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效,但有了這種課堂文化,課堂教學改革就不再拘泥於形式、做法、規定,而是自覺的、主動的、靈動的、個性的。每一個教師都可以在自己的教室裡實現改革,從而讓學生自主、多樣、創造性地開展學習。

課堂教學改革最初從“先學後教”“多學少教”這樣的教學行為進行調整,逐漸開始探索“學生如何實現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真正發生。對“導學案”“預學單”等課堂教學工具的模仿與應用,必須慎重,必須理解其學理與意義,一定不能以加重學生負擔作為教學改革的代價。

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項目,並樹立四種思維:質量思維、整體思維、整合思維、辯證思維。

課堂教學改革只是新課改的一部分,如果希望改革持久與深入地進行下去,不能只是課堂教學方法在改變,一定要涉及作業佈置、教學管理、課堂評價等方面的綜合推進。

課堂教學改革是“長跑”,必須要有長遠戰略。改革之路能走多遠,能有多大效果,校長和教師的決心與毅力尤為重要。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