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你的世界,我不曾抗拒,也不曾留戀過

路過你的世界,我不曾抗拒,也不曾留戀過

後來,我不曾寂寞。

綠皮火車在田野間緩緩蠕動著,車窗外,夕陽從遠處的小山呈放射狀射過來,透過不遠處深秋紅色的樹林,灑落在地面上時顯得有些零碎和斑駁。那一刻,我呆呆地望著窗外靜靜流淌的小溪,精神有些恍惚。我承認,我確實不是像我口中所說的那樣乾脆利落,能夠時時刻刻保持孤獨清醒,能夠獨自一人熬過所有漫漫長夜。

那一刻,我在想你。想你對我說過的話,或是讚揚,或是寬慰,或是鼓勵。

那一刻,我在想你。想你的冷漠無情,想你的現實精明,想你的知難而退。

曾經你離開的那一刻,我從你極力掩飾的目光中看到一絲絲渴望已久的解脫,我突然間像是明白了什麼。沒錯,人果然是在一瞬間長大的,在那一瞬間裡,我就像是在夢魘中突然被人拉醒,從此以後,不用再沉迷和掙扎。如今,我身邊的人和曾經的你一樣,來來去去,不留痕跡。只是我已經學會,如何認真地開始,以及如何體面地告別。

那天在林的婚禮上遇到你,我們目光接觸的那一刻,彼此之間多了一份寬容和理解。大概是隨著年齡增長,我逐漸明白愛而不得也是人生中的一種常態吧。就像歌曲《當愛已成往事》中所唱的那樣“有一天你會明白,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你看,那些年我們愛恨糾纏,打打殺殺也都過來了,如今不痛不癢,不聞不問,已是退出彼此的生活好多年,又有什麼是不能夠原諒的。

我去看海了,還記得嗎,你曾經說過要帶我去的。那是傍晚的海邊,我坐在沙灘上,看著遠處橫跨海面的大橋,聽著浪潮洶湧而來的呼嘯聲,聞著海風中略帶潮溼的腥味,那樣安靜卻又廣闊的感覺讓我陶醉,勝過那些年我陶醉在你的寬慰裡。我坐在沙灘上,看著遠處的燈光交替變換著閃爍,顏色很多。我想大概這世上的一切都逃不過被交換和被替代的命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外如是。公園裡還有買帶燈髮卡和紀念品貝殼的人,我隱隱能夠聞到烤紅薯的香味,記得我們曾經一人一半,吃得不亦樂乎。如果此刻你在,我也許會以友人的身份請你吃。

那些年你送我的書籤我還留著,它陪伴我讀過不少書。《傷逝》裡魯迅說“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我也終究是懂了,好的關係,應該是彼此獨立,相互欣賞,交換付出的。

來時的路上,對面坐著一對老人,深夜的硬座車廂裡,燈光刺眼,我依然是毫無睡意。老太太枕著老頭子的腿睡著了,睡得甚是可愛踏實。下車的時候,她催促著老頭子取出行李架上的行李,以後跟著他安心離開了。而我,我的包裡裝著洗漱用品衛生紙充電寶礦泉水還有因為遊玩而沒有怎麼好好翻看的書籍。因為身高和力氣不夠,我也只是將它放在了腳邊,沒有刻意去麻煩其他人幫我。這些年,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獨立處理一切事情,因為我怕依賴一個人的感覺,那樣的感覺,曾在支柱倒下後讓我深深受害過。在後來的日子裡,我也因此對身邊有意靠近我的人表示過抗拒,即便有時候,我也希望會有人給我一雙手,讓我可以哪怕有一分鐘的停留。

她說,那些柔軟的人,總有人照顧。我又何嘗不知,你看《我的前半生》裡賀涵終究選擇了羅子君,而不是唐晶。你看那些自私的,張揚跋扈的,不那麼乖巧有點脾氣的人,都過得很是滋潤。只是你不知道,這所有的一切私心的滿足總是以犧牲他人的快樂換來的,這些“他人”或是深愛你的人,或是被你傷害至深的人。而我希望,能夠成為不影響他人,也不被他人所影響的人。我不再渴求被人妥善收藏,被人小心安放,我只求「來日方長,能夠自給自足,給得起自己渴望和嚮往。」

《愛情進化論》裡驕傲的艾若曼,《我的前半生》裡的女神唐晶,都是我希望自己成為的樣子。

如果再來一次,我依然選擇做這樣的人,即便這樣會艱難辛苦一些。在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人知,陰暗晦澀的秘密,每個人都有自己分身乏術,鞭長莫及的無奈和疲憊。我們都是芸芸眾生中等待著被拯救的人,可是,這世上又哪來那麼多能力超群的蓋世英雄。所以,做自己的英雄是唯一安全可靠的選擇。

我感謝你,曾讓我不可一世地幻想過,感謝你,曾贈於我一場前所未有的空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