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金瓶梅》是以臨清為主要故事背景地,成書於明晚期的一部世情小說,它除了描寫當時社會市井百態、民間風俗外,還對飲食進行了詳盡地描寫,其豐富的美饌佳餚、乾鮮甜品、湯羹名吃使人目不暇接,可稱得上是明代市井中的“食譜大全”。品種之多,用料之廣,加工之奇絕,烹調方法之全,讓人折服,為研究明代飲食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金瓶梅》中所寫宴席中的三百多種菜餚、麵點和小吃,都能在臨清找到蹤影。儘管其故事發生在北方,但南方食品亦常常出現,如酸筍、魚酢、糟魚、醉蟹、鰣魚等。尤其是鰣魚,當黃四給西門慶送上“四尾冰湃的大鰣魚”時,西門慶竟不知它的珍貴,弄得應伯爵連連解釋:“江南此魚一年只過一遭兒,吃到牙縫裡,剔出來都是香的。好容易!公道說,就是朝廷還沒吃哩!”臨清的美食很多,大運河為其帶來繁榮生機的同時,也創造了名揚四方的飲食文化。

金瓶梅宴的研製,雖然來源於《金瓶梅》一書的記載,但不是照抄照搬,而是經過臨清名廚多年來挖掘、整理本地優秀的運河飲食文化傳統,去粗留精,並引進李志剛先生對金瓶梅宴的研究,結合現代人的飲食理念,創新開發的代表臨清飲食風格的一套美饌宴飲。菜點多達80多道,代表菜有:“西門四寶”、“宋慧蓮燒豬頭”、“金蓮醋蝦”、“瓶兒風乾兔”、“一品燒羊方”等。

西門四寶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是以刺參、魚翅、鮑魚、魚肚輔以鴿蛋、杏鮑菇、菜心及高級清湯隔火燉至而成,其特點是:用料考究,香濃醇厚,營養豐富。

典故:明晚期,天下失政,奸臣當道,當朝蔡太師大權在握,西門慶為巴結權貴,多次進京給蔡太師送禮,並被留府中飲宴,其中有一道皇帝賜予太師的“御膳四寶”深得西門慶口味,回來後他就讓家廚試做此菜,並每次宴請賓客他都將此菜做為頭菜,以顯示身份之高貴。

宋慧蓮燒豬頭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是金瓶梅宴中的一道大菜,又叫抬頭見喜。其特點是色澤紅潤,肥而不膩,有滋補養顏之功效,是李瓶兒和潘金蓮的美容菜。

典故:據書中記載,西門慶的廚娘宋慧蓮燒的一手好豬頭,她只用一根柴禾,燒了一個時辰(2小時)把豬頭燒的皮脫肉化,香噴噴的五味俱全。由此可知,宋慧蓮是通曉“燒煮大火見開小火燜“的訣竅的,不愧是深諳廚藝之高手。

花釀兩吃大蟹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是金瓶梅宴中的一道工藝菜,盤中間是滑炒的蟹肉,邊上圍的是蟹肉餡燒麥,特點:造型美觀,鮮嫩醇香,營養豐富。

典故:據金瓶梅第六十一回記載,西門慶有個拜把兄弟常時節,經常借西門慶的銀兩,每次都還不上,他的娘子常二嫂很過意不去,於是就買了40只大螃蟹做了此菜送給西門慶。當時西門慶正宴請賓客,客人品嚐後感覺非常地好吃,說道:“我空活五十多年還不知道螃蟹有這種吃法,真的很好吃”。西門慶覺得非常有面子,說道:“時節兄弟不為別的,就因你娘子送我的這道菜,你以前欠我的所有銀子全都免了。”

金蓮醋蝦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此菜選用運河裡產的青蝦,去頭去殼留尾,醃後掛糊炸至金黃,澆上特製酸汁即成。特點是:色澤金黃,造型美觀,酸鹹可口。

典故:潘金蓮在家恃寵生驕,性及多疑,醋意十足,動不動就找茬罵這罵那,廚房管事的孫雪娥平時沒少受她的氣,在一次家宴上她吩咐廚役做了這道酸酸的鳳尾蝦,借喻諷刺潘金蓮,以解心頭之氣,沒想到此菜一上桌卻深的西門慶的口味,潘金蓮明知是在諷刺她卻無法說出口,從此這道菜就在西門府中流傳下來。

瓶兒風乾兔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據書中第三十四回記載,西門慶、李瓶兒陪應伯爵吃飯,其中一碟名喚“禿肥肥幹蒸劈曬雞”是李瓶兒最愛吃的一道菜,其應為醃後曬乾再蒸製成熟的“幹蒸雛雞塊”。我店廚師根據書中記載,順應現代人們飲食習慣,改良為選用妙齡仔兔,先醃製再自然風乾然後蒸熟,上桌時用手撕成細絲。其特點是:做工細緻,絲絲幹香,回味悠長。

一品燒羊方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金瓶梅第四十六回寫到,李銘叫王柱一同來西門慶家,伯爵令書童取過一個托盤來,上面有兩碟下飯,一盤燒羊肉……。烹羊燒羔,是我國烹調的一個傳統,在與《金瓶梅》同時代的《酌中志》中記載有:“爆羊生肚、炙羊肉、燴羊頭”等名菜。一品燒羊方是選用羊腹肋改刀成塊,經醃製後煮制而成。特點是:色澤紅潤,香醇酥爛,肥而不膩。

月娘素肉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據書中記載此菜是西門慶的大夫人吳月娘最喜歡的一道菜,吳月娘吃齋唸佛不食葷,家裡的廚役經常做一些以素託葷的齋菜給她食用。其特點是:色澤金黃,外脆裡嫩,口味香甜。

紅蒸鰣魚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據書中第三十四回記載,西門慶把磚廠劉公公送他的鰣魚,給了應伯爵兩條,其逢人便說:“你們哪裡曉得,江南此魚,一年只過一遭兒,吃到牙縫裡,剔出來都是香的,就是當今聖上還沒吃哩。”鰣魚季節性很強,是我國古老而名貴的長江四大”江鮮“之一。《本草綱目》中說:“夏初時有,余月則無,故名”。其骨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豐腴肥碩,營養豐富,歷代一直為貢奉皇帝的御膳佳餚。據史料記載,朝廷為儘快吃到鰣魚,每年都讓金陵府用快船運送進京,為保其鮮美不變質,還在運河上設有四處換冰處,臨清即為其中之一,極有可能是掌管磚廠和冰窖的劉公公為巴結西門慶,把皇帝還沒享用的鰣魚偷出來送給他一飽口福。

雞尖湯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據書中第九十四回載,春梅吩咐道:“你去廚房叫孫雪娥做碗好雞尖湯兒與我吃,讓她多放些酸筍,做的酸酸辣辣的……”。雞尖即雞牙子肉是雞身上最嫩的肉,分量很少,只有兩小長條,病中的春梅要吃這種少而精的嫩肉,可見其對飲食的講究和奢靡鋪張,令人咋舌。其特點是:色澤清爽,湯酸微辣,清香味美。

臨清燒麥

舌尖上的臨清之金瓶梅宴

據書中第四十二回載:“那應伯爵、謝希大等人每人吃一大深碗八寶攢湯,三個大包子,還零四個桃花燒麥……。” 燒麥又名稍麥、燒賣、燒梅、捎麥等,它以麵皮包餡,皮薄餡大,開口似花。時至今日,在臨清的大街小巷,大小餐館中經營燒麥的比比皆是,2007年臨清大酒店廚師徐桂榮製作的燒麥被評為“山東省名小吃”。

以上菜品頗具臨清運河之遺風,南北風味兼容,精美獨特,融美食、文化、養生於一體,為運河飲食文化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更是形象地代言著“舌尖上的臨清”。

以上菜品均由臨清大酒店的名廚精心烹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