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個國家被侵略的次數最多?

壐孖


歷史上哪個國家被侵略的次數最多?其實這個問題是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的,因為侵略這個概念本來就挺難認定的,比如在非洲古代兩個部落打仗,一個部落打進對方的領地,那這算不算侵略呢?如果這個算,可能被侵略次數最多的都是非洲的一些國家了,因為其部落戰爭一直持續到很晚,頻率也遠遠高於其它大洲的國家。但如果說在世界歷史上留下過記載,被外部入侵次數最多的國家,恐怕印度和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就能成為非常有力的競爭者了。


印度被入侵過多少次?

根據印度有些人自己的統計,印度曾經在歷史上被入侵過233次。其中早期大家最熟悉的一次就是亞歷山大東征了。公元前321年,希臘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一路東征,不但滅亡了西亞古國波斯,還長驅直入打到了今天印度旁遮普邦所在的地區,雖然後來他很快退兵,但跟隨他來到印度的大量希臘人卻留了下來,最終創立了犍陀羅文明。

公元前321年,亞歷山大征服印度多地

但其實亞歷山大入侵印度卻還不是它最早被入侵的一次,在亞歷山大來到印度之前一千多年,印度就被雅利安人入侵,其本土原生的印度河谷文明被雅利安人滅亡,而現在我們所熟悉的包括印度教、佛教乃至種姓制度等在內的所謂印度文明成果,其實都是作為入侵者的雅利安人所創立的,而雅利安人卻不是印度本土的原生文明。

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

而在亞歷山大所帶來的希臘人之後,又有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然後又有阿拉伯人的入侵,突厥人的入侵,直到公元16世紀,中亞的世界征服者帖木兒的後代在國家被烏茲別克人滅亡之後,又南下印度,結果在印度竟然打下了接近覆蓋整個南亞次大陸的莫臥兒帝國,也就是“蒙古帝國”。在這之後又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入侵,最終把整個印度完全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

鼎盛時的莫臥兒帝國

而上面提到的這些,還只是在印度歷史上規模超大的幾次入侵,如果把類似唐朝王玄策在印度發起的軍事行動也算在內的話,恐怕真得有幾百次,甚至還要更多,所以印度真的是歷史上被入侵次數最多國家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了。

英屬印度全圖


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

而除了印度之外,另一個在世界主流歷史上被入侵次數超過百次的地區就是以耶路撒冷為代表的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了。雖然在這裡桃花石雜談把它叫做地區,但它在歷史上也長期是和周邊地區不太一樣的國家,因此也可以說它是被入侵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

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在中東的位置


比如就以耶路撒冷為例,在歷史上它曾經發生過118次戰爭,44次易手。根據歷史記載,耶路撒冷最早留下名字的主人名叫耶布斯人,他們在大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佔據著耶路撒冷周邊地區。不過後來猶太人在大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奪取了耶路撒冷,而猶太人的王國又在公元前六世紀被巴比倫人佔領。之後猶太人又復國,然後又被亞歷山大和希臘、羅馬相繼征服。

羅馬帝國時期巴勒斯坦/以色列是羅馬的一部分


而在羅馬帝國分裂之後,這裡又曾經被波斯人佔領,後來阿拉伯人崛起又被阿拉伯人吞併。經過了阿拉伯人的幾個王朝之後,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區又被從中亞來的塞爾柱突厥人征服,之後又誘發了歐洲人的十字軍東征,耶路撒冷又落入十字軍手裡。然後,為了逃避成吉思汗鐵木真的追殺,一路向西遷徙,想去投奔埃及馬穆路克王朝的花刺子模人又從中亞一路殺到耶路撒冷,把耶路撒冷控制在自己的手裡。而不久之後,蒙古人也跟著來了,在耶路撒冷周邊和馬穆路克以及十字軍發生過多場激戰。

阿拉伯帝國時期巴勒斯坦/以色列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再然後奧斯曼帝國又從馬穆路克人手裡奪取了巴勒斯坦/以色列,一直到20世紀,英國人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從土耳其人手裡把巴勒斯坦/以色列奪走。而在二戰之後,又是巴以衝突,這塊地區又是幾乎一天太平日子也沒有過,一直持續到最近幾年。所以雖然巴勒斯坦/以色列比印度小了不知道多少倍,但如果比起被入侵的次數,恐怕跟印度比也差不了太多了。

奧斯曼帝國時期巴勒斯坦/以色列又是奧斯曼的一部分


而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歐洲的波蘭、荷蘭、希臘和阿爾巴尼亞,非洲的埃及,亞洲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國在歷史上也都曾經歷過無數次易手,因此也可以被稱為是被入侵次數最多國家的有力競爭者了。


桃花石雜談


被侵略最狠次數多的:英國。經過被侵略主體人種都換了幾茬。

有人奇怪怎麼有英國?你還別不信,英國牛氣也就是近四百年,古代歷代上可是人見人欺的角色,而且這些侵略對英國影響很大。上古時期開始至17世紀,盤點一下去英國跑馬圈地的啊:

1.3000至4000年前,凱爾特人入侵把英國人帶進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凱爾特人佔領了這裡驅趕走原先土著。


2.公元1世紀左右,羅馬帝國入侵給原始社會的英國帶來一點文明曙光,統治三百年,讓歐洲大陸發現了這個文明的荒漠,凱爾特人反而演化成英國原住民。

3.公元前4到6世紀,日耳曼人、盎格魯人、朱特人、撒克遜人、蘇格蘭人的在英格蘭你來我往、輪番侵入,把英國帶進奴隸社會晚期的軍事民主時代。凱爾特人遭到殺戮和奴役,接著以盎格魯人、撒克遜人為主的人群繁衍成為英格蘭主體民族。

傳奇人物亞瑟王就是帶領凱爾特人抵抗蠻族侵略的英雄,稍後差點統一英格蘭的阿爾弗萊德大帝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英雄。

4.盎格魯-撒克遜人後來有了個好聽的名稱叫:英格蘭人。為啥說以前名稱不好聽?撒克遜人的意思就是拿著砍刀的野蠻人,這有對於稍微有點文化的人聽起來點不會爽吧?這時英格蘭人感覺著成了原住民。

別急!來自丹麥、挪威的維京人海盜比拿著砍刀的野蠻人還蠻橫,愣是是把整個英格蘭滅掉,由丹麥人做國王,當然英格蘭人種種群裡面又多了維京人。原住民沒人能統一英格蘭的事業,維京海盜幫他們做到了。


5.怪不得統治者喜歡宗教呢,維京海盜信仰了基督以後,變得溫順了,直接後果就是戰鬥力下降。這不,來自法國北部的諾曼人來了,諾曼底公爵威廉的軍隊打敗維京人佔領英格蘭。

威廉娶的老婆是阿爾弗萊德大帝的後裔。後來的英國王室血統都多多少少有他夫婦的血統,所以被認為這是英國王室正式出現的年代。看看血統啊,盎格魯-撒克遜侵略者加上諾曼人侵略者成為王室血統。管他呢,反正英國人不嫌棄,他們或許感覺蠻族加蠻族血統,負負得正,反而是高貴的很。


6.再後來,這種佔領全國的侵略沒有了。但是英國王室血統被凱爾特人、蘇格蘭人、法國高盧人、德國日耳曼人、成功入侵。到現在都不知道英國王室還有沒有威廉的一絲絲血脈了。


爾朱少帥


可能許多人會感到驚訝,但越南是本問題最好的候選人,它被入侵過許多次,例如:

公元前258年蜀冸(安陽王)入侵文郎國(越南)

公元前218年趙朝(Trieu Dynasty)入侵文郎國(越南)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越南)。

由於人民反叛,漢代在公元前43年重新入侵。

公元544年,隋朝(中國)入侵前北朝(今日北越)。

公元981年宋代(中國)入侵早黎朝(今日越南)。

而這只是公元1000年前越南侵略史中的一小部分。在這之後,他們仍然受到了來自佔婆國、高棉帝國、蒙古人、蘭宣王國、暹羅、法國、日本、美國、柬埔寨等國家的侵略。


爆炒雞肉


這個問題抬上臺面的話應該是中國,從秦之前就被戎狄入侵,之後的匈奴,五胡,女真,倭寇,魑魅魍魎都侵略過中國,只是在這過程中有的被趕走,有的被同化。如果按照這個問題來說,標準答案,中國無疑



那年我也玩飛機


以現在版圖所代表的國家來考究,歷史上被侵略次數最多的主要是中國、印度、伊拉克、以色列、敘利亞、阿富汗等國,本文重點介紹伊拉克。

伊拉克兩河流域最早的文明是蘇美爾文明。

公元前約4000年,蘇美爾人定居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公元前約2900年,蘇美爾地區陷入了一一個”諸雄爭霸“的時期,比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烏魯克、烏爾和尼普爾。

公元前約2500年,拉格什強大起來。烏爾南什王時,拉格什在蘇美爾地區稱霸。

公元前約2350年至前2170年,一個來自北方叫阿卡德的閃米特部落在其首領薩爾貢的帶領下經過幾十年征戰,征服了整個兩河流域,建立起了阿卡德帝國。

公元前約2230前後,來自扎格羅斯山區的新蠻族古蒂人侵略阿卡德,橫掃巴比倫尼亞(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推翻阿卡德帝國,並控制該地區的大部分。

公元前約2130年,烏魯克的烏圖-凱格爾約於擊敗古蒂王朝末代國王提里根,將古蒂王朝,但在不久後被烏爾王打敗,並統一兩河流域南部,建立烏爾第三王朝(第一第二王朝建立在蘇美爾文明早期)。

在烏爾王朝後期,王朝內外交困,來自兩河流域西北部的閃族部落阿摩利人和來自伊朗西南部的埃蘭人入侵兩河流域。


公元前約2006年,烏爾王朝被埃蘭人所滅,自此以後蘇美爾人正式退出歷史舞臺,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公元前約約1894年,阿摩利人首領蘇姆阿布姆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巴比倫王國,史稱古巴比倫,在漢莫拉比時期達到鼎盛。

漢莫拉比死後,巴比倫王國逐漸衰落。公元前1595年,北方的赫梯人裹挾加息特人攻破洗劫了巴比倫。赫梯人隨後退回北方山區,留下加息特人留守巴比倫地區。加息特人建立的加息特王朝統治巴比倫將近400年。

在加息特王朝時期,北方的亞述人開始崛起

公元前12世紀,亞述人擊敗赫梯人,佔領兩河流域,開啟了亞述帝國時期(911BC——612 BC)。


公元前約612年,由於不堪忍受亞述人長期的殘暴統治,巴比倫人聯合米底人,斯基泰人,辛美里安人攻破亞述帝國首都尼尼微。城破之後,聯軍殺死了城內每一個人,無論男女。並且放水淹掉了尼尼微。亞述就此滅亡。

公元前約626年至前539年,在亞述帝國滅亡後,來自西部閃米特人分支迦勒底人重建新巴比倫王國(626BC——539 BC),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達到巔峰。




公元前539年,來自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崛起,征服了新巴比倫王國,將它變成了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波斯統治時期,553—334BC),兩河流域進入了漫長的被殖民時期。


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馬其頓開始崛起,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率軍消滅波斯帝國,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逃跑過程中被自己部將貝蘇斯所殺,兩河流域進入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亞歷山大帝國及希臘化塞琉古帝國,334BC-127BC)

公元前245年,塞琉古帝國帕提亞總督安德拉戈拉斯(他實際是一個波斯人)發動叛亂,宣佈帕提亞獨立。但隨後就被北方一個遊牧部落殺死,該部落領袖阿爾沙克吞併了帕提亞的地盤,建立了帕提亞王國(即安息帝國)。帕提亞當了將近一百年的塞琉古附屬國。隨著羅馬人對塞琉古的連年打擊,塞琉古越發虛弱。帕提亞在東線對塞琉古持續不斷的發動進攻,終於迫使塞琉古退出兩河流域。




公元前127年,帕提亞攻破塞留留西亞。公元前122年,帕提亞攻破巴比倫。


公元224年,帕提亞王國的一個貴族阿爾達希爾取代了帕提亞末代皇帝阿爾達班,建立了薩珊王朝(帕提亞薩珊波斯統治時期 247BC—— 651AD)。

在帕提亞波斯統治時期羅馬人也入侵過兩河流域,短暫佔領過一段時間。

公元630年左右,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統一阿拉伯半島。由於薩珊波斯和拜占庭連年征戰導致國力空虛,新崛起的阿拉伯人得以先破拜占庭,後滅薩珊波斯。公元637年,在兩河流域的決定性戰役卡迪西亞會戰中,阿拉伯人大破薩珊波斯主力,攻破首都泰西封,641年,攻破兩河流域北部重鎮摩蘇爾。兩河流域進入阿拉伯伊斯蘭統治時期 (先後歷經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641——1258)



公元833—945年曾被突厥人控制

公元945-1055被布韋希王朝控制

11世紀塞爾柱突厥人崛起,伊拉克歸入塞爾柱帝國版圖。


公元1194年,巴格達的塞爾柱王朝被來自中亞草原的花拉子模王朝軍隊擊敗,烏古斯人控制阿拔斯王朝的歷史告終。

公元1258年,巴格達被旭烈兀率領的蒙古西征軍攻佔,末代哈里發被殺,阿拔斯王朝滅亡,兩河流域進入蒙古伊爾汗國統治時期(1258——1335)。

14世紀晚期,同樣來自內亞草原的帖木兒崛起,發動了持續的侵略戰爭,消滅了伊兒汗國,建立了帖木兒帝國,短暫的佔領過兩河流域。



帖木兒死後帝國很快衰弱,土庫曼人建立的黑羊王朝(1407年),白羊王朝(1468)統治過該地。


1501年,波斯人建立的薩法維王朝短暫統治過兩河流域。

14世紀,奧斯曼人開始崛起,之後進入兩河流域,與波斯薩法維王朝進行了持續幾百年的戰爭,16世紀蘇萊曼一世奪取巴格達,伊拉克受奧斯曼帝國統治。其中兩河流域東南部地區多數時期受波斯薩法維王朝控制,這也是現在伊拉克北部遜尼派南部以什葉派為主的歷史淵源。

19世紀開始,隨著奧斯曼帝國的逐漸衰落和民族主義思想的興起,兩河流域當地人民出現了一種崇拜古代巴比倫反對奧斯曼統治的風潮。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奧斯曼帝國加入德國一方的同盟國集團,為了打垮奧斯曼帝國,英國和俄國分別從波斯和高加索入侵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兩河流域,面對兩面夾擊,奧斯曼人在正面戰場上打的還不錯,英國始終無法打進兩河流域,於是英國人發揮了其攪屎棍的本色。

在1916年由英國人策動的阿拉伯人大起義爆發,令奧斯曼在中東戰線的良好形勢急轉直下。隨後俄國人策動高加索小亞細亞地區的亞美尼亞人起義,奧斯曼帝國軍隊在內外交困中一敗塗地。

1915年,英國人佔領巴格達。

1918年10月,奧斯曼土耳其投降,帝國被肢解。在國聯的幫助下,位於兩河流域的伊拉克宣佈獨立建國,由英國以國聯的名義代為管理。

1932年,哈希姆家族後裔侯賽因在英國的支持下,在巴格達建立伊拉克王國哈希姆王朝。

1958年,在英國授意下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推翻了伊拉克哈西姆王朝,建立了伊拉克共和國。

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發動政變,推翻了自由軍官組織。建立以該黨為主的統治。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1979年薩達姆·侯賽因成為該黨領袖並接任總統,伊拉克進入薩達姆統治時期。



1990年,由於薩達姆錯誤的判斷了形勢,出兵侵略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進入伊拉克隨即打贏了海灣戰爭,並且宣佈對其進行長期的制裁。



2003年,美英聯軍藉口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繞過聯合國對伊拉克開戰,伊拉克戰爭爆發,美英聯軍很快就打進巴格達,消滅了薩達姆政權。


2014年,由於薩達姆政權倒臺後伊拉克的混亂局勢導致ISIS得以崛起,並乘機向伊拉克南部大舉進攻,攻陷了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區,包括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Mosul)和中部大城提克里特(Tikrit)以及北部城市泰勒阿費爾(Tal Afar)在內的數個伊拉克城市,並進迫首都巴格達。


2015年12月4日,部分土耳其軍隊以“舉行軍事演習”、“訓練當地軍隊”為名,於當地時間12月4日越過土伊邊境開進伊拉克領土,土耳其官員表示他們已事先向美國和其它盟國通報。對此伊拉克政府方面表示,土耳其的行動等同於入侵,伊方要求土軍立即從伊拉克領土撤退。



2016——2017,在伊拉克政府軍、庫爾德人以及什葉派民兵等其他反恐陣線的聯合打擊下,摩蘇爾等地區被廣復。但隨著2017年9月25日的庫爾德公投獨立事件,導致伊拉克政府和土耳其、伊朗達成聯盟反對庫爾德獨立,土耳其軍隊被允許進入北部某些區域……

伊拉克兩河流域不僅被入侵的次數多,而且被入侵的時間久跨度大,直到現在還在被不斷入侵中。


滅法者


印度應該是被侵略次數最多、造成影響最深遠的國家。

印度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遭受波斯的大流士一世的入侵,之後又遭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兵鋒掃蕩。

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四百年的時間裡,印度遭受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大月氏人的持續入侵,大月氏人還在印度建立了“貴霜帝國”。據說貴霜帝國還是當時與大漢王朝並存的四大帝國之一。當然,讀者應該也記得,張騫通西域時,大月氏是一個被匈奴壓迫的民族。

公元700年之後,印度再也沒有出現過大一統的本土政權。印度不斷遭受中亞穆斯林的入侵和征服,建立了德里蘇丹國的統治,穆斯林成為南亞次大陸的統治階級。到16世紀,穆斯林在印度的勢力漸至巔峰,誕生了強盛的莫臥兒王朝。

莫臥兒王朝並未建立牢固的統治。哪怕在莫臥兒王朝的鼎盛時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都在紛紛進入印度,攫取貿易利益、領土權益。直至英國人獲得絕對優勢,逐漸征服全印度,建立英屬印度帝國。

所以,從公元7世紀開始,印度的歷史完全基本上演變為,新的征服者取代舊的征服者的歷史,直至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建立印度教徒為主的國家。

單單被侵略次數多算不得什麼,最關鍵的是,印度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殖民者的文化和制度。最典型的就是,印度最通行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印度的政治制度是當年的侵略者認可的制度;印度作為統一的民族身份、國家身份,也是建立在英屬印度的基礎上的,其很多所謂的領土主張,也是基於其殖民地的歷史而提出的。

有人可能會拿清朝和莫臥兒王朝/英屬印度時期作對比,這是錯誤的,因為清朝與後兩者完全不同:(1)無論莫臥兒王朝還是英屬印度帝國,都是純粹的征服者,他們在文化上仍然保持高傲姿態,而清朝貴族則全盤接受了中原文化,到後來連滿語都不會說了;(2)今日印度,其實是在剝離穆斯林(背後是莫臥兒帝國)、驅逐英國人(背後是英屬印度)之後,建立的印度人的國家;而中國從清朝到現代中國,從未出現剝離某個民族的情況,一直是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布萊克懷特


世界上被侵略次數最多的國家中,印度應該算一個。很多人都知道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其實在印度次大陸

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處於小國林立、內戰不斷、長期分裂的狀態,極少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這片富饒的大地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來就沒有停止過戰爭。印度的古代和近代的印度歷史基本上就是一個被侵略的歷史。

雅利安人入侵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距今5000多年左右,在這片大陸的印度河流域就已經形成了最早的城市文化,印度進入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時期。不過,可能是外族的入侵或是自然氣候的變化,在

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徹底消失。就在這個空檔期,來自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雅利安人越過帕米爾高原,從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原本生活在這裡性情溫和的達羅毗荼人無力抵抗這支來自茫茫草原的遊牧民族,很快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區被雅利安人佔領,並開創了延續千年的古代印度吠陀文明。

當雅利安人經過南征北戰,控制了印度北部後,逐漸分裂成多個小王國,開始了多年的部落之爭,類似中國歷史的戰國時期。其中最為強大的王國有十六個,所以這個時期也被稱作十六雄國時代。

(十六國時期的印度,圖片來源於網絡)

波斯與馬其頓入侵

就在雅利安人王國混戰之時,先是公元前6世紀末期,波斯皇帝大流士一世派兵遠征印度,並將其征服的印度西北地區建為波斯帝國的一個省。之後,公元前4世紀,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親率大軍遠征印度

,在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後,但由於官兵思鄉心切,不得不放棄繼續東進,開始西歸。

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月氏人先後侵入印度

在亞歷山大大帝撤出印度次大陸後,旃陀羅笈多推翻了難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隨後阿育王幾乎統一整個印度半島,王朝空前強大。不過,隨著阿育王的去世,印度又回到了列國時代。就在這個混亂期,

來自中亞草原部落的大夏希臘人、塞人安息人先後侵入印度,之後更為強大的月氏人西遷,在北印度建立了與羅馬帝國、安息帝國、中國漢朝齊名的貴霜帝國

白匈奴入侵

當貴霜帝國經過幾個世紀統治逐漸分裂後,印度人自己建立的笈多王朝開始繁榮,逐漸統一北印度。但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輝煌後,同樣

來自中亞的白匈奴(嚈噠人)侵入印度,並短時間佔領印度河流域及印度西北部,雖然白匈奴遭到笈多王朝的極力抵抗,沒有建立大的帝國,但是他們的入侵,嚴重損害笈多王朝,加速了笈多王朝的瓦解。

阿拉伯人入侵

當印度又進入到混亂的戰國時代時,阿拉伯帝國開始興起。隨著中東、北非、中亞逐漸納入阿拉伯帝國版圖後,印度次大陸再一次成為阿拉伯人窺視的對象。

在公元8世紀後,阿拉伯人佔領信德,開始對印度瘋狂的掠奪。

(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佔領信德,圖片來源於網絡)

突厥人來了

隨著阿拉伯帝國內亂,日漸衰弱。到了11世紀,來自中亞的突厥人開始侵犯印度。伽色尼王朝的蘇丹馬赫穆德遠征印度17次以上,不僅對印度北部大肆燒殺搶掠,還

吞併了旁遮普地區,從而旁遮普的中心拉合爾成為穆斯林在印度西北部的統治中心。

德里蘇丹國建立

12世紀中葉,來自阿富汗古爾地區的另一支突厥人擊敗日益衰落的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不僅吞併了原伽色尼王朝的領土,然後開始想印度恆河流域擴張。當花剌子模進攻古爾王朝時,駐守在德里的

奴隸出身的將領顧特卜-烏德-丁趁機在1206年宣佈建立蘇丹國,並定都德里,開始了奴隸王朝。不過德里蘇丹國的勢力範圍只限印度北部穆斯林控制的地區。

(德里顧特卜高塔,由顧特卜-烏德·丁修建。圖片來源於網絡)

蒙古大軍兵臨城下

德里蘇丹國建立的同時,來自遙遠的蒙古人開始南征北戰。

從1221年蒙古大軍第一次來到印度西北邊境開始,幾十年間,蒙古人也多次攻入印度西北部,對信德和旁遮普地區進行了掠奪,但是受印度氣候和勞師遠征等多種因素影響,最終成吉思汗沒有繼續南下攻打印度。

莫臥兒帝國建立

雖然蒙古鐵騎沒有踏遍印度次大陸,但是來自中亞的突厥化蒙古人開始在印度西北出現。先是1398年,帖木兒的突厥大軍血洗德里

,給德里蘇丹國以致命打擊。當德里蘇丹國混亂不堪時,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印度,1525年大敗德里蘇丹十萬大軍攻佔德里,建立了莫臥兒帝國,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統治。巴布爾的子孫繼續南下,基本完成印度統一

(莫臥兒帝國的逐步擴張,圖片來源於網絡)

葡萄牙人登陸

就在巴布爾從北往南攻打印度之時,1510年葡萄牙艦隊就在印度南部的果阿登陸,並佔領這裡,成為葡萄牙人向東方貿易的據點。葡萄牙在果阿的殖民時期延續了約450年。

(葡萄牙風情的果阿,照片來源於網絡)

英國人到來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1612年在獲得莫臥兒皇帝同意後,東印度公司在古吉拉特邦的蘇拉特獲得貿易權。隨後英國人分別在印度南部、西部和東北部分別建立了馬德拉斯(現金奈)、孟買和加爾各答三個基地,控制對印度及亞洲的貿易。隨著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強大,查理二世授予其更多的權利,東印度公司逐漸變成一個擁有國家職能的龐大集團。同時,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境內發動數次戰爭,幾乎完成了對印度的佔領,成為印度真正的主人。不過這也激化了與印度當地人的矛盾,為了維護在印統治,1877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印度的女皇,開始接管印度,印度進入到英殖民時期,直到1947年獨立。

(東印度公司控制的印度,圖片來源於網絡)

法國人統治下的印度

當英國東印度公司不斷擴張之時,為了與英、荷競爭東方貿易,法國人在1664年也成立東印度公司,並在1673年在印度東南的本地治裡建立商貿據點,建立城市。雖然英法之間為了爭奪地盤和貿易權,多次開戰,但在1948年前,本地治裡一直由法國管理,是法屬印度的一部分

(法國曾經在印度的勢力範圍,圖片來源於網絡)


任何關於斯里蘭卡的問題,歡迎向我提問,我是“最懂蘭卡旅行的人”:斯里蘭卡小妞。


斯里蘭卡小妞


毫無疑問是中國,自有記載文明史以來,自周王被入侵的北狄部落烹殺始,依次接踵而至的匈奴人,突厥人,柔然,丁零,吐蕃,羌人,羯人,回鵠,女真,蒙古,扶桑,滿人,英法德意日俄美奧匈。和我國呈鮮明對比的是大英帝國共侵略全世界幾乎全部國家和地區,真是種族不同的極致體現


愛吃的man


一個大多數人都想不到的答案:英格蘭

首先是羅馬人的侵略

然後是撒克遜人

接下來是丹麥人/維京人

然後諾曼人也侵略了英格蘭

他們都曾征服了整個英格蘭,英格蘭被侵略和掠奪了一千多年之久。


丹麥小人魚


是中國,歷史上有回紇人,匈奴,契丹,金,西夏,吐噃,滿,鮮卑,蒙古。俄羅斯,哥薩克人,日本,荷蘭,葡萄牙,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美國,西班牙,印度,越南,菲律賓等等都侵襲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