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頂天將乾坤大挪移教給了楊逍,卻爲何要讓謝遜接任教主之位?

牽著小狗看大海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七十七期:《倚天屠龍記》前傳之陽頂天遺書之謎。

陽頂天的突然失蹤讓明教群龍無首,幾年後因為爭奪教主之位而四分五裂。直到三十年後,張無忌闖入光明頂密道,才發現陽頂天是死在了密道之中,並從他的遺書中發現,當年他是交代謝遜暫攝副教主之位。但是,他傳了明教教主才能修煉的“乾坤大挪移心法”給楊逍,卻為何沒讓他繼任教主,而是讓謝遜暫攝副教主之位呢?



要解析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解說。一是陽頂天為何要傳楊逍“乾坤大挪移”?二是陽頂天為何要讓謝遜暫攝教主之位?

先來看看第一個方面的問題。

陽頂天對楊逍,確實帶有私心。當年陽頂天繼任明教教主之後,為了抗元大計後繼有人,也是為了選拔繼任教主的候選之人,傳命各地分壇挑選少年精英送往光明頂,由他親自傳授武功,培養成日後教中之棟樑,卻沒想到會在這批少年中遇到自己的兒子。陽頂天看到楊思明身上所戴的玉佩,對他詢問之後,就知道他是自己的兒子,但陽頂天卻並未認下楊思明。因為此時他作為教主,假如認了楊思明會被教中兄弟誤認為有私。

他此後為了培養楊思明,將他跟另外一姓範少年,收為入室弟子,將他們改名“逍遙”,是為楊逍和範遙。楊逍更是得他真傳,修煉了“九陰真經”內功心法,最後成就了他在明教中“光明左使”的地位,要知道“光明左右使”排位還在護教法王之上,僅次於教主。

(以上細節,有興趣詳看羽菱君8月22日的一期悟空問答《楊逍師承之謎》)

陽頂天傳楊逍“乾坤大挪移”是在楊逍與峨嵋派孤鴻子的一戰前。當時崑崙派兩代掌門死在楊逍手下,崑崙派有感在西域勢單力薄,轉而加大與中原武林的聯繫,在中原諸派面前挑撥明教是非,借中原武林之手鏟除明教。峨嵋派的孤鴻子為了替崑崙派出頭,指名約戰楊逍。

孤鴻子約戰楊逍,陽頂天甚為楊逍擔憂。他知道峨嵋派非同崑崙派,孤鴻子更非游龍子和白鹿子等泛泛之輩。他也知道楊逍心高氣傲,倘若落敗,後果難以設想,無論是出自父親還是教主身份,他都不想楊逍有所傷害。他傳楊逍“九陰真經”內功心法,知道楊逍內功有成,能有此根基修煉“乾坤大挪移”,因而將“乾坤大挪移心法”傳給了楊逍,以助楊逍一臂之力。

當然了,楊逍最終也只將“乾坤大挪移”練至第二層而已,他與孤鴻子的一戰也只是根據孤鴻子的性格,用計以智取勝。不過陽頂天私傳楊逍“乾坤大挪移心法”,確實是想讓楊逍日後繼位教主,楊逍也一直認為陽頂天是想將教主之位傳給他的,這也是後來楊逍會與五散人爭奪教主之位的原因。然而陽頂天的意外之死,讓一切都發生了轉變,包括他自己的想法。這就關係到了第二個方面的問題。

第二個方面的問題

說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就必須先扯明,陽頂天是怎麼死的?

陽頂天的死實際上這是他強練“乾坤大挪移”第四層所致。陽頂天在打敗少林三渡之後,趁著新勝餘威挑戰張三丰,想通過與張三丰一戰為明教奠定聲威,期盼日後能夠整合中原武林,帶領群雄,驅除蒙元,恢復漢室江山。他知道自己並非張三丰對手,唯一取勝之道,就是突破“乾坤大挪移”第四層修煉,然而他此時的內力根本不足以支撐第四層的修煉,他強行修煉,經脈漸亂,早已出現走火入魔的跡象。他與張三丰的一戰雖然以平局收手,也使自己的教主事業達到輝煌的頂點,但內力消耗之大,回光明頂之後卻吐血不止,知道自己經脈逆亂,已將命不久矣,於是寫下與妻子的遺書,跟她交代後事並說明一切緣由。

(以上細節有興趣可詳看羽菱君7月5日的一篇悟空問答《陽頂天明教的輝煌與破裂》)

從他的遺書所說,他的夫人與成昆的姦情實際上陽頂天早已知曉,但他並未怪罪於她,而且還自覺得對不起她,把她的過錯歸咎自己。他在遺書中除了對他夫人的愧疚之情,又託他夫人代他傳命謝遜在他死後出任副教主之位,暫攝教中事務,另立新教主傳與“乾坤大挪移”心法,繼承教主遺志。而且還授他夫人從光明頂密道逃生的地圖,自己卻想與成昆困死在密道之中。然而他終於還是沒來得及跟他夫人訴說遺書之事,看到夫人還在苦苦為成昆求情,臉色變幻,雙目瞪視,忽然眼中流下兩行鮮血,全身僵直,一動也不動暴斃而去。這就讓他的死從表面上看,是撞破他的夫人與成昆的姦情,大怒之下引至走火入魔而死的。


這樣一來,陽頂天之所以讓謝遜暫攝教主之位,就很好解釋了。最大的原因就是謝遜的另一層身份,陽夫人是成昆的師妹,也是謝遜的師姑。陽頂天所做的這一切,完全是為了他的夫人。

假如陽頂天是屬於壽寢正終,正常死亡的話,經他培養,明教的繼任教主肯定是楊逍,但是他的非正常死亡讓一切發生了變化。陽頂天自己也知道,他的這個死因和遺書一公佈,就等於是把他夫人與成昆的姦情也將公知於眾。假如他的夫人沒有隨他而去,而是依圖逃出密道,即使成昆真的和陽頂天困死在密道中,但是明教中人會放過他的夫人嗎?很明顯不大可能,除了陽頂天自己,明教中只有一個人能保護到他的夫人,這個人就是謝遜。

明教中的一切事宜,決權皆在教主,考慮到謝遜與他夫人的關係,陽頂天知道只有讓謝遜暫攝教主之位,才能護他夫人周全。但他也知道,謝遜雖然文韜武略,但性烈如火,終究不是教主最佳人選,而且因他夫人一事,教中兄弟也會對謝遜有所不服,因而只是讓他暫攝副教主之位,並非讓他繼任教主,而是暫攝副教主。只要謝遜在位時,赦免了他夫人的一切罪過,到新教主接任,新教主也不會改變原教主的政令,這樣可保他夫人無憂。他又考慮到楊逍可能會有不服,因而又言明“乾坤大挪移心法”也暫由謝遜接掌,日後轉奉新教主,其實就是以防萬一。



很可惜,陽頂天在遺書中交代的一切,隨著她的夫人隨他而去,所有的一切都掩埋在了密道之中。明教因為他的突然消失,群龍無首,幾年後因爭奪教主之位四分五裂。直至被張無忌在密道中發現到他的遺書,但已經是塵封了三十年之久。

當然了,以上大多是羽菱君胡扯之言,純屬是個人為了尋求一個自認為合理的解釋而開的腦洞。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討論!

前期回顧: 第七十六期《雁門謎案(1)》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要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看看,陽頂天之後,誰有資格繼承明教教主寶座!


陽頂天!

陽頂天作為明教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教主。其雄才大略,功勳卓著,帶領明教成為了當時的江湖第一大幫派,致使那些所謂的武林正道人人自危,最後甚至要合力才能抗衡明教!

在陽頂天發生意外之後,其留言讓謝遜代理教主職位,將來有合適的人選,再推其為教主!

通過這幾句話,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信息,第一,要謝遜代理教主?第二,將來會有合適的人來做教主!

小夥伴不僅有了疑問?聰明過人的陽教主這是幾個意思?難道有什麼後招嗎?

金毛獅王謝遜

在陽頂天時代,金毛獅王還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大好青年,因為那個時候成昆還沒有殺掉謝遜一家,並且謝遜武功高強,為人仗義,在教中沒有什麼山頭,深受大家的愛戴,所以陽頂天讓謝遜代理教主職位,也是深思熟慮過的!

白眉鷹王殷天正

白眉鷹王資歷應該和謝遜差不多,但是白眉鷹王城府很深,有自己的勢力,所以後來陽頂天失蹤,謝遜變成江湖惡魔,白眉鷹王和楊逍內鬥,最終互相不服氣,白眉鷹王率心腹離去,創立了天鷹教,屹立於江湖!

所以陽頂天之所以沒有選擇殷天正來代理教主!是因為陽頂天深知殷天正的能力和野心,假如殷天正做明教教主,肯定會對明教內部做一次清理,將來殷天正一脈獨大,其餘楊逍派,青翼蝠王派,五散人派系大概率會受到牽連,到時候於明教發展不利!

光明左使楊逍

楊逍在明教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和範瑤同為明教二使,合稱

逍遙二仙!

按道理,二使的職位是高於四大大王的!

所以,假如陽頂天遺言選擇楊逍做教主,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陽頂天為什麼沒有選擇楊逍呢?原因很簡單,楊逍太傲!

楊逍貌美,多才,武功出眾,恃才傲物,所以在明教中,除了陽頂天,估計他是誰也看不上的,所以楊逍在教中的人緣一般,遠遠比不得謝遜和白眉鷹王,並且楊逍風流倜儻,看看去挑戰峨眉,氣死孤鴻子,拐走紀曉芙,當時明教和其他名門正派也是水火不容的,楊逍的做法無異於離經叛道,沒辦法,他傲啊!

所以,陽頂天沒有選擇把教主職位傳給楊逍,而是給了謝遜!

陽頂天的後招

陽頂天所說,將來把教主之位傳給合適的人!

這個人,就是

楊逍!

《乾坤大挪移》作為明教的鎮教之寶,就和《降龍十八掌》之於丐幫,是幫主才有的特權,而陽頂天曾經偷偷傳給楊逍《乾坤大挪移》,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楊逍才施展了出來,這個時候的楊逍,經歷了太多太多,少了很多傲氣,人也變得穩重了!但是明教也是分崩離析了!

楊逍這個時候施展《乾坤大挪移》,無非是想告訴大家,楊逍才是正宗的陽頂天接班人,所以在楊逍施展功法的同時,也在宣佈,自己是明教真正的教主,果然,當大家看到楊逍的乾坤大挪移後,有的人驚奇,有的人開懷,有的人沉默!

所以說,陽頂天在遺言中所謂的“將來有合適的人”,這個人就是自己早早栽培的楊逍!

假如謝遜代理教主,明教正常發展,假以時日,楊逍《乾坤大挪移》成功,再出來告知眾人,以謝遜的為人(公平公正,忠義),肯定會極力贊成並讓位於楊逍的,而其他人,即便心裡不爽,也得遵守教規,尊楊逍為教主!

可惜,天不遂人願,後來發生的狀況,謝遜為了報仇,成了江湖人人得而誅之的大魔頭,不僅沒能代理教主,反而為明教惹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楊逍不能服眾,最終強大的明教瓦解,光明右使範瑤出走,殷天正另立門派。青翼蝠王獨自去逍遙,五散人各奔東西,唯有楊逍,堅守在光明頂,為明教保住一絲生機!

不得不說,陽頂天的計劃是個好計劃,但是世事無常,一切計謀盡付煙雨中!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深圳小哥帶你看深圳


我們先看原著裡的一段話:金花婆婆走上幾步,撫著一塊大石,緩緩坐下,說道:“昔年光明頂上,只有陽教主和你謝三哥,我才瞧著順眼。做妹子的嫁了銀葉先生,唯有你們二人,沒怪我所託非人。”謝遜也坐了下來,說道:“韓大哥雖非本教中人,卻也英雄了得。眾兄弟力持異議,未免胸襟窄了。”

當年金華婆婆與銀葉先生在一起只有陽頂天和謝遜支持,一方面看出陽頂天和謝遜識大體、有胸襟,另一方也看出陽頂天和謝遜是同道中人,英雄之間定會惺惺相惜!

所以陽頂天讓謝遜暫當副教主,作為下一個正教主人選,而教給楊肖乾坤大挪移只是因為楊肖神位光明左使之位有著保護教主保護明教的職業,同時楊肖為人也比較正直,對於教主之位並不覬覦,陽頂天不明蹤跡,白眉鷹王自立門派,謝遜失蹤,其他人七零八散,只有楊肖一人留守明教,這種情況他都沒有攛掇明教教主之位,而是一心守候明教,當各大門派攻上光明頂,也是拼死保護明教,可見楊肖對於教主之位並無私心,同時對明教也是忠心耿耿!

陽頂天雖未見到後面楊肖的表現,但是作為明教教主的他對於人才的瞭解是高於常人的,陽頂天瞭解楊肖對於教主之位的態度和對於明教的忠誠,於是便教他兩招乾坤大挪移!

那麼,為何陽頂天會選擇謝遜呢?我們就詳細聊一聊,上面提到了,謝遜和陽頂天是一類人,識大體心胸開闊,同時謝遜也具備如下品行:

1.武術高強,天資聰穎

謝遜10歲習武,23歲名列明教四大法王,武學見識卓絕,只是後來練七傷拳傷了筋脈,眼睛也瞎了,但是這種情況也可以根據經驗打敗成昆,我們知道光明右使範遙曾三次偷襲而沒有成功,成昆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2.重情重義,品德高尚

謝遜對於明教和兄弟的情誼那是非常重視,謝遜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但是為了妻兒報酬不惜代價就可以看出他對於情義有多重視,後面對於義弟張翠山以及義子張無忌的情感那更不必說,為人正直講江湖道義,因為誤殺少林玄苦大師而自責終身!

3.沉著冷靜,有大局觀

從每次謝遜對戰中我們都可以看出謝遜的沉著冷靜,早就得知周芷若是兇手而隱忍多時,在與波斯明教對決中也是通過對決分析對方情況,這些都說明了謝遜是一個相當沉穩的人,有大局觀的人!


謝遜唯一的不足因為成昆殺他全家而暴走,這也是他太過於重情重義的表現,倘若當初沒有這番遭遇,謝遜肯定會統領明教,想必也是一段輝煌!


草根說電影


楊逍道:“這是本教乾坤大挪移神功”。周顛道:“楊逍,你已經練會了,是不是?”楊逍道:“練會二字,如何敢說?當年陽頂天教主看得起我,曾傳過我一些神功相對粗淺入門功夫。我練了十多年,也只練到第二層而已。”

這一段的關鍵在於“看得起我”,並不是楊逍立功了或者是什麼原因。那麼其實意思就十分顯然了。曾經陽頂天是有意培養楊逍的。

至於是不是培養他當未來的教主,在當時人才濟濟的明教來說也未嘗可知,至少是十分倚重楊逍的。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陽頂天要傳教主之位給金毛獅王謝遜

1謝遜可以令明教眾人服氣

選擇教主必須要令所有人服氣。否則明教都不服新的教主豈不是四分五裂了?這一點是陽頂天說看重的一點。首先說一下被他看重的楊逍為什麼不適合做教主,楊逍為人孤傲,雖然有真才實學,但是有的時候太傲氣,目中無人。這也導致明教之中幾個人都不服他。

再說說白眉鷹王,一個原因是太老了,另外一個是自立門戶。至於紫衫龍王是波斯明教的人物,又是女子,自然不可能傳位給她。青翼蝠王練功出了問題,要吸人血,更加不可能,而且他掌管整個明教也比較懸。

至於範瑤,他為了黛綺絲自毀容貌,過於重情。陽頂天不放心。唯有謝遜為人講義氣,團結明教上下,又是四大法王之一。相對來說是比較合適的人。

大局觀

這一點可以說除了謝遜之外其他人是都沒有的,白眉鷹王自立門戶,不要說什麼大局觀。雖然說他沒有帶走明教太多勢力,但是令明教損失一員大將。至於楊逍和五散人鬥個你死我活的,自然就不必多說。

範瑤為了黛綺絲自毀容貌,還自己自作主張跑去臥底,幾十年來都沒有任何音訊,這一點差評。謝遜的大局觀主要體現在少林寺一戰。他以死相逼張無忌,寧願犧牲自己,也不願意張無忌以及明教為了他損兵折將。

人格魄力

魄力上面不說其他人物,就說謝遜。特別是蛇島一行,面對黛綺絲的逼殺,就算是他瞎了眼睛都能夠敗黛綺絲。然而面對這樣一個想要殺他奪寶的人他依舊能夠念及昔日情分。

當時的紫衫龍王是感動的,後來波斯明教的法王出現的時候謝遜也是處處護著黛綺絲。他可不是對黛綺絲有什麼非分之想。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而他的人格魅力最能夠影響明教的教眾。


玄幻小子


分析當時明教所有頂尖人物,就知道謝遜是繼任教主的第一人選。

首先列舉一下可能成為陽頂天之後教主的人選:

四大法王、光明左右使

教主之位首先要服眾,其次心胸武功人品必須為人中之龍才可。

從光明左右使開始:

光明右使範瑤,為了黛綺絲情願自毀容貌,一生為情所困,如何能率領明教走向興盛;

光明左使楊逍,武功各方面都行,但是心胸度量肯定不合格,僅從陽頂天失蹤後,楊逍坐大之後,白眉鷹王自創天鷹教,青翼蝠王四處奔波,五散人更是視楊逍為仇人,就知道他不會處理關係,如果當了教主,一樣會讓明教四分五裂。

然後四大法王:

1、紫衫龍王:波斯人,而且與明教大敵韓千葉成婚,結果無一人到場祝賀,除了謝遜。與全教為敵,直接排除。

2、白眉鷹王:武功人品俱佳,原也是首選,只不過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歲數太大,陽頂天失蹤之時,他兒子殷野王已經成名江湖,分析鷹王當時至少50歲往上,即使當教主也當不了多久,不能持之以恆。

3、青翼蝠王:武功是個致命弱點,必須吸食人血,本身明教就被名門正派看做魔教,這樣的人當教主,豈不是坐實了“魔教”的說法。

由此,只剩一人就是謝遜,謝遜當時並未與成昆決裂,一身武功,不輸其他人,最重要的是心胸最為寬廣,龍王結婚,就他一人前去。

與教中所有人的關係都處理的很好,對於一個正處於“創業期的明教”來說,這樣的領頭人絕對是第一選擇,因此陽頂天在臨死之時,寫下遺書,令謝遜暫攝教主之位,若以後有更佳人選,這個“暫”字就有用了。


小屏窺人生


陽頂天是非常器重楊逍的,而且有意培養楊逍作為繼承人,但他的遺言卻並沒讓楊逍繼位,這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不得不說這還真是《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大謎團,而最後的結局卻是那麼的令人回味無窮,一切原來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我們先來看看明教教主變更的這條劇情線吧:最開始是陽頂天,陽頂天之後留下遺言讓謝遜暫代教主之位,大家注意,這裡是暫代,這就很具意味了,那麼他最希望是誰繼位呢?這裡先留個懸念。後來因為一系列的變故最後由謝遜的義子張無忌當上了明教教主,最後張無忌退出江湖,將教主之位傳給楊逍。這個劇情的巧妙就在於最後明教教主的位置是傳給了楊逍!想當初陽頂天是多麼的器重楊逍,但為何又讓謝遜在自己之後暫代教主之位呢,個人猜想這其中既有一個領導者的責任心,也可能含有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悉心教導之心。

作為一個領導者的責任心

陽頂天作為明教的領導,在自己突發危難之時,出於明教的長遠發展考慮,他必須得挑選一個能主持大局的人來暫時肩負起這個重任。這個人必須是個文武全才而且要成熟穩重,而謝遜正是當時最符合這一條件的人選。首先,謝遜在明教的地位很高,是四大法王之一;其次,小說中對謝遜的描寫其中有八個字:“魁偉雄奇,文韜武略。”

魁偉雄奇可以看出這個人非常具有領導者的風範,而文韜武略就不用多說了,而且當時的謝遜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便是為人大度,不拘小節,和教中其他人的關係相處的非常融洽。選謝遜暫代教主之位必能令教眾信服,教中不會因教主人選而產生分歧而導致分裂。楊逍確實是陽頂天非常看好的一個人,但當時的楊逍雖然也是文韜武略,可能還更勝謝遜一籌,但他也風流瀟灑,孤傲自負,如果不歷練一番,是難當此大任的。

可能是父親對兒子的悉心教導之心

說到陽頂天,大家可能不知道他還有一個名字,那便是“楊破天”!和楊逍一樣都姓楊,小說中雖然沒有明確說楊逍的父親是誰,但從種種跡象看來,楊破天很有可能便是楊逍的父親,而且他們極有可能是神鵰大俠楊過的後人,這個從楊破天,楊逍兩人的武功有所體現,大家只知道他們會乾坤大羅移,但可知陽頂天(楊破天)還懂得降龍十八掌,而楊逍還會彈指神通?而這兩項絕學都是楊過所會的,而他們都姓楊!而且小說中,陽頂天實際是對楊逍非常器重,不但教他乾坤大羅移,還讓他當上了光明左使,而此時當楊逍年級還不出三十。

其實從陽頂天最後的遺言更能體現出他對楊逍的那份“情義”,他只是讓謝遜暫代,意味著他希望之後大家能公選出一位有能力的人正真擔任教主之位。而他所希望的人選則正是楊逍,之所以不將教主之位直接傳給楊逍,是因為當時的楊逍年輕氣盛,太過自負,缺乏歷練,他希望楊逍能認識到他為什麼培養楊逍而又不將教主之位傳給他的意圖,那便是讓他自己好好歷練,真正成長。其實明教教眾也不可能沒看出陽頂天對楊逍的培養之意,作為代教主的謝遜自然也明白陽頂天的心意,而謝遜這個又非常重情重義,這也是陽頂天選謝遜擔任教主的原因,因為他知道,不出意外的話,謝遜肯定會讓歷練後的楊逍擔任教主之職。真可謂一片苦心啊。

最後張無忌將明教教主之位傳給楊逍,也算是圓了之前陽頂天的一個心願吧!這條脈絡現在回想起來,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

大家覺得怎樣呢?記得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哦!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我覺得謝遜為被陽頂天選為繼承人是實至名歸,他有足夠的優勢能夠堪當大任!

能夠作為備選人的無非就是四個人:“光明二使”楊逍和範遙,“白眉鷹王”殷天正,“金毛獅王”謝遜。只有四位無論是領導能力還是自身武功都算是頂尖,但是,楊逍並沒有足夠的優勢!

陽頂天選擇繼承人註定會有多方面的要求,武功,人品,領導力都是他考慮的因素!

首先,楊逍武功超群,但性格高傲

面對峨眉派孤鴻子,楊逍搶過他的倚天劍,把這件神兵利器扔在一邊,大笑而去,扔下一句話:“倚天劍也沒什麼了不起”!這讓心高氣傲的孤鴻子羞愧難當,氣憤異常,最後竟然因此時而一病不起,一命嗚呼了!這樣滅絕師太深恨楊逍,深恨明教!

面對教中眾人,有分歧他不願意去解釋,陽頂天失蹤導致教內分解,像周顛質疑他的用心,他也從不解釋,最終導致動手,被成昆找準機會,若非張無忌,明教就一敗塗地,這也不能不說楊逍有很大的責任!

可見,楊逍性格有很大的問題,不善於溝通,有些剛愎自用,故而導致明教高層人士內心對其不服,以周顛為代表的“五散人”典型!


第二,範遙用情太深,心狠手辣!

自從見了黛綺絲以後,範遙就對其再也放不下,而後來黛綺絲為了韓千葉破教而出,簡直傷透了範遙的心,隨後性情大變。可見範遙內心對感情很是脆弱,經受不住感情的打擊!陽頂天失蹤,他選擇去西域,為了刺探情報,也是因為黛綺絲,他毀了自己的容貌,對自己都能夠心狠手辣更何況別人,故而他下毒毒死銀葉先生,為了防止懷疑他不惜殺了兩個教眾,實在是很。

這種性格太容易受到外界事情的影響和干擾,其實是不適合做一名領導者,內心很是脆弱


第三,白眉鷹王老當益壯,精力衰退

白眉鷹王的外功已然登峰造極,一手“鷹爪”獨步天下,他有能力,在陽頂天失蹤後,他自己創辦“天鷹教”,也是在江湖上赫赫威名!但是,他的問題是年齡太大,可能他的年齡比陽頂天還大,這樣就不適合做為繼承人的人選,他可以作為輔佐之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白眉鷹王是很稱職的!

第四,金毛獅王武功高強,智計無雙!

金毛獅王謝遜在沒有在江湖上掀起腥風血雨以前,他在明教是很得到高層的支持的,一方面的他武功不低,另一方面他的心思縝密,還有就是心胸開闊!武功在“四大法王”裡面是最高的,能力是最強的,而且在黛綺絲成婚時明教只有他一人參加婚禮,說明他重情重義,心胸開闊,故而這種人才具有領導力和號召力!

所以,謝遜比楊逍更有優勢,但是,楊逍畢竟是陽頂天一手提拔起來的,雖然楊逍有不足的一面,但是陽頂天還是對楊逍抱有極大的希望,所以他才把“乾坤大挪移”傳授給他一部分!這體現出了他對楊逍的器重,但他也明白楊逍的成長需要一段時間,此時還沒有成長起來。

而在陽頂天寫遺書時,是突然走火入魔之時,他知道此時的楊逍還不堪大用,還需要時日才能成長起來,此時能挑起大梁的只有謝遜,故而,陽頂天從大局為重,就選擇謝遜,如果不是突然走火入魔,再過個十年二十年,那肯定不會選謝遜,肯定是楊逍,那時候陽頂天肯定把楊逍培養起來了!




忠肝義膽嶽老三


雙使四王中,真正能挑大樑的只有殷、楊、謝三人。

陽頂天心目中的人選應該還是楊逍的,但是楊逍本人政治水平不足,不但與殷天正不和,五散人也不服他,且在武林教派中,需要的老大可以說必定是第一高手,而楊逍乾坤始終只能練到第二層,真實武功在白眉金毛二人之下。光明左右使沒有足夠的雄厚勢力,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阻擋六大派基本勢力的是五行旗,而五行旗一樣不在楊逍控制之下,可以說楊逍基本只有些空洞架子。武功不足,勢力不足,與門派大佬不和,在陽頂天自知不行的情況下沒有時間培養,楊逍PASS。

白眉鷹王其實非常合適,陽頂天之下武功第一人,四大法王之首,然而年齡過大,任人唯親,野王素素都身居天鷹教高位,更大的問題在於和五行旗不和,五行旗作為明教核心力量,被其強力反對的人物是無法坐穩教主之位的。

未逢鉅變之前的謝遜與教派中人大多交好,文武全才,武功進步飛速顯得極有潛力,年富力強,更大的優勢在於其與五行旗交好,陽頂天命不久矣之時確實是最佳人選,然而也只不過讓他暫坐副教主之位,也就是說,陽頂天不是很喜歡謝遜,如果陽頂天能夠再活很長時間,一定會找出另外的人選的。

這三人之外,五行旗老大莊錚也是明教教主的有力爭奪人選,莊錚與謝遜兩人兵器相同,在此兵器上的水平相類,可見二人關係極好,五行旗最終推選人選當為謝遜,也正因如此,謝遜在武功勢力年齡等各方面都是當時明教的不二人選……


灰碟壞水


這是做兩手準備,陽頂天沒有直接的繼承人,所以把希望放在了楊謝二人的身上。一,如果謝能服眾並沒有意外則謝繼承教主之位,楊輔之。二,如果謝有意外或者不能服眾,就有可能明教四分五裂,楊可以憑藉乾坤大挪移收拾慘劇並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