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座汙水處理廠「空轉」1年多,政府買單白花437萬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渾濁的汙水,經過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等多個程序後,變為清水,最終達到排放標準。”這是今年4月20號刊登在《咸寧日報》上,湖北赤壁官塘驛鎮汙水處理廠負責人面對採訪時所做的介紹。誰曾想,這些看似詳盡、嚴格的程序,竟成了“空談”。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三個鄉鎮新建的汙水處理廠中,進水口的水質竟然出乎意料地好於排放標準。這就意味著,進來的水質即便不經過任何處理,已經達標。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那真正的汙水又去哪兒了呢?

3座汙水處理廠“空轉”1年多,政府買單白花437萬


沒有“汙”,何來“處理”?

在赤壁市赤壁鎮、趙李橋鎮和官塘驛鎮,記者先後走訪了當地的三座汙水處理廠。在汙水處理廠廠區,乍一看,並沒有任何異樣,因為這些汙水處理廠的設備全都在正常運行,有專職工作人員在對汙水的處理情況實時監測。然而,仔細查看這三家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處理標準牌,記者卻發現,汙水處理中的一個重要的汙水汙染參數——COD,也就是化學需氧量,卻與相關標準不符。赤壁鎮汙水處理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汙水處理廠對於汙水進水水質的要求是不高於350mg/L,而汙水處理後排放的要求是不高於50mg/L。可是,這三家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標準牌上卻顯示,進水口水質都遠遠低於50mg/L。也就是說,以目前三家汙水處理廠的進水水質來看,即便不經過任何處理,也好於汙水排放的標準。

赤壁鎮汙水處理廠工作人員告訴中國之聲:“這邊我們COD確實偏低,這是很直接的東西,我也不會說假話,這個上面的人也知道的。你看50就可以排放,他現在進都只有16,不用處理直接就可以排嘛,那還處理什麼?”

督察員:“現在是雨水和汙水一塊進來的?”

工作人員:“是的。”

督察員:“還沒有分離?”

工作人員:“那肯定沒有,還沒有搞分離。”

赤壁市官塘驛鎮副鎮長姜先文告訴記者,導致汙水汙染參數——COD偏低的根本原因是三個鄉鎮的汙水管網都不健全,該進汙水處理廠的汙水進不去,不用進入汙水處理廠的雨水卻進去了,汙水經過雨水稀釋,總體的COD數值就很低。

赤壁市官塘驛鎮副鎮長姜先文:“我們這一塊處理的汙水不多。我估計大概三分之一左右。”

督查員:“管網現在在設計當中呢還是已經埋好了?”

姜先文:“這一塊還沒有施工。”

管網不同步埋苦果政府為“空轉”買單花巨資

赤壁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畢金山告訴記者,

按照我國2015年4月2號頒佈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二條規定:新建汙水處理設施的配套管網應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投運。赤壁市的這三座汙水處理廠是2015年底招標,2016年開始施工建設,也就是說按照國家要求,應該廠網同步建設。

赤壁市環保局總工程師畢金山告訴中國之聲:“那肯定同步建,不同步建的話,沒有管網,你主廠房建起來什麼作用呢?汙水進不來,你管網建起來了,沒有主廠房,這個水怎麼處理呢?”

赤壁市住建局汙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徐雲告訴記者,該市這三家汙水處理廠沒有進行管網同步設計、同步建設。由於管網建設不到位,汙水處理廠也就沒有汙水可以處理,但是由於當時建廠時,當地政府與汙水處理廠簽訂有協議,致使政府必須為汙水處理廠“空轉”買單。赤壁市住建局汙水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徐雲介紹道:“別人投資在這裡建廠子,你跟他簽了協議,有保底水量,就是不運行,也要按天計費。”

據瞭解,這三家汙水處理廠於2017年3月20日先後正式轉入試運行,2017年6月20日結束試運行,轉入商業運行,從2017年3月20日到2018年4月份這一年左右的時間裡,經赤壁市住建局和環保局相關領導簽字同意後,赤壁市政府支付這三家汙水處理廠的汙水處理費用高達437萬餘元。

咸寧市委黨校教授艾國松告訴中國之聲,汙水廠建設時管網沒有同步建設,導致現在不得不花費巨資為空轉買單,問題出在決策環節。亂決策亂作為,違背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量力而行的辦事方針、令人滿意的決策準則。

赤壁市政府:舉一反三,爭取年底前解決

針對這一問題,赤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洪金虎表示,赤壁市政府將加快現有管網配套設施建設,爭取今年12月30號前解決此問題。同時與汙水處理廠負責人協商,解決經費問題。

洪金虎表示:“我們想通過這個事情,舉一反三,加快我們目前赤壁市在建的另外八個鄉鎮的汙水處理廠的進度,我們確保我們另外八個汙水處理廠在建好主廠的時候,同時配套管網,一次性建好。”

大力推進鄉鎮生活汙水治理工作,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意,也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迫切要求,更是相關政府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期待赤壁市委市政府以此次暴露的問題的整改為契機,早日實現鄉鎮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