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科畢業到任職清華教授,他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你懷疑一個農村的孩子能否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懷疑一個沒有“985”“雙一流”光環的學生能否考上研究生成為博士、教授,如果你懷疑一個當年什麼也不懂甚至有點傻乎乎的孩子能否實現夢想,那麼,請看看這篇文章。

從山村走到清華的青年法學家

從專科畢業到任職清華教授,他是如何做到的?

何海波教授

1989年至1992年就讀於浙江省政法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浙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2001年併入我校前身杭州商學院),後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英國杜倫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曾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兼職編輯、《清華法學》副主編,耶魯大學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現擔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律與大數據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法學、憲法學、司法大數據。

Q1:回首大學期間的求學經歷,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何海波:

總體上,我是一個比較無趣的人,就算杭州的風景如此秀麗,我也沒能在大學期間抓住機會談個戀愛。

在政法專科學校學習期間,我記憶最深刻的事情還是讀書。那時候大家晚自習是在教室讀書,而我經常是整棟大樓最晚出來的一個。我熄了燈,整棟樓也就熄了。有時候,一個人騎車到植物園,找塊草坪,一讀就是大半天,直到夕陽西下。

為了有機會多讀書,去做了校圖書館的學生助理,這樣可以自己進書庫去翻書,也利用點小職權一次多借幾本。最難忘的是,學校發下來胡建淼老師主編的《行政訴訟法教程》(杭州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還沒上課,我就被這門學科吸引了。當時我是學生會的一個小幹部,蹭了學生會的辦公室,用兩個通宵看完了這本還散發著墨香的新書。那種興奮是對一個新生制度的興奮,至今難忘!這種讀書經歷對我後來走上行政法研究的道路有很大的影響。

從專科畢業到任職清華教授,他是如何做到的?

92屆學生畢業留影(第四排右起第三位為何海波)

Q2:您大學期間最欣賞的老師是誰?

何海波:

政法專科學校有很多有魅力的老師,我很幸運在求學生涯中能遇到這麼多好老師。當然,接觸最多的是我們的幾位班主任老師,包括今天在場的葉智興老師。不管是在校期間還是我畢業工作、讀研以後,葉老師一直關心著我的成長。現在學校已經合併,校址也不在了,葉老師就成為我們班的精神紐帶。還有教我刑法的裘國平老師、教我經濟法的吳東仙老師、教我民法的羅思榮老師、教我法律邏輯學的李振華老師、教我行政法的燕廣老師、教我政治學的吳佩周老師等等。他們上課有不同特點,包括成績打分上的“慷慨”和“吝嗇”,一定程度上也成為我今天的標準。特別要說的是,於紹元校長教我們行政訴訟法,也是我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給過我很多幫助。老師們對我後來走上繼續深造、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書育人的道路有很大影響。

從專科畢業到任職清華教授,他是如何做到的?

1990年的教師節,何海波所在的班級給每位老師的賀卡,吳佩周老師提供

Q3:作為一名成功的青年學者,您一直堅守的治學原則或者信仰是什麼?

何海波:

這個問題有點大(笑),很難歸納。但今天在座的葉(智興)老師、吳(東仙)老師、羅(文燕)老師,我可以向你們彙報,你們當年教給我的關於法治的信仰,我沒有忘,也沒有丟(鼓掌)。

在一個充滿不義的世界裡尋求正義,在充滿混沌的世界裡尋求秩序。隨著年歲的增長和經歷的增多,我們會知道這個世界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絢爛。在社會上甚至我們身邊,都會存在許多不義的事情。我們不一定總能解決它們,有時我們會陷入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但我認為,作為一個法律人,對正義的追求是不能泯滅的。有時我覺得自己很懦弱,連呼喊的勇氣都沒有,但至少,我們得知道什麼是正義、什麼是不義,哪怕是一個點贊、一個轉發也是你的態度。同時,法律世界也充滿了無序、混沌和不確定,而我們的使命恰恰是在這種不確定中尋求規則和秩序。有些事現在講還為時過早,你們自己在未來的時間裡去體悟吧!

從專科畢業到任職清華教授,他是如何做到的?

何海波教授與同學們現場交流

Q4:您有什麼建議給現在還在大學裡的學弟學妹呢?

何海波:

第一還是要讀書,多讀書。不僅要讀上課、考試用的書,也要讀不考試的書;除了法律書,也要讀廣泛的、人文社科領域的書。要擴大自己的眼界,和不同領域的人交流,不要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小小的世界裡。你的知識決定你的眼界,眼界決定未來。

我進大學時,我的對門(杭州師範學院)有一個叫馬雲的小夥子剛剛離開了校園(笑)。非凡之人,成就非凡之事。阿里巴巴主管法務的副總裁俞思瑛,她的經歷也很特別。如果她一直在工商局工作,沒有選擇下海,今天可能只是機關裡的一個處長或者副局長;如果她一直在律師事務所幹,今天可能只是一名比較成功的律所合夥人;但她再次勇敢地走出去,加入一個成敗未卜的團隊,今天才能夠站在公司法務的最前沿,見識常人無法見識的風景。她的選擇,靠的是她的眼界!

第二個,要奮鬥,自強不息。我是從農村、從山溝裡出來的。1989年高考,我考得不太好,但也算是縣裡文科第一名,我報了北京、上海那些著名的政法學院。當我收到一個專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你能想象那種失望。我打算復讀一年再考,但我父親不同意。他跟我說,“小廟裡也能修成菩薩”。這句話說服了我。回首大學生活,我十分慶幸遇到許多好老師,我自己也很刻苦努力。那時候大專生不考英語四級,我覺得自己英語還行,就跑到浙江省教委,請求他們在我們學校專設一個考場。十幾個同學參加考了,有兩個人通過了考試,我是其中一個。畢業當年,我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畢業後,我在縣司法局做了普法宣傳,也做律師,但繼續求學深造的心思一直沒有改變。工作四年後,再選擇考北大研究生,也克服了很多困難。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有很多優秀的老師,發展勢頭蒸蒸日上,最近還獲得了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你們現在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可比我好太多了,希望你們好好珍惜。

最後,我想對你們說,一定要奮鬥,更要有奮鬥的自信!如果你懷疑一個農村的孩子能否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如果你懷疑一個沒有“985”“雙一流”光環的學生能否考上研究生成為博士、教授,如果你懷疑一個當年什麼也不懂甚至有點傻乎乎的孩子能否實現夢想,那麼,我就是答案!

從專科畢業到任職清華教授,他是如何做到的?

何海波與班主任葉智興、授課老師吳東仙及學院老師們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