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要是死不投降,將會有哪些「災難」等著它呢?

用戶58726826942


在美國投完兩顆原子彈之後,我並不想知道炸死了多少人,我想知道兩位美國駕駛員的態度,而他們的態度是讓我感覺最興奮的事情,其中一位駕駛員深刻的說到,我知道自己所扔下的那顆原子彈殺掉了很多人,但同時也拯救了很多人,所以我和我的同事只痛恨戰爭,卻從不為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乾的那件事後悔。



這是最誠懇的態度,這兩顆原子彈殺掉的人和日本人殺掉的人相比真是微不足道,曾經日本想要的是大東亞共榮,一個小小的島國居然有如此大的野心,但是就是在頑強也不可能頑強過美國,美國有強大的科技後臺,就算你日本人再多也不是原子彈的對手。



當年的日本人,日本軍隊就像是被洗了腦一樣,在侵華的時候就有著名的敢死隊,那真的的一個個都跟打不死的殭屍一樣。在納粹德國投降之後,日本在美國轟炸機狂轟亂炸之後還是死扛著不肯投降,而後在1945年的7月26日,美國,中國英國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也就是告訴日本你們的時間不多了,趕快投降,但是日本人還是保持沉默。



問題就一再拋給了美國,日本人死活不投降,於是美國人就想了,如果日本人一直死扛,我直接派兵攻打,日本人必然會最後一搏,而我自己也會損耗很多無謂的生命,還浪費太多的資源,於是美國人經過思考決定用最省事的辦法,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用原子彈直接炸。也就是在8月6日,9日,分別來了一顆原子彈,威力還是槓槓的。



在日本被原子彈炸過之後,應該同情呢?還是感嘆他們遭到了報應?轟炸現場慘絕人寰就不用多說了,此時的日本第一時間還是沒有想到投降,還是想死戰到底,到處徵軍,除了那些老的動不了,小的扛不起槍的都沒有參加之外,別的能參與的都參與了。可見日本人很頑強,但是此時的蘇聯人給了日本最後一擊,在8月9日,蘇聯發動一百多萬軍隊向日本開進,一路勢如破竹,在六天後,日本終於扛不住了,宣佈無條件投降。



簡單說,日本如果還是死不投降,我估計日本人會絕種,首先是蘇聯的軍隊已經壓境,不乖乖投降如果日本死守到底,估計絕種了。還有就是被美國炸翻,美國一開始就沒有出動軍隊,後面也就不會了,所以想要日本投降,那就只有炸了,估計島都要沉了,更不要說還有活人了。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唯一能讓日本人不投降的關鍵是美國沒投下那兩顆原子彈,如果美國人沒向日本人投下兩顆原子彈的話,那日本是斷然不可能會投降的,而如果他們不投降,就必將會給他們自己以及和他們作戰的國家帶來巨大的傷亡。

在全面侵華戰爭開始的時候,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很強大,不過在經過了八年戰爭的洗禮後,日本原本精銳的戰鬥力一點點被損耗,最終能在1945年保留下來的軍隊,戰鬥力也肯定大不如前。

在侵華戰爭的中後期,因為日本人啃不下中國這塊硬骨頭,所以他們轉戰東南亞以及太平洋群島,想通過別的途徑獲取戰爭資源,然後一舉拿下中國, 不過日本人這個舉動引發了美國的資源封鎖,在日美雙方的矛盾激化之後,珍珠港事件就發生了。

然後日本成功地將美國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這臺一直隱藏在北美大陸上的龐大戰爭機器也終於全面開動了起來,在太平洋戰場上和歐洲戰場上都投入了許多軍隊和物資,徹底終結了日本和德國分別在亞洲、歐洲的霸權。

日本軍隊“悍不畏死”的三個關鍵

雖然美國人的武器比日本人精銳很多,但是他們有一點卻是不如日本人的,那就是在戰鬥意志上。

日本在軍國時代的主導下,幾乎每一個人都遭受到了武士道精神的洗禮,在他們的眼中,死亡並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不能建立榮耀。

而有時候也因為軍隊的損耗太大,新補充的軍隊沒來得及受到洗禮,所以日本人就會想出了別的方法,日本在戰爭中研究了一種精神藥物,他們把這些精神藥物做成藥丸樣子,在士兵作戰前都會讓士兵們服用下去。

在日本士兵們服用的精神藥物之後,他們的精神就會變得非常亢奮起來,這種作用很類似於運動員們作弊用的興奮劑,不過藥量比興奮劑的作用大,正是在這種藥物的刺激下日軍部隊會不顧生死的投入戰鬥中,與敵人廝殺。

而除了武士道和精神藥物之外,日軍的將領們也會採用一些強制手段,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日本的神風特工隊。

(日本神風特攻隊)

在日本的後期,因為飛行員損耗巨大,短時間內無法培養出來,所以他們就將一些經過簡單訓練的年輕飛行員用鐵鏈子鎖在了戰鬥機上,讓他們對美軍發動絕命攻擊。

正是在這三種手段的促使下,使得日本軍隊或悍不畏死或被逼得悍不畏死,然後對他們的敵人展開了不要命的攻擊,雖然美國人的武器比他們精良很多,但是在他們不要命的衝擊下,美軍還是會有很大損傷的。

據美國人的估計,如果他們不用原子彈恐怖的威力逼迫日本天皇投降,那他們將會損失100萬到三四百萬士兵的生命才能佔領下日本,而日本也會因為在守衛國土時拼盡生命的抵抗,將會遭受到數百萬到上千萬條性命的損失。

日本將會遭遇到美國和蘇聯的兩面夾擊

當時在中國境內日本也駐紮著將近170多萬日本士兵,其中有70萬人駐守在東北,一百來萬人在中國的主戰場上。


駐紮在東北的70萬關東軍在戰爭末期時遭受到了蘇聯的攻擊,日本的軍隊雖然不怕死,但是在面對極度兇殘的蘇聯軍隊時,他們卻感受到了恐懼,在蘇聯百萬大軍的圍攻下,日本關東軍直接被殲滅了數萬人。

而與美國人的招降不一樣,蘇聯人是恨不得日本人不投降的,所以在蘇聯人兇殘的攻擊下,日本人強大的武士道精神最後也沒轍了,剩下的60多萬日本關東軍直接向蘇聯投降,然後被蘇聯拉回國內挖礦了。

(被蘇聯俘虜的日本士兵)

如果日本不投降,最後蘇聯人也必定會出兵日本本土,到時的日本就會變成另一個德國,被美國人和蘇聯人分割為東日西日,然後遭受到兩種不同的待遇,而也因為日本人的不投降,日本天皇家族肯定是會被剷除的,而日本的各種甲犯也必定保留不下來,會被當即處決。

然後接下來的狀況是這樣子的:

被美國佔領下來的西日接受了美國人的援助,最後成為了一個和韓國、西德差不多的發達國家,而東日則會遭遇東德的尷尬,陷入一片苦寒。
最終的日本或許會和德國一樣被合併在一起,也或許會和韓國一樣被分裂成兩個不同的國家。

第二種可能,原子彈煙火在日本全面綻放

而除了以上所說之外,還有著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美國人在投原子彈的時候沒有將第一選擇放在廣島、長崎之上,而是直接將原子彈投在了東京。

美國在東京投下原子彈之後,原子彈璀璨的光芒將會籠罩整個東京,在原子彈恐怖的威力下,日本天皇和近百萬的日本士兵、平民也將會被送上天國,日本天皇死後,自然就沒有人帶領日本向美國投降了,所以日本人接下來就陷入了誓死的頑抗之中。

在這個時候美國其實只剩下了一顆原子彈,美國當時的核材料極度缺乏,所以製造出來的原子彈只有三顆。

一顆用來試驗,兩顆準備投在日本本土,而如果三顆原子彈用完的話,那美國人短時間內是製造不出第四顆原子彈的,所以暫時之間我們是看不到璀璨的原子彈煙火在日本各地盛放的美景的。

接下來美國的大軍還是會出現在日本本土,美國人最終可能因為忍受不了大量的傷亡,就會拼命地收集核材料、全力製造原子彈,在有了足夠的原子彈儲備之後,這個時候日本的地獄將會來臨,美國人會用原子彈將他們整個國家炸入地獄之中,讓他們全體國民去面見他們的天皇。

所以說如果日本人不投降,他們將會遭受到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一種是如同西德與韓國一樣的分裂,一種是被原子彈炸成廢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原子彈滅國的國家,在這兩種結果中,我覺得比較恐怖的是第二種,不過比較令人激奮的也是第二種可能,正所謂原子彈下無冤魂,當時的日本人是全民皆兵的,沒有一個是無辜的平民,所以第二種可能也比較令人欣慰。


孤客生


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讀友可能會發現,雖然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但他的本土並不想德國那樣,被反法西斯同盟軍炸成了焦土。


相反,除了受轟炸比較嚴重東京,以及捱了原子彈的廣島和長崎,其他地方受戰爭波及的程度很輕。(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當然,這與日本人以侵略陸地國家,主要在海外作戰有關,同時也與日本設立的較多的島嶼工事有關,這些東西使得盟軍認識到,想要把“小日本”徹底摁回孃胎裡,可能得廢不少勁,從而放棄了以陸軍進攻日本本土的計劃。

而盟軍的飛機轟炸範圍又很有限,因此,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的慘痛慘重,日本的軍國主義分子戰死不少,但國內的女人和留下來的男人,卻基本上還有日子可過。

當然,這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的基礎上,如果說是死不投降,徹底打敗法西斯,徹底改造日本軍國主義份子,是幾大盟國共同的心願和作戰目標。


刨除日本本土是個硬骨頭的概念,雖然不易,但估計等待日本的也是反法斯西同盟軍成功登陸日本,然後像前蘇聯軍隊在攻陷德國時,把日本的女人強姦幾百萬,把日本的男人屠殺殆盡。

別說殘忍,這就是戰爭,戰爭的同義詞基本上就是你死我活,不留餘地,日本人在這方面幾乎做到了極致,很多人都認為西醫在人體結構學上的成就,就是對人體的各個部位十分了解並有研究。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瞭解人體結構的是拿中國人進行了大量人體實驗的日本,只不過這一點隨著日本拜倒在美國的石榴裙下,被掩蓋了起來,日本這種拿活人得來的實驗數據,才是最權威的。

當然,這樣說不是提倡反法西斯同盟軍進入日本後,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把日本人統統拿來做實驗,這種不要臉甚至違反人類公序良知的事情,也只有日本這種披著文明外衣的狼才能做到罷了。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日本娘本,不管是碰到美國大兵,還是前蘇聯軍隊,恐怕都得有不少青春少女從此體會到做女人的滋味了吧?


歷史三日談


1945年如果日本全國上下腦子犯擰,死都不肯投降的話,那接下來將是一副非常美妙的圖像:

首先,美國的原子彈當時一共就3顆,已經用光了,所以短時間內,不會再有原子彈光臨日本城市。但是,美國遮天蔽日的轟炸機可是能重複使用的。殺人比原子彈還多的東京火祭,還會繼續一而再再而三上演,把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烤成焦炭。

同時,當時日本艦隊已經被完全打垮,美國餃子一樣的海軍把日本列島團團圍住,飛機轟炸農田,將在日本帶來巨大的饑荒。

關東軍不肯投降,蘇聯軍隊將繼續橫掃東北。可能傷亡會更多些,但也會有數十萬日軍被蘇聯坦克碾死。那些日本東北移民可慘了,天皇還沒投降,想要“八路太君救命”或者嫁給中國老百姓也沒機會了。

日本上下不肯投降,偽軍應該不會同樣犯渾。所以八路軍在敵後的大反攻,“對日寇的最後一戰”將會適當延長。八路有可能奪取更多的城市尤其是縣城(雖然速率上比歷史位面可能降低)。

唯一會有點不高興的大約是常工。失去了崗村寧次的配合,他的隊伍要收復失地難度加大。甚至,可能因為日本在華侵略軍的頑抗,使得美帝真的向八路空投物資,以配合山東登陸戰。那樣的話,美帝通共的問題就會更嚴重了。

最終結果,肯定是日本人全部覆滅,日本領土被中蘇美英四國瓜分佔領,不過常工為了打內戰(此時八路比歷史位面更強大)可能放棄這個權利。


巴山夜雨涮鍋


1945年“李梅火攻”之後,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表示“日軍還有能力組織起一億兵力進行攻擊。堅決不投降”。

(李梅火攻造成東京地面密佈的彈坑)

後來被美軍赤裸裸的打臉,實際上人們大多隻知道日本投降主要原因是因為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的確不假,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確實堅強,早在1945年3月,美軍就對東京進行了長時間的轟炸,整個東京變成了一座死城,比火燒八百里聯營還要精彩。

因為負責轟炸任務的美軍司令官名叫“柯蒂斯·李梅”,所以簡稱李梅火攻。(柯蒂斯·李梅)

然而即使這樣,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還是堅持抵抗,不投降。

現如今總有人說,要是日本當時不投降該多好,確實日本當時投降對於現在的結果來看,他們的決定是明智的,換句話說,如果不投降,在中國戰場依然會有很多同胞受難,這也不是大家所希望看到的。

(日本投降)

所以在此我們只做假設(不幻想他們不投降),如果日本不投降,那麼日本會面臨什麼樣的災難?

第一:糧食缺乏

說個大家都不清楚的,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原子彈繼續落在日本的某個城市,早在1945年8月14日,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一天。

日本負責後勤糧食補給的官員講了一段話,大概就是說:“我們今年糧食歉收,以往日軍每個士兵每天所得的糧食大概有三勺多,但是也夠吃,如今如果不投降,繼續作戰的話,就意味著士兵的糧食要縮減三分之二,據推算,如果即使我們堅持到年底,意味著我們日軍士兵有一半人將要被餓死。”

(糧食匱乏)

當時日軍的每個士兵糧食只有三兩,根本吃不飽,說完這段話,所有在場的高官陷入沉思。

因此可以說,這是日軍不投降面臨的第一個問題,那就是沒糧食。不投降就要餓死一大半人,這戰還能打嗎?

第二:面臨中美蘇瘋狂反撲

不投降會面臨多方面的進攻,當時國軍和八路軍全部鳥槍換炮,美國早已停止對日本的軍火交易。

接下來就會面對中國的反撲,徹底被趕回國土,就連日本引以為傲的關東軍在蘇聯的手底下一週都沒有捱過去,就被大的精光。

(關東軍被蘇聯殲滅)

然而加上戰線太長,戰略資源匱乏,面對美軍攻下的沖繩島,日軍四面楚歌,,美、中、蘇對日本的合圍之勢很快就會呈現出來,直到打到你服為止。

第三:領土危機

如果還頑強抵抗,不投降,很可能連國土面積都保不住,日本的北方四島已經失去了,這個大好時機,蘇聯絕不會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了。

(北方四島)

因為當時中國不一定會搶佔日本國土,美國佔據的可能性也不太大,唯獨蘇聯,可以說趁火打劫的概率百分之百。

第四:接二連三的原子彈

面臨第三顆原子彈,甚至第四顆、第五顆,反正第三顆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日本磨磨唧唧,美國催日本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遲遲沒有下來,最後聲稱,如果還不下來,美軍將在日本投放第三顆原子彈。

(原子彈爆炸)

所以在當晚十一點的時候,裕仁天皇連夜命人抄寫終戰詔書,最後錄音,準備第二天向國人播放,到時候全世界都知道。

(終戰詔書)

有人說日本如果不投降,很可能會面臨中國清朝一樣的局面,就是賠付鉅額資金,用於各國戰後重建、還有經濟恢復,所以日本的投降時明智的。

然而在日本高官決定投降的前一天,大部分軍國主義分子依然看不清形勢,竟然在國內發動了政變,將皇宮燒燬,殺了中將森糾,這一夜也是讓日本人難忘的一夜。

我方團隊——羽評郡主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歷史新知識,期待您的關注】


羽評郡主


如果日本在1945年硬磕到底、死不投降,等待他們的只能是最終毀滅性的打擊,甚至是亡國滅種的結局。而且在當時法西斯邪惡軸心國被全世界“人人喊打”的境遇下,日本島國即使被打沉、在地圖上消失,估計也是像前段時間崑山街頭被反殺的“龍哥”一樣,沒幾個人會同情。


廣島和長崎兩顆原子彈的爆炸,宣告戰爭已經告別了以往面對面拼殺消耗的模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已經能夠在瞬間消滅一個集團軍、毀滅一個城市、殺死幾十萬人。

面對此情此景,全世界都明白了日本已經毫無翻盤的機會,雙方的武器已經不在同一個級別上,負隅頑抗下去也只會是等來更加徹底的毀滅。

即便拋開原子彈的威懾,整個日本在兵員消耗、資源封鎖、糧食短缺等問題上,也已經不足以將龐大的戰爭機器再繼續支撐下去。

日本海軍所有的家底都已經消耗殆盡,自從大和號戰列艦支援沖繩被美空軍炸沉以來,聯合艦隊再無成編制的水面艦艇力量能夠與美海軍抗衡。


海軍力量的被徹底殲滅,加上塞班、硫磺、沖繩等島嶼的喪失,日本與東南亞婆羅洲油田的海上生命線已經斷絕。

列島外面的糧食、石油、鋼鐵運不進來,美軍只需採取封鎖戰術圍而不攻,日本本土立馬就會出現餓殍遍地的慘狀。

工業生產得不到島外鐵礦石、石油、煤炭等原材料的補充,日軍的飛機、坦克也會變成一堆廢鐵。

太平洋戰爭的實戰證明,缺乏武器裝備的日軍,即便有狂熱的武士道精神支撐,也只能淪為美軍機槍收割的人頭。


從當時的國際形勢來看,意大利和德國已經相繼敗亡,三大邪惡軸心國只剩日本,幾乎是在以一國之力單挑全世界,強弱已判、勝負已分。

此時,蘇聯也不再履行雙方在諾門坎戰役後簽訂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出兵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

斯大林一心想著洗刷當年日俄戰爭時俄軍慘敗的恥辱,佔據戰後與美國對峙的地緣優勢。於是在蘇軍迅猛的推進下,號稱“帝國之花”的70餘萬關東軍瞬間覆滅,附帶著遍佈東北的日本開拓團民在逃往的道路上屍橫遍野。


日本國內此前一直高喊“一億玉碎”口號,大有與美軍血拼到底的氣勢。

空中有在冰毒致幻作用下,開著飛機撞向美國航母的“神風敢死隊”;

海面下有載人操縱,與敵艦同歸於盡的“迴天人操魚雷”;地面上有由十多歲男童武裝起來的“鐵血勤皇隊”;

就連婦女也進行了軍事技能訓練......

隸屬於731部隊的石井四郎,甚至提出了用研究出的細菌充當武器,不惜以全體日本人為攜帶細菌的“活體炸彈”,傳染消滅所有登島美軍的瘋狂計劃。

若真是付諸實施,日本恐怕真的是要“亡國滅種”了。

幸好日本政府當局認清了在當時的戰爭局勢下,日本已無任何頑抗下去的可能。在盤算了一番自身在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利用價值,以及獲得了美方不廢除天皇的保證後,日本最終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


竹山清溪澗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毫無防備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被打了個七零八落。過去只關心買車買房享受生活的美國人被偷襲打上門來的日本人徹底激怒。美國總統羅斯福號召美國人民“記住珍珠港”,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更是放話“對付日本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什麼也得不到!”

戰爭進行到第4年即1945年,美國陸海軍及航空兵部隊氣吞萬里如虎,從夏威夷一路打到沖繩島。除了島嶼爭奪戰和大規模海戰,美軍充分發揮航空兵的優勢,以重型轟炸機攜帶燃燒彈組團轟炸日本本土,重點打擊本來就十分薄弱的日本工業設施和狂熱的民心士氣,同時準備以百萬大軍準備實施“奧林匹克計劃”的登陸日本本土的作戰。從1944年6月開始直到1945年2月,日本本土包括首都東京在內的多數大城市在內在美軍戰略轟炸打擊化作一片廢墟,絕大多數工業設施特別是軍工設施化為烏有,數以十萬計的軍民在大轟炸中喪生。因為關島基地儲存的燃燒彈用盡,美軍改用更加簡單粗暴的原子彈,僅僅兩顆,就讓各自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廣島、長崎在一剎那間化為灰燼。最後一顆原子彈投放後的第2天即1945年8月10日,日本通過中立國瑞典、瑞士的使館向同盟國提出願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準備無條件投降。但是喪心病狂的日本軍部居然向還在海外作戰的日本軍隊說這是謊言,鼓勵他們繼續進行“聖戰”。

事實上,無論是戰略轟炸還是登陸本土,都沒有美國實行和準備實行的這兩個足以令日本種族滅絕的招數更兇狠!

一、先說實行的,即1945年初美軍環繞日本列島投放水雷並攻擊日本商船,徹底切斷日本海外運輸線,完成對日本本土的封鎖,日本人陷入空前飢餓狀態。

日本作為一個資源和耕地都匱乏的島國,大部分工業原料和相當一部分糧食靠海外輸入。以糧食為例,戰前日本年產量為1400萬噸/年,只能滿足本土7000萬人口的2/3,剩下的都是從朝鮮、中國東北這些佔領區徵糧彌補。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因為人力資源匱乏和機械化水平低下,導致本土農業急劇萎縮,海外輸入的糧食完全成了維持本土軍民生存的命脈,而美軍的封鎖正好卡住了這一命門,不可謂不狠毒!

自從菲律賓群島被美軍佔領,通往南洋的海運線便徹底中斷,只剩下從日本海經對馬海峽到朝鮮半島這一條大動脈。

從1945年3月底至8月初,美軍共向日本海和對馬海峽投放水雷12000枚,同時擊沉670艘日本艦船。而日本由於意識不到水雷的作用,基本上沒建造多少掃雷艦艇,再加上喪失了制空權,因此對於美軍的佈雷行動根本無計可施。日本列島因為海運癱瘓淪為一座孤島,又逐漸淪為死島。封鎖僅僅進行了4個月,日本本土就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居民每天僅能領到290克夾雜了可食用纖維的口糧。不少日本政府官員認為如果饑荒再進行下去,軍部高喊的“一億玉碎”最晚到明年春天就可以實現,只不過大部分人不是戰死而是餓死!這一慘狀也成為裕仁天皇下達投降詔書最根本的因素之一。


二、再說沒有實行的,細菌戰。

日軍在戰爭期間多次違反人道主義對對手進行慘絕人寰的毒氣戰、細菌戰,在中國東北組建的731部隊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具有實戰能力的部隊。對此,日軍曾密謀以水上飛機在特製潛艇搭載下攜帶細菌彈和大量帶菌老鼠、跳蚤秘密行駛到美國西海岸後從空中投放。

獲悉這一情報的美國人自然是以牙還牙、以毒攻毒,在加強防疫系統和隔離滅菌的措施後,美國軍方專門投資4億美元研究細菌戰的專款,以50餘萬隻動物做試驗,成功培育出十幾種病菌,並研製出炭疽病菌炸彈。一旦日本露出玩細菌戰的苗頭,美軍將把燃燒彈改成炭疽病菌炸彈用於對日本的戰略轟炸。日本人如果在大轟炸下還能勉強藏生保住性命的話,那麼在防疫和藥品生產系統已經完全癱瘓的情況下無論如何是擋不住病毒的侵襲。

因此,如果日本不選擇投降,上述兩個行動中任何一個都足以讓日本陷入萬劫不復的災難。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先讓我們看一下日本投降前夕發生的事情,我們就知道日本死不投降會有什麼下場。
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對日本的懲罰。
1945年3月9號,人類史上最恐怖的無差別轟炸在美軍手中誕生,為了讓日本早日投降,美軍在東京上空投入了2000多噸燃燒彈。這些燃燒彈在風力的加持下,東京一夜間變成一片火海,淪為了人間地獄,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被引燃了。
據說當時東京的地面溫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00攝氏度,在這個溫度下,連金屬都能夠熔化,河裡的水都被煮沸了,何況木製的日本建築和人的肉體凡胎呢?
當晚,整個東京都在燃燒,陷入一片火海,因為這場大轟炸,東京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還有超過無數倖存者無家可歸。
此次轟炸過後,由於美國使用燃燒彈轟炸東京民居的做法造成了10萬人死亡,而且多數為平民,加上後來的原子彈轟炸引起的傷亡,雖然這迫使日本更快地宣佈無條件投降,但還是
引起了民間的極大爭議。不過,這種戰略轟炸行為的目的主要還是以破壞日本生產戰爭物資的能力、以及降低日本人的士氣為主。相比日本一億玉碎可能帶來的更加慘重的雙方傷亡,在總體戰的理論中,這種攻勢還是可以接受的。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引起了對使用燃燒彈的道德爭論,策劃轟炸行動的柯蒂斯·李梅後來也指出如果美國戰敗,他本人肯定會被控犯下戰爭罪行,但他也認為這次轟炸使日本的侵略戰爭提前結束,從此間接減少了人命傷亡。
如果日本不投降,那麼持續的轟炸將降臨在日本人頭上,在各大城市甚至農村。同時,北方的蘇聯也會從北方四島南下,那樣的話,日本將會承受更多無可估計的傷亡損失。

協虎戰爭史


崇勝卑微、恃強凌弱的島國狹隘心理,確實讓日本以中華為師潛心學習沉寂了上千年。然,明治維新的成功,甲午海戰的大勝,確實助長了日本蛇吞象的慾望。


1931年的9-18,1937年的7-7事變使日本的狂妄達到空前膨漲。三個月滅掉中國已成笑話,百萬日軍被拖入中國全民抗戰的泥潭中,更有在東北的近百萬關東軍不知南北進退,處於兩難中。

日本與德意結成軸心國是最大敗筆。是北進配合德國夾擊蘇聯,還是因國內嚴重的資源饋乏而南進獲得補充?自私的日本人選擇了後者,併為保障物資運輸,不惜偷襲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

這下捅了一個超大的馬蜂窩,被早欲參戰而被國內多數美國人反對捲入戰爭的羅斯夫抓住機會,向德意日宣戰,組成中美英法等同盟軍。自此,軸心國日暮途窮。蘇聯的反攻,盟軍第二戰場的開闢,縮短了德意滅亡的日期,僅剩日本已獨木難支,敗局已在預期。

但受到法西斯、武士道精神洗腦的日軍也是不好對付的。儘管中途島一戰日軍航母損失殆盡,但逐島的爭奪相當艱辛。僅琉璜島一戰,雖全殲日軍,但美軍竟付出七八萬的生命。

此時美軍的轟炸己使包括東京在內的192座城市近似廢墟,但若按此下去,要佔領日本,美國預估,美軍還將付出百萬美軍軍人的性命,當然,屆時的日本早已變成全國性亡國滅種的一片廢墟。

美國緊急動用了僅有的大殺器一一剛研發出三顆(一顆用於試驗,兩顆用於實戰)的剩餘兩顆核武器。扔向了日本廣島和長崎。還聲稱有幾十上百顆正在準備投放(其實已經沒有了)。

天皇在權衡再三後,以避免亡國滅種

決定投降。

試想當初日本死不投降,美軍也無新的核武器,佔領日本是即定目標,可能會搭上幾十萬美軍性命,但最慘的還是日本,是否滅種尚且不論,至少不會象現在那樣優閒的喝茶彈琴。


晚亭與落霞同暉




當二戰進入到最後歲月時,日本人的瘋狂也快到了高潮。

日本人在太平洋諸島節節防守,到處修建立體地堡,美國人雖然武器精良,但在進攻過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美日軍隊在二戰中的傷亡比例大約4:5,也就是說一場戰爭中,死亡5個日本人的時候,就要死掉4個美國人。

當然這要得益於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當時日本的石油資源枯竭,飛機和坦克都很難開得動。為了戰爭能堅持到最後,日本人就大量組織了所謂的神風敢死隊。


這裡講一點題外話,講一下神風敢死隊的來歷。在元朝時,日本人對蒙古人非常不恭敬。元朝先後兩次組織了大軍對日本進行遠征,都不幸碰到了颱風天氣。也就是說颱風挽救了日本兩次,因此日本人認為是神風在保佑他們。日本人組織神風敢死隊對美國人採取自殺式攻擊,就是希望藉助這樣的不人道的方式挽救日本失敗的命運。

具體說,就是日本人駕駛著裝了一半油的飛機衝向美國的飛機或軍艦,象恐怖組織的人肉炸彈和美國人同歸於盡。這樣的事件讓美國人非常難受,必須尋找一條新的出路。



在日本本土還近200萬的日軍,在中國大陸還有上百萬的日軍。如果美國按眼下的進度去打,要消耗美國太多的資源和時間,更重要的是如果要消滅這200萬日軍,美國人估計要付出上百萬軍人生命的代價。

這個代價太大,是美國政府和人民無法接受和承受的。美國人認為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不能為了一些其它無所謂的名聲和目標,來付出更大的犧牲。

經過和當時的盟軍各國進行商議,美國和蘇聯達成協議,共同向日本發起最後的攻擊,迫使日本投降。


因為蘇聯答應的出兵時間是1945年8月9日前,而這之前戰爭還要進行,美軍還要大量的死人。

美國統帥部決定向日本投下美國僅有的兩顆原子彈,用來震攝日本人,讓他們早日投降。有人說當時美國有三個原子彈,完全可以再扔一顆。這種說法只說對了一半,美國確實有三顆原子 彈,但是試驗時用掉了一顆,就只有兩個了。如果美國手上還有原子彈,一定會扔到日本本土上的,因為死在日本人手上的美國兵太多了。

於是在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空軍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的兩個城市瞬間化為烏有。同盟國方面再次敦促日本快點無條件投降,否則還有更多原子彈投放到日本,讓日本人吃更多的大餐。



現在回到題目上的問題,如果日本不投降,死戰到底,那就對全球來說,是一場戰爭慘劇。

日本還有幾百萬軍隊,日本軍隊的進攻做的好,但日本軍隊的防守做的更好。日本軍隊佔領的地方,在抗戰中,國民黨軍隊很難再奪回去,就是因為日本的防禦工事修的太堅固,並且是立體防禦。當有人來進攻時,180度沒有死角,全覆蓋,不付出很大代價,就根本殺不過去。

蘇聯對日本關東軍做戰順利,只是因為蘇聯的機械化軍隊過於強大,且物資豐富。而日本關東軍當時主力基本被抽調光了,國內剛被原子彈給搞過,人心亂了,隊伍有點不好管了。關於投降還是不降爭議很大。


甚至日本內閣和軍部還是向美國提要求,準備放棄日本本土,整體搬遷到中國東北來,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投降。這個想法有點異想天開,恐怕是每一箇中國人都不能接受的。

抗戰打到1945年,中日雙方都打不動了。早在1944年,因為日本打通太陸交通線的戰役,國民黨軍隊傷亡慘重,國民黨在國內已找不到合適的兵源,於是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讓年輕學生來補充兵源。這一事件就說明當時中國抗戰的困境,面對上百萬的日軍同樣是無能為力。

上邊說了,美軍在攻佔日本本土的過程中,也是推進非常困難。如果要想拿下日本本土,美國年輕人還要傷亡上百萬人,那將一場人間慘劇。



同盟國方面,是這樣的處境,日本也同樣不會好受。

日本在戰爭的最後一年中,用人肉炸彈和武士道精神來激勵士兵,但功效並不好,許多十幾歲的娃娃都嚇得的亂哭,甚至 有人自殘,甚至精神錯亂。

戰爭打到最後,日本必輸,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基本上多方共輸,大家都死傷太多人。具體到日本,會更慘。

我們可以看一下一戰結束後的德國就知道了。因為在一戰中,主要戰場是法國,法國人民傷亡慘重,損失巨大。因此戰後法國人恨死了德人,在制定戰爭賠款計劃時,也是法國人堅持要重罰德國人,不僅佔領德國最富饒的地區,還索要了大量的戰爭賠款。


如果同盟國各國都傷亡巨大,那麼對待戰後的日本就不會太仁慈了。況且戰爭到最後的日本一定是沒有還手之力,肯定是各國都要上來猛踩幾腳的。

蘇聯這個全球最自私的國家,天天都夢想佔領更多領土,佔領的地方可能就不僅是北方四島了,可能要瓜分日本本土。

那麼多日本人可以只能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甚至在蘇聯的管制下,還沒有人身自由,還要前往西伯利亞去做苦力。蘇聯對自己被德國俘虜的人都不人道,對日本人會有多壞,我們自己想也想得出來。

美國人因為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會要求更多的賠款,也會佔領日本的本土,最終日本可能象朝鮮和韓國一樣分成兩個地區,任由大國擺佈。

因此我們說,日本天皇決定投降是明智之舉,否則說死得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