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眼睛之殤

9月10日,川流不息的長沙地鐵2號線傳來“險訊”。一位漂亮女孩的右食指被車門卡住,女孩在痛苦的掙扎中熬過約6分鐘後,車停門開才得以脫險,所幸手指並無大礙。乘客一時議論紛紛,說造成這一險情的“元兇”,是女孩一路沉溺於玩手機而忘了下車,等她緩過神來欲下車時,列車正處於關門狀態,戲說手機壞了人的視力,還差點斷送這女孩的手指。

事實上,長時間在有損眼睛視力的環境下使用手機,還不僅僅表現在地鐵上。你看大街上、餐廳裡、床鋪上......人們對手機的迷戀是多麼狂熱啊!邊走邊看,邊吃邊看,邊躺邊看,儼然成為常態。須不知,這看似瀟灑的背後,卻暗藏危機,自己的視力正被自己悄悄地損害。

關注!眼睛之殤

“全國愛眼日”早已上升為國家節日了。23年來,從當初的“保護兒童和青少年視力”,到今年的“科學防控近視,關注孩子眼健康”,雖然每年節日的主題不同,但目的卻完全一致,那就是“愛眼護眼,從我做起”。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蠻骨感。”幾十年的宣傳引導,似乎仍然難以喚醒人們對自己眼睛視力的關注,愛眼意識像霧像雨又像風。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年輕,我任性。”這真是一種絕妙的中國式智慧和幽默。人們在揮霍與任性之間,彷彿總能獲得某種短暫的快感。

像愛爾眼科這樣的專業機構,在近視防控上已經是蠻拼了。進村入校訪社區,從來就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他們只為人們的眼睛健康而來。“改善視力的方法”“眼睛的保護關愛”“數碼的危害”“檢查與篩選”等等,早已被愛爾苦口婆心講了個遍,做得很實。

“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的確,“醫者仁心”“大愛愛爾”。關於這一點,小編沒必要去做繁瑣的論證,只從一份報告中就可以得到印證。

關注!眼睛之殤

今年6月份,愛爾眼科發佈《國民手機用眼行為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95%以上的人都有不良手機用眼習慣。其中,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機的佔比達到79%;以不正確的姿勢(躺著或趴著等)使用手機的達66%;在黑暗環境中使用手機、在強光下使用手機的人數也不少。有的“手機黨”每天刷屏108次!這一串串觸目驚心的數據,凝聚著愛爾人善良的心意。

伴隨“指尖生活”的盛行,中老年易患的白內障、老年黃斑變性,中青年易患的青光眼、乾眼症,以及青少年易患的近視、斜弱視等正在快速增加並明顯呈現年輕化趨勢。

對此,身處眼健康防治前沿的愛爾人心急如焚。中國醫師協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眼科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紹偉教授友情提醒,互聯網時代的用眼負荷越來越重,網友應合理用眼,定期到專業機構檢查眼睛。

關注!眼睛之殤

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明亮有神的眼睛是人類追求外在美、形象美不可或缺的成分,也是人類健康的重要標誌。正像洪水需要堤壩阻擋一樣,同來勢兇猛的近視的博弈,也需學校、家庭、社會和專業機構“四位一體”,合力“圍殲”。

令人擔憂的是,學生的命運至今還徘徊在“分數”上。徐同學是長沙某重點中學的初二學生,每晚在臺燈下寫作業,是他的“必修課”,有時一個晚上要完成七門功課的作業,連續用眼四五個小時,累了就叭在桌上寫,對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正是在日以繼夜的挑燈夜戰中,400度的近視眼鏡悄悄爬上了他的鼻樑。

徐同學的遭遇或許是我國學生視力現狀的一個縮影。資料顯示,我國每年眼鏡需求量達7000萬副,我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這其中就有“小徐們”的“貢獻”。青少年是未來的希望,大面積視力退化必將導致民族健康狀況的退化和種族競爭力的下降。所以,重視視力健康刻不容緩。

愛爾眼科湖南區總院長、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林丁嚴肅地指出,近視防控是個大課題,“防”需要多方努力,“控”是我們的“活兒”,也是我們的職責,愛爾已經建立健全“預防、檢查、治療”三位一體的近視防控體系,真心提供青少年近視解決方案,任重道遠,全力以赴。

關注!眼睛之殤

眼界高遠,著眼前路。“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這是領袖的殷切囑託,也是時代的強烈要求。過去,愛眼護眼意識的淡薄,似乎可以證明,我們的心靈還深深地眷戀著眼前的利益,還遲遲地停留在一時的愛好之中,這顆心靈如同活在夢裡。今天,確實是到了徹底喚醒它的時候了。

我們也許不該同情那個被車門卡住手指的悲情女孩,使用手機無非是便於通訊與獲取信息,用損傷眼睛視力去玩兒命,似乎也不是理性的表現。有朝一日,我們終於掌握科學用眼的方法,去輕而易舉駕馭手機,那將是一種瀟灑的娛樂。

我們也不必為徐同學的近視而怨天尤人,學習本來就是青少年的成長過程,宜循序漸進,忌急功近利。如今最要緊的是,再也不要自己傷害自己的眼睛了。

假如眼睛可以選擇,我們要健康要光明要正常,我們不要眼疾不要黑暗不要近視。每個人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這既是我們的期盼,也是我們深深的祝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