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大不放小」 股份行 回歸對公「主戰場」

當前資金供給充裕的宏觀環境下,如何將市場流動性有效注入實體經濟、激活實體經濟發展潛力已經成為傳統銀行對公業務面臨的新命題。

在監管政策層面,近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明確提出“更加重視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銀保監會指出,要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充分利用當前流動性充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有利條件,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擴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

在銀行層面,不少銀行正在密集調研項目儲備情況,擴大對實體經濟服務範圍,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力度。以即將迎來成立30週年的廣發銀行為例,該行提出“公司金融迴歸主戰場”戰略轉型後,正藉助股東公司優勢,在以“銀保協同”方式,摸索“抓大不放小”。截至今年上半年,廣發銀行公司貸款餘額5576億元,較年初增幅11.15%,增速領先股份制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銀保協同:“投資+信貸”挖掘大客戶

“大型企業、大型項目需要長期、大規模資金支持,對於股份制銀行而言,與國有大型銀行相比,拼規模始終不是強項。”廣發銀行戰略客戶部副總經理金茜坦言。

面對上述難點,廣發銀行如何突破?銀保協同是廣發銀行給出的路徑之一。“銀保雙方在投融資業務合作上具有較高契合度,一方面保險資金具有偏好於長久期、大規模、高評級、追求固定回報的特點,與股份制銀行長短期結合、差異化定價的信貸結構形成天然的互補;另一方面,銀行得益於廣泛的網絡佈局,在市場信息、客戶資源、風控手段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通過藉助銀行渠道資源,保險可拓寬資金投資渠道,顯著提升投資運作效率。”金茜解釋道。

以養老項目為例,“險資+授信”是廣發銀行為養老項目提供綜合金融方案的主要形式,其中,國壽運用險資長久期等特點對養老項目進行直接股權投資,廣發銀行以授信方式參與其中,這也是廣發銀行對投貸聯動、股債結合的試水。

“在符合銀保雙方風險偏好的基礎上,重點在戰略客戶中篩選大型央企和地方優質國企日常經營和市場化債轉股、重點城市骨幹基礎設施等行業領域項目,轉介至國壽集團開展合作投融資業務合作。通過藉助保險資金,可滿足我行重點戰略客戶的資金需要,符合我行以輕資本模式推進公司業務的策略。”金茜如是說。

談及如何讓銀保協同高效實施,廣發銀行公司銀行部副總經理金曄介紹道,國壽集團建立了團體綜合金融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團金會”)機制,該機制意在整合國壽集團各成員企業客戶、產品、渠道和服務資源。廣發銀行作為團金會的主任單位,承擔團金會秘書處職能,搭建集團內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團金業務協調平臺,並逐月彙總項目信息並定期推送至集團內各成員單位。

銀保協同在幫助廣發銀行開拓新行業領域的同時,還促進了產能升級。以綠色信貸為例,項目投入高、週期長是綠色信貸項目的特點。“通過內外協同創新,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金茜表示,“從銀行角度可以探索資產證券化手段,通過對標準化程度高、現金流穩定的節能環保類貸款,優先作為基礎資產進行證券化,提高資產流動性,另外用好廣發銀行與中國人壽的銀保協同優勢,加強與證券、保險的跨業合作,共同為客戶拓寬融資渠道。”

可持續探索:模型化產品助力小微客戶

在銀行業信貸投放力度加大的趨勢下,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亦獲得國家多項政策支持,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而要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就要保證銀行可持續發展,即要保證風控、解決銀行成本問題。因此,既能節約銀行經營成本、又能快速甄別出小微企業貸款資質的模型化產品成了銀行關注的重點。

“稅銀通”是廣發銀行利用大數據技術開發的模型化產品之一,與他行同類型產品不同的是,廣發銀行模型化產品的整套模型開發和前端推廣都是採用自己的技術,經過2017年試點直到2018年才全面推廣。

“‘稅銀通’是我行針對納稅行為良好的中小微企業推出的基於大數據模型技術的小額信用貸款產品。該產品單戶貸款金額最高300萬元,按日計息、隨借隨還,可有效滿足優質中小微企業客戶小額、短期流動資金融資需求。由於這個產品基於稅務大數據研發,對風險控制及模型技術要求較高,因此前期我們做了大量的試點和驗證工作,在充分積累技術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全行推廣。”金曄認為銀行需要積累軟實力才能做好風控,保證經營可持續性。

據瞭解,廣發銀行依託“快融通”“法人房產按揭貸款”“企業通”等標準化產品及核心企業供應鏈等業務營銷模式,實現了小微客群的批量開發;並在2018年上半年推出“稅銀通”“政採貸”“電商貸”等系列創新產品。

在交易結算產品上,廣發銀行還推出了“中國人壽——廣發銀行”捷算通卡聯名卡,可為客戶提供全天候、全渠道、全線上的普惠金融新型支付結算服務,大幅提升企業支付結算效率,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同時還牽頭資產公司聯合打造爆款產品,該產品結合保險資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的特點,用於滿足企業客戶的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

“我們從貸款融資、資產管理、交易結算等多方面入手,著力於幫助小微企業有效降低經營成本,為小微企業發展營造良好金融生態環境。”金曄表示。(來源:中國經營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