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劉敏濤出生於1976年,在16歲時就出演了電影,後來又考上了專業學院,一直以來都有作品面世,沒有中斷過表演,她的作品裡面有大家很熟悉的《聊齋》,也有像《活著》這樣的名著。劉敏濤的劇可以說陪伴了80後,90後以及00後三代人。可是一直以來也是劇紅人不紅的狀態。這也是很多演員都在經歷著的事情。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然而因為2017年底的一檔綜藝節目,更多人認識了劉敏濤,這是她在大眾的印象,不再是那個果敢勇毅的大姐以及謀略過人的王妃,而是演員劉敏濤,對待演技對於戲劇執著有追求,有野心的劉敏濤。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這檔綜藝其實當時是靠著各種惡剪各種炒作出圈的。節目組對待演員的付出毫不尊重,把導師評價的畫面張冠李戴,更是在剪輯預告的時候惡魔剪輯,明明不是那種情況,卻剪成另一種富有爭議的畫面,一開始靠著大牌導師對流量小花小鮮肉的批評奪人眼球。其實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能想到,作為演藝圈的前輩怎麼可能對後輩那麼刻薄,在全國人面前讓他們下不來臺。而節目組後期通過袁立自爆式的曝光,更讓節目組的黑幕公然呈現在大家眼前。好多演員的晉級以及待定都是提前內定好的,而面對嘉賓的曝光,節目組採用的手段則是惡意抹黑嘉賓,竟然剪成一個瘋魔的形象。要不是袁立作為慈善先鋒者,多年來為塵肺病奔走相號,以至於鄉親們對她感激的現實被披露出來,電視臺可能就要得逞了。畢竟大眾也不相信這樣一個不顧個人安慰去做慈善的人是節目裡面那個瘋魔的形象。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如果從節目的本質來說,袁立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在十幾年前,她就已經是當紅的一線女演員,各種大製作的劇都是女主,並且收視很好,也有經典角色。然而就像所有女演員一樣,她們最擔心的就是年齡,因為已過四十,就找不到適合的角色,因此也只能慢慢消失在公眾眼前。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其實,劉敏濤和袁立是同一個時代的演員,在十幾年前,那時她們花期最絢爛的時候,或是女主或是女配,因為美貌被追捧,她們經歷了中國電視劇最輝煌的年代。可是那一批演員活躍到現在的已經屈指可數了。即便是還在出演電視劇,也是綠葉般的存在。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可是劉敏濤不願隨波主流,即便是配角,她也要爭做最好。所以這幾年裡觀眾看到了形象各異,人物角色鮮明的劉敏濤。劉敏濤的功力是不容懷疑的。在《演員的誕生》裡面,她扮演的慈禧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氣氛烘托到極致時她眼眶含淚,對於身邊從小服侍自己的奴才既是愛憐同時為了皇家尊嚴又不得不處死他時候的猶豫與最後的果敢,那些微妙的心理變化都成功讓觀眾感受到了,這就是演員的誕生。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拿最近她在《天盛》裡面扮演的秋明纓來說,雖然出場不多,但對於劇情主線的層層推進很重要。她需要在不長的鏡頭裡很快表現出人物的特點,使得觀眾迅速入戲,為了這點,她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儘量串起整個人物一生的生活軌跡,揣測她的心理狀態,同時還要熟悉其他演員的劇本情況,這樣才能凝縮出精彩。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而觀眾在看完感慨她的演技精湛時,卻忘記了她這樣做其實背後也蘊藏著心酸。因為沒有適合的劇本,像她這樣年紀演技不錯的女演員還有很多,卻大多隻能在電視劇裡做著綠葉一樣的角色。而反觀日韓,各種都市劇情感劇裡面,中年女演員都是備受追捧的,她們有閱歷有演技有氣質,貼合現實會讓很多觀眾有代入感。而我國的都市劇拍到最後全變成偶像劇了,也難怪女主角一開始就採用年輕的小姑娘或者小花了。這是我國影視劇市場還是不夠完善導致的,所有影視製作公司只要看到一部爆款劇就會跟風模仿。除非將來有一部由中年女演員飾演的大爆劇能夠吊起觀眾的胃口才有可能。

身為配角卻精於演技,因綜藝被關注,劉敏濤對演戲有哪些堅持

即使她扮演的是配角,卻在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儘量讓角色鮮活起來。這恐怕是某些拿大製作費用但演技不精湛的演員所比不上的吧。然而幸運的是,因為看夠了一些流量演員的劇,大眾開始慢慢期待老戲骨的劇,至少在風評上比流量劇要好。而劉敏濤自然也是大家公認的演技好,相信在未來她也能有更多出彩的角色發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