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里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最近幾年吃雞遊戲大火,裡邊出現了大量一戰二戰時期的槍械,勾起了軍迷朋友一波回憶。其中有一款DP-28機槍,被形象稱為“大盤雞”。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說起這把槍,可以說是滿滿的回憶。記得小時候看電影《英雄兒女》,英雄王成就曾經使用過這種轉盤機槍與敵人展開血戰,打得侵略者鬼哭狼嚎,看得人熱血沸騰。這一經典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無數國人心中,成為那個年代不可磨滅的記憶,就是下面這張。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其實,這把槍並不是抗美援朝時才裝備我軍的,而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就成已經來到了中國。當然,它在蘇聯名聲更加響亮。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對機槍的機動性愈加重視,輕機槍隨之出現。對於蘇聯紅軍來說,對於輕機槍的要求很多,比如必須要像步槍一樣可以臥姿、跪姿、立姿、行進間端槍或挾持等任何姿勢射擊;還必需可以突然開火,以猛烈的點射或連續射擊橫掃敵人等。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蘇聯軍械師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傑格佳廖夫勇擔重擔,開始了輕機槍的設計,那一年是1923年。這一研究就是幾年時間,終於這把轉盤機槍問世了,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捷格加廖夫輕機槍。1927年12月21日開始替代"馬克沁-託卡列夫"機槍裝備工農紅軍。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又稱DP輕機槍,配用彈種為7.62×54mm的槍彈。該槍全長1.27米,槍管長度60.4釐米。未裝彈盤時的重量為9.12千克,裝彈盤後的重量增加至11.5千克。供彈方式有47發彈盤、60發彈盤等多種型號。在蘇聯紅軍之中,捷格加廖夫機槍有著“唱片機”的綽號。這不僅僅是因為其彈盤很像唱片,而且還因為該型機槍在射擊的時候,彈盤是會轉動的。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DP輕機槍,在二戰期間大量生產除了裝備蘇聯紅軍外,還曾被裝備在裝甲車、坦克及飛機上。該槍共生產80餘萬挺,是二戰期間蘇聯產量最高的輕機槍,至今在世界局部衝突中仍然能看到它。不過,對於我們來說,該槍之所以被我們所熟知,因為它是進入中國最早、最出色的輕機槍之一。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開始全面入侵中國,在最困難的時候,蘇聯決定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全面援助中國,整個抗戰時期,中國共接受蘇聯援助飛機904架、坦克82輛、汽車1516輛、火炮1140門、步槍5萬餘支、炸彈3.16萬枚、子彈2億餘發。其中機槍數量遠勝其它任何國家的援華規模,共獲得了包括DP-28在內的蘇制機槍9720挺。


吃雞裡的轉盤機槍:打完小鬼子打美軍,生產了80萬挺


DP輕機槍到了中國後,對於缺乏重火力的中國軍隊來說,簡單就是雪中送炭,不過大部DP輕機槍都落入國民黨手中,八路軍和新四軍手中的DP輕機槍最初的時候數量很少,後來通過繳獲才多了起來,並一直服役到了抗美援朝,可以說是打完小鬼子又打美軍,為我軍立下了赫赫戰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