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東道主不是總這麼窩囊,14年前亞洲杯待遇不亞於今日卡達

在家門口被“黑”出U23亞洲盃淘汰賽,中國足球這次被欺負讓球迷極為憤怒,不少人質疑:中國足球主辦比賽,連個東道主的照顧都沒有,是不是習慣於當個窩囊的東道主還是一貫無能至斯?

中國當東道主不是總這麼窩囊,14年前亞洲盃待遇不亞於今日卡塔爾

其實不然。上一次中國足協主辦亞洲盃,還是在14年前,那次國足在家門口打進了亞洲盃決賽。雖然在決賽中,日本隊的一個手球進球,讓中國球迷極為憤怒,但客觀來說,在此之前,國足打進決賽,也是享受了不少東道主便利的。

2004年亞洲盃,彼時國足由阿里·漢執教,在此前的東亞四強賽和世界盃預選賽上,這支國足的表現都很一般,外界對他們在亞洲盃上的前景並不看好。但那屆亞洲盃,國足在抽籤上就佔了先機:同組的巴林、卡塔爾和印尼,當時已經是國足所能拿到的最好的籤位。坊間傳聞,最初國足的籤位並非有利,但當時的中國足協專職副主席閆世鐸態度強硬,稱“可以不辦亞洲盃”,讓當時的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不得不低頭,為國足爭取了抽籤的便利。這次U23亞洲盃,國足被分進死亡之組,與14年前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在亞洲盃期間,國足表現不俗,也多少得益於一些東道主的優勢。首先,國足只要能拿到小組第一,就可以一直在工人體育場比賽,避免舟車勞頓之苦,結果國足在首戰2:2被巴林逼平的情況下,次戰5:0大勝印尼,最後一戰1:0小勝卡塔爾,得以小組第一晉級;其次,在四分之一決賽中,國足對陣伊拉克,結果獲得兩個點球,對手兩次被紅牌罰下,最終3:0獲勝晉級;再次是在半決賽上,國足面對伊朗,在打成1:1的情況下,主裁判將伊朗後衛扎雷罰下,理由是他與邵佳一衝突擊打對手,當時邵佳一的倒地其實有些誇張,但國足多打一人,最終點球決戰淘汰對手。也就是說,國足在兩場淘汰賽上,面對伊拉克和伊朗兩強,對手均有隊員被罰下,總共吃到了三張紅牌,這待遇,是不是跟如今U23亞洲盃的卡塔爾有些相似?

中國當東道主不是總這麼窩囊,14年前亞洲盃待遇不亞於今日卡塔爾

當然,到了決賽上,國足的東道主優勢未能發揮到最後,反倒是日本隊得到了裁判照顧,獲得了冠軍。其實,那屆亞洲盃,日本隊在半決賽對陣約旦的比賽中,也是受了裁判的照顧,才點球大戰死裡逃生。只能說,在那個時代,國足雖有效利用了東道主優勢,終究敵不過日本在亞洲足球界的勢力。

本屆亞洲盃,中國足球在家門口被欺負,一方面確實是外交偏弱,在亞洲足壇聲音太小;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足協正在進行機構大調整,導致無暇他顧,對本屆亞洲盃的重視程度遠不及以往,導致被人欺負到了家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