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在1980年代,蘇聯海軍仍然處於較為鼎盛的時期,但美海軍已經擁有多艘航母,並且基本刪該對黑海保持每年3次的進入頻率。黑海作為一個內陸海,其實戰術意義不大,誰跑裡面去作戰?但黑海又恰恰是蘇聯海軍的航母基地,黑海船廠造了兩艘蘇聯航母。

第一艘就是現役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第二艘就是今天的遼寧號。美軍進入黑海的意味無非是宣示擁有無害通過權,並且暗示黑海是國際水域,任何國家都能通行。

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美軍還為此找來了1936年蒙特勒公約作為自己的理論依據,有趣的是,在蒙特勒公約中指明瞭裝備口徑超過200毫米主炮的軍艦是無法進入黑海。蘇聯海軍指出,美軍攜帶的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口徑超過了200毫米,達到了422毫米,不能進入黑海。美軍認為這是導彈,不是艦炮,其實雙發爭論的核心就是美軍不能進入黑海,但美海軍恰恰覺得你不讓我進入,我就非要進入。

1936年蒙特勒公約簽署的時候顯然沒有什麼導彈武器,而且黑海又是蘇聯海軍的後院,美軍總是在這裡搞點事也很讓人煩惱。

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在1984年的時候,美軍驅逐艦DD971進入黑海時已經遭遇蘇聯海軍戰機航炮射擊,而且直升機以超低空掠過美軍驅逐艦,最低高度只有9米左右。這種抗議程度已經展示了蘇聯海軍的態度,但是美海軍還是不聽。1986年,黑海艦隊武備已經升級了,美軍巡洋艦約克城號和另一艘驅逐艦進入黑海,遭遇蘇聯海軍護衛艦逼停警告。

時任蘇聯海軍司令切爾納溫直接宣佈,如果美軍驅逐艦再來,那就要把你們撞出去了。一系列警告之後,1988年,真的上演了。這一年2月,還是約克城號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蘇聯海軍派出了兩艘護衛艦,噸位分別為3000噸和1000噸級,完全不及美軍艦。

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經過多次警告未果之後,蘇聯護衛艦行駛到與約克城驅逐艦平行陣位,接著直接轉向將右舷朝約克城號尾部抹去。另一艘1000噸級米爾卡級輕型護衛艦也用右舷去頂美軍970號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結果美軍出來的時候相當狼狽,畢竟這是黑海,屬於蘇聯控制的海域,被撞的美軍驅逐艦隻能帶傷返回,相當狼狽。

其實我們不難看出,兩艘蘇聯護衛艦在對峙中很掌握技巧,噸位比較小,因此不能正面對撞,不然吃虧的就是自己。關鍵是撞擊沒有造成人員傷亡,美蘇艦艇都蹭了皮,各修各的。但事件結果很明顯了,美蘇為此簽署了軍事行動避險協議,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同時美軍表示減少進入黑海演習的次數。

不是200毫米艦炮就能直接闖入黑海?美軍不信,結果出來時很狼狽

這次教科書式的驅趕方式已經奉為經典,不巧的是,今天這一幕又差點上演。根據美國海軍拍攝的航拍的照片顯示,美海軍驅逐艦USS迪凱特號與一艘中國海軍052D驅逐艦相距僅僅41米,這次對峙發生碰撞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秒。從前後位置上看,美軍驅逐艦隻能剎車,並且向右打方向,不然將直接追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