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賣一台iPhone會賺多少錢?

IvanF1


iphone的單機利潤是非常高的,ov對於蘋果都算是小巫見大巫了,iphone硬件成本基本壓縮在30%以內,硬件成本佔比並不高,不像國產小米手機,硬件成本基本持平售價,iphone8的硬件成本與小米8基本都差不多。



以當年iphone7為例,屏幕,電池,處理器,相機模組等各個模塊加一塊,硬件成本將近1500元,而當時iphone7起步價為5388,也就是說硬件成本只佔總價格的28%左右。雖然不能說其他錢都是白掙的,畢竟要考慮到研發,關稅,服務等綜合費用,但也不得不說iphone的利潤真的是很高。


因國產手機越做越用心,大多旗艦手機的硬件成本其實並不低於當代iphone,而售價卻是遠低於iphone,這也是國產手機的一大優勢,畢竟配置也不低,價格還很合理,誰不喜歡呢?


錘科數碼


想獲取更多新鮮實用的數碼知識,快戳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我們都知道,蘋果在去年一整年,憑藉14.5%的市場份額,砍下了智能手機79%的利潤,錢賺的簡直不要太爽。那你知道每一臺蘋果手機,刨去硬件成本賺了多少錢嗎?

市場調查機構HIS給出的調查結果是,利潤最低的是iPhone SE,在239-329美元之間,而最高的iPhone6 Plus,竟然達到了686美元!

這只是硬件和組裝上的成本、廣告、運營、人工、稅務等等還沒有算進去,不過即便算進去,蘋果也是賺大頭,而相比之下,國產小米就顯得很慘了。拿小米目前的當家旗艦小米6舉例,硬件成本算下來大概是2100塊左右,官網售價2499到2999,但是沒貨。線下加價買也加不了幾個錢,遠遠達不到蘋果的利潤,而且小米也沒計算其他成本。

那麼為什麼蘋果始終能保持高售價、低成本呢?首先這要得益於蘋果對軟硬件技術的控制,iOS系統和CPU都是自家的,不用向誰交專利費,其它的大頭支出就是高通基帶芯片——要支付專利授權,為此蘋果還把高通告了,說它收錢太多,轉而向因特爾提出採購計。

除此之外,組裝外包、壓低供應商價格、牌效應等也是蘋果獲得高利潤的制勝法寶,而國產手機目前更多的還在用成本價的方式來生存,慢慢擴大影響力。不過我們也欣喜的看到,包括小米華為等一系列廠家,都在核心技術上做著不懈地努力!

你用的是什麼手機呢,你覺得國產機器賣的貴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