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是什麼樣的,到底出土過唐刀嗎?

123888111


唐刀並不是特指某一種武器,唐刀是唐朝四種軍刀制式的總稱,包括了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四種。

唐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使用了複合剛工藝,這項技術一直傳承至今,儀刀,也可以理解為御刀,刀長,配有龍鳳環,為橫刀,常配備給御林軍,障刀,類似匕首,揮動靈活,適合貼身肉搏,配備於警衛士兵。橫刀,刀身狹窄筆直,殺傷力大,是主戰刀長配於兵士。陌刀,最初用於對抗突厥騎兵,刀身略帶弧度,可砍可刺,多配給騎兵,因為陌刀不允許陪葬,無出土實物。

我國出土過唐刀,但是保存完好的卻並不多,有1991年竇繳墓出土唐刀,皇甫江個人刀劍博物館收藏的唐刀,在日本卻保留了三把國寶級中國造的唐刀,分別是丙子椒林劍,七星劍,水龍劍,水龍劍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唐刀,也曾是日本天皇的佩刀,雖然被稱劍,但是是唐刀。


玄坤


現在大家所說的“唐刀”,具體所指的到底是什麼刀,有兩種看法:首先狹義的講,就是從字面的意思上去解釋,即唐代(618年—907年)的刀,也就是唐六典中所描述的橫刀、陌刀、儀刀、障刀,也可以是唐代壁畫上所描繪的刀。

其次從廣義上講,可以包含隋代(581年-618年)、唐代以及五代(907年—960年)早期,帶有唐代特徵的刀具,甚至可以包含一些北朝周(557年-581年)。因為隋朝跟唐朝之間沒有相差多少年,唐高祖李淵本身也是隋煬帝楊廣的臣子,五代早期也是同理。

▲日本正倉院金銀細裝唐大刀

接下來是我們冷兵器研究所的一位作者對唐刀進行的3D復原

之前有篇關於唐刀的文章,認為所謂“唐刀”,其實應該還是環首刀。”這使筆者想起了唐•竇曒墓出土的那把水晶墜金字鐵刀。於是筆者便開始蒐集資料,打算復原這把刀。由於搜到的資料和圖片很少,很多地方的尺寸都是靠日本正倉院金銀細裝唐大刀來估算,為了估算方便,筆者將全長84.7cm換成了85cm。

▲第一稿草圖

復原的此刀的名字,筆者是按照《考古與文物》雜誌 1999年第1期裡面寫的“水晶墜金字鐵刀”來用的。尺寸方面,利用全長85cm,估測出刀柄全長17.5cm、刀刃長度67.5cm,環首6cmx4cm、刃長63.5cm。

在第一稿草圖的時候,由於筆者當時對圖片的辨認錯誤,將刃型誤認為是鋒兩刃。環首部分筆者參考了唐•長樂公主墓壁畫重的環首樣式。

▲唐•長樂公主墓壁畫

在繪製第二、三稿草圖的時候,筆者仔細觀察了一下刀柄部分,修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環首樣式、環首下面的金屬包裹,最後得出了第三稿草圖。環首樣式,筆者認為既然是以復原為主,就不能隨便添加一些本身不好判斷的東西上去,於是環首就用文物上的本來形狀;環首下的金屬包裹,根據筆者的觀察,靠近環首的那一節極有可能要比下面的那一節略長。

▲刀柄部分

▲環首樣式

▲環首下部金屬包裹

▲第三稿草圖

刃型方面,由於當時搜到的圖片很少,並沒有很清楚的圖片,筆者暫時判斷為鋒兩刃。後來筆者偶然搜到了一張刀劍近距離的圖,筆者便修改了刃型,並繪製了第四稿草圖。筆者曾考慮過是否是切刃,但由於圖片是在太少,實在很難判斷。

▲水晶墜金字鐵刀刀尖

▲第四稿草圖

在第五稿的草圖中,繪製了刀鞘圖。因為筆者發現唐•竇曒墓出土的水晶墜金字鐵刀與北周•李賢墓出土的刀具十分相似,所以筆者判斷水晶墜金字鐵刀極有可能也是埋鞘,所以筆者把刀鞘的外形按照李賢墓出土刀具的刀鞘進行繪製,於是便有了第五稿的草圖。筆者還畫了一個CAD的刀身圖,相同的材質用相通的顏色的線表示的出來。

▲北周•李賢墓出土刀具

▲第五稿草圖

▲刀身圖

水晶墜金字鐵刀與李賢墓的刀最相似的部分就是環首下面的那個金屬包裹,同時也是筆者判斷水晶墜金字鐵刀是埋鞘的一個重要依據。

▲金屬包裹


冷兵器研究所


據說中國沒有實物唐刀出土過,又傳他國有出土過,卻無有具體資料!


進光吧


“唐刀”一詞是我國隋、唐代四種軍刀制式的總稱,一般指唐橫刀。現代俗稱的“唐刀”,其狹直刀身,小鐔,長柄(可雙手握持)的形制;直接原型是日本正倉院藏品,千年前自唐朝進口之“金銀鈿裝唐大刀”。唐刀的刀型源自漢代環首刀,前期大部分軍用唐刀均保留著環首,同時也擁有筆直的刀身。

日本有三把國寶級唐刀,原來都是中國產。

隋代鋼刀丙子椒林,現在為日本四天王寺收藏,定為國寶,產自中國公元7世紀,刀長:65.8cm,相傳為日本聖德太子佩刀。刀上刻字是“丙子椒林”,有些日本學者認為“椒林”是鑄刀師名。此刀為切刃造。(丙子為年)

丙子椒林劍(名為劍,實為唐刀)

世上僅存的幾把唐刀長什麼樣

丙子椒林劍(名為劍,實為唐刀)

七星劍 刀種:直刀

刀工:不明

長度:2尺6分(62.4cm)

銘:無銘

指定:國寶

現存:四天王寺(寄託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七星劍(名為劍,實為唐刀)

丙子椒林劍據傳是中國古代刀匠鍛造出的直刀,而七星劍是基於中國道教的星宿信仰的刀劍的統稱,在飛鳥時代傳入日本。現丙子椒林劍和七星劍一同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

水龍劍(同樣,名為劍,實為唐刀)

水龍唐刀現藏日本奈良正倉院。是目前世上保留最完好的唐刀,全長80.2釐米,刃長62.3釐米。裝具為日本後配。原形制是一柄唐代杖鞘刀,後為明治天皇所愛,特意重製劍鞘而服之,名為“水龍劍”。日本聖武天皇佩刀。

裝具是明治時代重做的,刀條可是有1200年曆史的古物

水龍劍現存正倉院,據傳是聖武天皇的御劍,身幅較寬,刃肉飽滿充分,刀身稍微內反,保存得很好。水龍劍原形制是一柄唐代杖鞘刀,在明治時期為明治天皇所愛,特意重製劍鞘而服之,被配上了水龍文金具的刀裝,故此得名。

這幾把唐刀都是唐造,直刃文……其實日本刀的製法,如夾鋼和包鋼,切刃造和高造,用燒土來淬刃和造刃文,反覆鍛打都是中國發明而流傳到日本的,以上的實品就可以證明。

出土的唐刀

1995年購於倫敦。雖然生鏽,但可見鎬造刀形,長一米半,起脊。最厚達一點八公分。鎬造。內部未腐蝕。

世上僅存的幾把唐刀長什麼樣

竇繳墓唐刀,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最完整的一把唐刀。


世上僅存的幾把唐刀長什麼樣

厚實的環首因鏽蝕的內力,呈四分五裂的狀態


彩吧分享站


出土過唐代的刀

一般鐵質,這種環手刀是唐刀的代表。

唐刀算是日本刀的祖先。常見的幾款有



橫刀。日本的國寶刀,供在寺院裡的就是唐代賜的。

但是咱們出土的我沒怎麼見過品相好的呀,一般都這樣了……

我對這個瞭解的不多,見的也少。好像關於刀的論壇裡有不少高人見多識廣,介紹的比較詳細。回頭我也去學習一下。

祝吉祥。


景山前街的後裔


唐刀,根據其名字來推斷,大多人都以為唐刀是來自於唐朝,其實不然,唐刀之所以叫唐刀,是因為由唐朝改造過的唐刀殺傷力最大罷了。那麼唐刀來歷是什麼呢?唐刀來歷其實有非常明確的記載。唐刀起源於西漢,是根據漢朝環首刀來改造的,只不過唐刀是在隋唐兩朝的時候流行起來的,可惜的是,唐朝覆滅之後,唐刀的鑄造方法也隨之失傳



從古至今失傳的東西不在少數,可是唐刀在唐朝鼎盛時期那麼普遍的兵器也會失傳導致現代社會無緣見一面也是實屬可惜,而對於中國有出土的唐刀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唐刀的第一個可惜之處在於明明是中國的文物,中國卻沒有保留下來而保存於日本,第二個可惜在於沒有人能親眼目睹唐刀的鋒利和尖銳,唐刀可以說只存在於歷史之上,即使現在有唐刀,質量也不如唐朝時期。不過,目前直接說中國沒有唐刀也太過武斷,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唐朝文物都確定出土了,因此只能說目前中國出土的文物裡面沒有唐刀。




boss娛樂


所謂唐刀就是環首刀,漢朝就出現了,應該叫漢刀,有別於漢劍士族大家的武器,環首刀是戰場制式武器,是漢族傳統武器,而唐刀這一概念只不過是日本山寨幾把唐樣大刀,有些憤青就把它和日本刀聯繫起來,其實真正懂日本歷史都知道,日本一直叫中國唐,而不是專門指唐朝,而中國東西也前邊加個唐字,比如唐辛子,就是辣椒,辣椒是明朝才傳入中國在傳人日本,和唐朝沒關係。所謂的唐樣大刀,不過時宋明時期,倭刀技術已經成熟後,做出的他們想象中的中國刀,取名中國式刀,所以有倭刀風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