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噹噹,前路又在何方...

2018年的初春,寒氣凜凜。

噹噹網,這家成立於1999年的中國電子商務的先驅者,面對洶湧澎湃的互聯網資本熱潮,終迎來新的主人,曾經意氣風發的創始人李國慶攜夫人俞渝黯然出局。

從最初的“網上購物享噹噹”,到後來的“敢做敢當當”,噹噹網一路走來,如同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由大眾情人變身文藝青年,個性鮮明卻又不識時務。最終被資本納入懷中,也是情理之中。前人已無可奈何花落去,噹噹還會似曾相識燕歸來嗎?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Dangdang噹噹賣身

一紙公告,塵埃落定。

噹噹是真的要賣了。當收購方浮出水面的那一刻,仍不禁情懷與眼淚齊飛。畢竟對很多人來說,噹噹網沉澱了太多的青春回憶。當年它可是網購圖書的第一站,那些年,大家都習慣了圖書選噹噹的日子。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收購方海航系天海投資,於2018年4月11日晚間發佈相關事宜公告。天海投資(600751-SH)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兩種方式以75億元人民幣購買俞渝、李國慶、天津騫程、天津微量、上海宜修合計持有的“噹噹科文”100%股權,以及由天津科文、天津國略、天津騫程、天津微量、上海宜修、E-Commerce合計持有的“北京噹噹”100%股權。

此次交易完成後,李國慶、俞渝兩人合計直接持有公司16.49%股份,天海投資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動,可以斷定“噹噹”並非借殼上市,而是真的出手了。

附作家吳曉波對此事的評論: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曾經的王者榮耀

十年前,如果要在網上購買圖書,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噹噹、卓越(亞馬遜)或者京東。毋庸置疑首選噹噹。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下圖可以說明彼時噹噹的地位。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十年後,多數人還是會選擇京東、亞馬遜或者噹噹。只不過,風水輪流轉,噹噹淪為看客。

作為中國的老牌電商,噹噹這幾年都在保持低調。如果不是這則收購消息將沉寂已久的當當再一次推進人們的視野中,或許很多人都已忘記了噹噹的存在。

噹噹網成立的1999年,可謂互聯網電商元年。這一年,8848風頭正勁,以馬雲為首的十八羅漢聚首,阿里巴巴剛剛誕生。而現在國內B2C市場的另一大佬劉強東還在中關村的櫃檯裡賣光盤。

作為國內最老牌的電商網站之一,噹噹網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從圖書發家,一步步涉足音像、母嬰、美妝、家居、數碼3C、服裝、鞋包等戰線,發展成為綜合性的電商平臺。

噹噹曾經的短暫輝煌: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2004年,有傳言稱亞馬遜出資1.5億美元收購噹噹。2004年的1.5億是個什麼概念呢?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在最近接受專訪時曾說過“2003、2004年的5000萬美元好比今天的5億美元”,照此推算,噹噹網僅僅成立5年就有了現今獨角獸的身價。

時至今日,海航以75億人民幣收購噹噹網,論身價,勉強入圍文化電商獨角獸榜單。只是,時光已逝不可追。

歲月荏苒,二十年後再回原點,可惜早已物是人非。

噹噹和京東的對手戲

曾經,在噹噹輝煌之時,京東都是它的小弟,它的沒落見證了京東的強勢崛起。想當年,兩家公司創始人的網上口水大戰,口無遮攔的國慶對飆心直口快的強東,那份俠肝義膽快意恩仇,引無數吃瓜群眾競圍觀,也算互聯網就業者茶餘飯後的一大談資,甚是暢快。

2010年,京東商城圖書頻道開張,進軍在線圖書零售市場,直搗噹噹命門。京東商城圖書採銷副總裁石濤表示:“京東商城在3C網購領域的市場份額是第一,圖書部分也得做好,目標就是要做到行業排名第一。”

雖然看起來噹噹網優勢巨大,但不可否認, 噹噹網已經錯過了它快速成長的最佳階段,也錯失了至關重要的主場和先發優勢。 大兵壓境,噹噹網需要的是一筆足以與對手硬戰一場的資金。顯然,上市只是一種手段。 京東商城等激進的後來者如果先於噹噹網上市,將有可能借助從資本市場上獲得的“子彈” 瘋狂擴軍,那樣的話,無疑會對當當網現有的地盤造成威脅。

2010年12月,噹噹在美上市。上市首日大漲86.94%,收報29.91美元。但6年後噹噹完成私有化退市,股價僅為6.63美元,市值不及上市之初的四分之一,令人唏噓不已。

噹噹先於京東上市,但卻未贏得先機。從明面上看,噹噹的財務業績還優於同期的京東。

2013 財年,噹噹網實現總淨營收人民幣 63.25 億元(約合 10.448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8%。噹噹網止住連續 10 個季度的虧損,實現自 2011 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首次季度盈利。2014 年第 2 季度,噹噹網實現淨營收 2882.1 萬元人民幣,淨利潤率為 1.5%,連續三個季度盈利。

但在互聯網企業頗為看重的客戶潛力、購物體驗、物流配送等方面,噹噹一直處於弱勢,從緊追不捨到仰望對手的存在,最終一敗塗地。2014年5月22日,京東以VIE協議控制模式架構在NSDQ成功上市,連續虧損近三年後,2017年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至此,噹噹大勢已去,與京東之爭終告一段落。

噹噹到底敗給了誰?

缺乏資本加持,噹噹先機已失,戰略失策陷入圍剿,更難全身而退。

創始人的情商格局決定企業的未來,作為電商界的演員,國慶一向很稱職。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隨著電商浪潮的風起雲湧,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等後起之秀以雨後春筍之勢拔地而起,噹噹的穩健(保守)策略,使其錯過了最佳的成長時機,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而在之後,噹噹成功赴美上市,但業內群雄並起,風雲突變。在這場行業角力拼殺中,嗅覺失靈反應遲鈍的當當再次被對手甩開。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及手機APP的普及與應用,電子閱讀再次成為風口浪尖,噹噹再次遭遇重挫。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即使在發家的圖書領域,噹噹也遠沒有做到亞馬遜的那份極致】

當今格局形勢瞬息萬變,企業對併購與重組時機的把握,更像是證券交易市場中對某一支股票買賣點的把握。噹噹網正是如此,“錯過”多次賣點的當當,如今終於踏出這一步。不妨看一下噹噹網“沉淪”後是如何錯過賣點的?

噹噹也曾有賣身機會,卻又無數次遺憾錯過。2004年,亞馬遜計劃以1.5億美金收購噹噹,創始人自認將來會做的更大,故拒絕被收購。事實如此,到2010年前後,噹噹做到頂峰,市值直逼60億美元,然而盛極必衰、物極必反,隨著業績的連續虧損及其與投行的爭端不斷,股價大幅跳水,一落千丈,市值從60億美元直降為6億美元。

儘管噹噹的市場份額在不斷下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2013年和2014年兩年間,噹噹被百度和騰訊看上。不過和亞馬遜一樣,噹噹都把擺在眼前的橄欖枝給拒絕了。騰訊隨後以2.14億美元入股京東,成就一段佳話。

現在京東已經變成了可以與阿里抗衡的對手,噹噹卻落到了賣身的地步,實在讓人唏噓。然而回顧早年,作為電商行業的領軍者,噹噹盛極一時,一步錯,步步錯,如今的當當步步走衰。


對於噹噹敗局,長江商學院電子商務研究專家蔣德嵩曾做過分析:“噹噹網一開始是賣書的,並且當百貨、3C、服裝等品類已經佔據電商主流的時候,噹噹網依然沒能以新的形象示人,而是還在反覆強調它是賣書的。除去新華書店所獨佔的教材發行等2B業務,中國的圖書市場與3C產品相比,無論是貨單價上,還是未來的發展潛力,都是遠遠不能相提並論的。”


對此說法,筆者不敢苟同,噹噹網依靠線上圖書銷售業務起家,原有的“圖書電商”定位深入人心,在消費者的認知上鐫刻了很深的“圖書電商”烙印,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的優質圖書忠實用戶群體。隨著噹噹百貨化和平臺化轉型戰略的展開,噹噹網的“圖書電商”形象逐漸模糊,部分忠實的圖書用戶流失。歸根到底,無論資金彈藥、人才儲備、團隊戰鬥力、供應鏈管理等諸多方面,噹噹都沒有做好準備,面對這樣一場史無前例的拉鋸戰,一味跟風盲從照貓畫虎,以致於方寸大亂,先發優勢喪失殆盡,陌生領域舉步維艱。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說到底,噹噹失敗的原因終歸是因為錯失了太多良機,過分輕敵,趨勢研判失誤等造成今日之結局。現在噹噹終於做出了改變,可卻是要把自己賣出去,似乎在印證噹噹的那句口號“敢做敢當”。

贏了嘴炮卻輸了未來

提及噹噹,不得不提其聯合創始人李國慶。

作為中國電商圖書界的教父級人物,李國慶似乎從來都是特立獨行的那個人。剛愎自用,個性鮮明。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作為妻子和噹噹聯合創始人的俞渝這樣評價李國慶,“李國慶就是一個性情中人,比較二的一個人。”

提及和投行大摩女的那場世紀罵戰,李國慶豪不避諱,甚至頗為自豪,“我把投行拉下了神壇!我是兵來降擋,水來土掩,我心裡很踏實。我不怕得罪人,投資人給我虧吃,我一腳給他們踹回去。想欺負我沒欺負成,讓我給一嘴巴扇回去了。”他依舊笑的豪爽,作風依舊狂放不羈。而這場罵戰讓噹噹得罪了整個投行圈。2016年,噹噹私有化。

談及競爭對手,李國慶也是一貫的“大嘴”本色,“京東成功不成功,我現在仍然替他捏把汗。他運氣實在太好,一般的創業者誰好運到能賠掉二三十億的美金啊。”

就像他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過的:我曾先後和馬雲劉強東過招,竟然還“活著”。在問及他會選擇什麼樣的投資者時,他依舊樂觀且堅守觀點:“如果出現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李國慶,我會投。但是到現在都沒有找到,都被這幾年的環境汙染了。現在創業者都想的是如何變成平臺,我希望看到更多的年輕人不要貪婪,要在細分領域做到撼動不了的獨角獸。”

創業之路阻且長,老炮兒李國慶一路走、一路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寫在最後

如今新主人已浮出水面,頂著海航的名聲將噹噹網收入囊中,能不能玩得轉,頗有些看頭。略有惋惜的是海航的境遇不比過往,自身尚且步履維艱,又如何助噹噹重振旗鼓?咱們拭目以待。

從全球範圍來說,噹噹網被海航收購併不是一個讓人出乎意料的舉動,畢竟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要不自己做大做強像BATJ一樣形成自己的生態圈,要不就是被大資本收購成為大資本的附庸,無疑噹噹就成為了後者。筆者妄自臆測,為何是輪到海航跨界接盤?噹噹這塊尚且優質的資產,比摩拜ofo之流好得太多,有情懷有市場有用戶有流量,難不成只是因為故事題材的匱乏?姿色平庸限制了大佬們的想象力?還是李渝二人這些年沒有在互聯網界結下同流。

那些年曾經盛極一時的8848、新蛋、易迅、1號店們均已成過客雲煙,願噹噹經此大變之後,洗心革面,深耕細分,重振雄風,敢做敢當當。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你有多久沒在DD上買書了?敢做敢當當,前路又在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