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出巡的目的是什麼?

夏有涼風61


中國歷史上常常把熱衷於巡遊天下的統治者看做是耽於享樂浪費民力,如秦始皇巡遊天下、隋煬帝下揚州、乾隆下江南等。那麼,巡狩的目的就僅僅是享樂嗎?秦始皇頻繁巡遊天下是為了享樂嗎?


巡遊天下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在他統一全國稱帝的十一年間,共有五次出巡,分別是二十七年(前220年)、二十八年(前219年)、二十九年(前218年)、三十二年(前215年)、三十七年(前210年)。


其中,天下統一大業高成的二十七年的那次為北巡,目的地是隴西和上郡。二十八年,從咸陽東出函谷關,登鄒嶧山,封泰山,後並渤海以東,窮成山,登之罘,作琅邪臺,留三月。渡淮水至衡山、南郡,由武關歸。二十九年,東出函谷關經陽武到琅邪、之罘,從上黨歸。三十二年,東出咸陽到碣石,經代郡、雁門、雲中,從上郡歸。三十七年,出武關向南過宛,經雲夢、會稽,沿東海、黃海到琅邪、榮成山、之罘,崩於平原津沙丘平臺。

圖/秦帝國疆域圖


巡遊並非易事

在秦始皇時代,巡遊其實並非是容易之事,是時交通條件並不算好,為了巡遊,雖然提前修了馳道,改善了秦與六國故地的交通情況。但以當時的條件,顛簸勢必難以避免。且秦始皇巡遊里程很長,二十七年與三十七年的巡遊,對照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來回行程超過5000公里。


即使在現在的交通條件下,乘坐高鐵巡行5000公里仍不是輕鬆之事。且秦始皇巡遊時間較長,二十八年的巡遊耗費七個半月左右,三十七年的巡遊更是花費了近一年,秦始皇在本次巡遊中病死,據現在學者研究,路途顛簸可能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所以,巡遊天下在當時實際是對統治者身體的考驗,絕對不是遊山玩水那麼容易。

圖/秦馳道遺蹟


東南有天子氣,因東遊以厭之

《史記·高祖本紀》曾記載“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就是秦始皇說東南有天子氣,可能顛覆秦帝國的統治,於是他要巡遊以鎮之。雖然說得很有方術的意味。但實際上,這句話反映了兩個信息,一個是秦始皇巡狩的目的是維護秦帝國的統治,另一個是秦始皇認為這個導致帝國不穩定的地區在東南,也就是六國,尤其是齊國與楚國的故地。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秦始皇的巡遊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尋覓長生不老的方法。從宏觀空間上看,秦始皇無論是東出函谷關,還是南出武關,巡遊活動始終都繞不開山東半島,並以齊魯海濱為主要的目的地。而秦始皇也曾有出海的活動,出海看來很難與鞏固統治扯上關係,應該看作是為了尋求長生不老的獨立行動。


1、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李瑞、吳宏歧:《秦始皇巡遊的時空特徵及其原因分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3輯。


歷史研習社


人人都說秦始皇殘暴不仁,是為暴君,出巡目的也不單純,然而我認為秦始皇是少有難得的英明君王,他為了開萬世基業確實操碎了心。

秦始皇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他一統全國後,在位12年,先後五次出巡,足跡所至,北到長城盡頭——碣石(今天的秦皇島),南到恆山和會稽陵等地,到處留下刻石,以表彰自己的功德。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的12年中,可以說有一半時間都是在到處奔波中度過的。他為什麼要讓自己這麼累,這麼苦,那是因為他心中有一個夢想,就是成為一位英主,甚至是聖主,讓千秋萬代牢記他自己的功績。

所以秦始皇出遊的目的也很簡單:

1、鞏固國家統治。

秦始皇一統全國後,先是花了三年時間遊遍六國各地,並留下自己的偉大功績,就是為了鞏固帝國的中央統治,讓世人知道,如今再也沒有齊、楚、燕、趙、魏、韓這六個國家了,你們全都是秦國的子民。

2、加強軍事訓練,震懾外族。

秦始皇命蒙恬率大軍北征,收復失地,拓展疆域後,將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成一片,為秦王朝建立起了一條非常有效的萬里長城。

秦始皇對此非常重視,他在位期間,兩次北巡就是要確保北境安全。



3、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迷信了。

古時,太多的事情不明真相。秦始皇這個一位至高無上的君王雖然是bug的存在,但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永世長存,永葆帝國安康。所以秦始皇南巡時,一是全力焚燬對秦國統治有影響的事情。二是就是尋找長生不死之藥了。


蘇蘇看歷史


關於他出巡的目的有很多種說法。

一種是比較神話的傳說,有人通過研究秦始皇巡遊的時間後發現,秦始皇五次出巡,有四次是東巡,瀕海而遊的時間幾乎佔總出遊時間的一半。相信秦始皇派徐福登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老藥的故事都有所耳聞吧,為了成為永垂不朽的皇帝,秦始皇東巡以尋求長生不老之藥,但終究一生,始皇的心願最終還是落空,世間哪有長生不老之藥,這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一種想法罷了。


第二種就比較靠譜了,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也是有記載的,為了彰顯大秦國的威儀,並對齊國地方餘孽進行再一次的大清掃,從而達到鞏固皇權、加強統治的最終目的,秦始皇選擇了東巡。當然秦始皇東巡同時也是為了安撫民心,順應民意的一種行為。秦始皇通過海上東巡,大大提高了秦朝的航海水平,並且在多次的行程之中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閘,增強了秦朝的軍事戰鬥能力。


精彩視聽


帝王出巡的制度源遠流長,傳說始於黃帝,後來堯舜規定帝王要五年出巡一次,以考察諸侯的政績,到了周朝,由於周朝衰敗,帝王出巡的制度名存實亡。

秦始皇統一六國,車同軌,行同倫,將出巡制度發揚光大,其六次出巡,東至山東海,西至長城,南至衡山,北至秦皇島,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的第二年,開始第一次出巡,這一次出巡主要西巡秦川八百里。

秦國奮七世之餘烈,終於天下一統,此時的秦始皇意氣風發,其追尋祖先的足跡,向祖先宣揚自己統一六國的功績,告慰祖先的先靈

西巡歸來不久,秦始皇就開始了第二次出巡,這次是東巡東方郡縣。

東方是原韓國,魏國,齊國的故地,秦國雖然一統天下,但六國的舊勢力依然存在,加上有術士跟秦始皇說東方有天子氣。

秦始皇東巡期間到處祭祀名山大川,並刻石來記錄自己的功績,並在泰山進行了封禪。秦始皇進行東巡,主要是為了向六國百姓宣揚自己的武力和功績,降低六國百姓的反抗之心,鞏固自己的統治。

且通過遊歷六國的風俗人情,可以加深對六國的瞭解,為後面制訂法律和政策進行考察。


東巡的第二年,秦始皇繼續出巡東方,在經過魏國故地博浪沙時,被張良安排的力士用一柄120斤的鐵錐擊中副車,受到驚嚇很快就回去了。

這次秦始皇主要巡遊沿海地區,一路上接見方士,並派徐福帶童男童女出海尋仙,這次巡遊除了繼續震懾六國外,尋求長生不老藥也是目的之一。



可能是受到驚嚇,秦始皇休息了兩年才繼續進行第四次出巡,此處是北巡。

北巡的主要目的是對付匈奴。匈奴是秦國的大敵,當時有預言亡秦者胡,秦始皇在巡遊的同時,派蒙恬發兵30萬北擊匈奴,並修建秦直道和長城。

秦始皇此次出巡主要是視察軍務,監督抗擊匈奴的工程。


秦始皇在北巡一年後,進行第五次出巡。

這次出巡主要是為了視察工程建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拓邊境,設立郡縣,興修水利,交通,進軍嶺南,開靈渠,建設秦直道,工程遍佈各地,是秦國關乎千秋萬代的建設。

秦始皇北巡四年後進行了第六次出巡,南巡三楚大地。

在此次南巡中秦始皇因病而亡,趙高、胡亥稱機篡改詔書,殺死扶蘇、蒙恬,而後橫徵暴斂,天下揭竿而起,秦朝二世而亡。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始皇死在楚地,而後秦國被項羽所滅,這難道就是天意。

秦始皇出巡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秦國的千秋霸業。

可惜其出巡並沒有震懾住百姓,劉邦看到秦始皇出巡感慨“大丈夫當如此”,項羽更是說“彼可取而代之”。

秦朝的暴政在陳勝吳廣的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下分崩離析,秦始皇的萬世基業不過是美夢一場。


吳斜月


秦始皇出巡好幾次,史記裡頗多記載。

主要出巡目的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震懾六國復起。

西周至東周,春秋而過戰國,再至於秦國一統六合,歷時八百多年。雖然其中不乏大國吞併小國,但是當時並不流行天下一統和政治集權的概念。



到了戰國末期,分封制的思想還深植天下民眾的觀念之中。天下一統後還爆發了一場辯論,最後是秦始皇一力降十會,拍板認定取消分封制採用郡縣制。並且帶來了全新的中央集權理論,六國貴族全部乖乖當良民。

但是即便如此,因為觀念太深,秦始皇不得不建設馳道便於多次東巡。漢高祖劉邦都會"威加海內兮歸故鄉",秦國第一次完成一統,秦始皇這也是要威加海內,震懾六國呢。

第二個原因就是私人原因了。

秦始皇想長生不死,這個不是什麼秘密,更是派了徐福出海留下千古傳說。


至秦子


公元前220年,即秦王贏正統一六國的第二年,便開始了第一次巡遊,到公元前210年最後一次巡遊,前後共有五次大巡遊,每次出巡都聲勢浩大,真是車琳琳,馬瀟瀟豪氣衝雲霄。

嬴政這樣樂此不疲的巡遊各地目的何在呢?首先出巡是力量與權威的展示,是彰顯大秦帝國的強大無比,同時也威懾六國舊部的不臣之心。當一隊隊車馬華蓋威風凜凜地駛過城市的街頭,秦王贏政正威嚴坐於車中。原六國之人感受到了強大的振憾力,人人禁若寒蟬, 的確不敢有非分之想,只好暫時臣服於大秦鐵蹄之下。此時的秦王贏政高高在上,得意滿滿,天下盡在手中,人人莫敢怫之。

巡遊不只是在城市街鄉鎮,他更要去看看大秦下轄的壯美山川。於是從西到冬,從北國到南海諸郡,流連山河壯美之時,也不忘標榜頌揚自己為秦帝國所做的前無古人的功勳。所以每到一處總要立碑刻文頌揚自已,並詔告天下說自己授命於天,是大地山川的主人,凡是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流過的地方皆為大秦之地,這也是告訴天下人都要聽從他贏政的話,不許有悖逆之心。

他登上泰山,積石築壇祭祀上天;過彭城親自齋戒,祈禱上天想把當年掉落泗水的傳國寶鼎打撈上來,卻不得;登臨會稽山,祭祀大禹。所做這一切都想使他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國能千秋萬代的傳下去。

在巡遊天下各地的同時,秦王贏政發覺自己王的稱號已經不能體現他做出的豐功偉業,於是改秦王為秦始皇了。這是個前無古人的稱號,他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人,大秦的山川河流皆為始皇帝所擁有。正所謂無下之大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儘管天下皆為始皇帝所擁有,但當看到這無比壯麗的大好河山,他也不免生出無限惆悵,一種長生不老的念頭油然而生,他希望自己能像傳說中的仙人一樣永遠活下去,看到大秦帝國千秋萬代的傳下去。所以從公元前219以後的出巡,求仙問不老之藥就成為出巡過程中的一大目標。他向人打探仙人羨門和高誓的故事,並派人尋找他們。後又派韓終、盧生,徐福等人尋找長生之藥,結果都失敗了。此時統一六國的大英雄已經昏潰無比了,居然相信有永生之藥,更極盡奢華下令修驪山之墓,以便死後也能永享富貴豪華。除不知他這樣把心思放在巡遊各地而非真正的治國理政上,正一步步把大秦帝國的未來也慢慢的葬送掉。

時間很快來到公元前210年,最後一次出巡途中,始皇帝到達平津時身染重病,在沙丘平臺死去。一代大帝就這樣告別了他一手建立起來大秦帝國,僅僅四年後,帝國也土崩瓦解,留給人無盡的嘆息。


任憑風沙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