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準備好迎接智能自動化時代?

中國是否準備好迎接智能自動化時代?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正迅速成為組織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工具。RPA通過使用軟件工具實現標準化的、可重複性的、基於規則的任務自動化處理。 RPA目前更常應用於會計和財務領域,但是它在公司的供應鏈、IT、人力資源和合規等領域也擁有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原文來自皮匠網,關注“三個皮匠”微信公眾號,每天分享最新行業報告)

普華永道預計未來45%的工作活動可以實現自動化,這將在全球範圍內節省約2萬億美元勞動力成本1。RPA的應用顯然有助於在全球範圍內降低成本,這也要歸功於大量自動化工具,包括圖像和文本識別軟件、發票管理系統,以及軟件機器人在整個業務流程中的全面部署。

RPA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5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到61.3%。在亞太地區,RPA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21達到8.17億美元,在此期間的增長率將達到普華永道在2018年6月27日至29日舉辦的亞洲最大的移動行業盛會之一的世界移動大會中,對高級商業領袖開展了RPA市場調查。這些調查問題可能是企業在探索不同數字勞動力選擇時面臨的首要問題。調查發現的趨勢如下:

企業準備採用數字化勞動力嗎?

參與調查的大多數高管(55%)表示剛剛開始考慮數字化勞動力,只有16%的高管選擇“廣泛採用並處於領先地位”。其他高管中,13%的高管選擇“企業即將採用,尚未落地”,另外16%的表示略有耳聞。由於大多數調查受訪者仍在應用的早期階段,約68%的高管目前沒有把RPA作為其創新戰略的一部分。


中國是否準備好迎接智能自動化時代?


企業目前在哪些領域實施RPA?未來3年將如何?

高級商業領袖認為最有可能在財務(48%)、銷售(32%)、稅務(29%)和客戶服務(29%)領域實施RPA以支持日常工作。交易性的財務職能,如開戶、索賠處理和外匯支付等,因為具有

經常性和數據密集性等特性,也是RPA實施的強有力備選領域。由於合規(13%)和行政管理(16%)領域工作的複雜性和多變性,這些領域數字化勞動力的應用仍有提升的空間。

根據數據顯示的結果,未來三年的趨勢是類似的。在此期間,五分之三(61%)的公司高管計劃在財務職能領域採用RPA。高管期望實施數字化勞動力的其它熱門領域包括銷售、稅務、人力資源和客戶服務。19%的高管希望採用RPA來滿足他們的合規和IT業務需求。只有不到5%的高管希望在戰略創新中實施RPA,可能由於戰略創新的項目多為較有特色、密集的一次性項目。


中國是否準備好迎接智能自動化時代?


採用RPA有什麼好處?

RPA的好處具有普遍性,除了通過提高工作任務的準確性來提升工作質量,還可以提供審計跟蹤、節省時間、節省成本和提高組織中員工的技能。通過使用“軟件機器人”取代人工勞動,員工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更高價值的工作。

如何應對RPA的實施挑戰?

RPA實施對業務流程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如何管理這種轉變、確保制定正確的治理措施和控制方法以減少問題的發生至關重要。

當被問及對使用RPA最開始的擔憂時,接受調查的高管表示最擔心的是軟件實施成本(55%)和產品成熟度(42%)。他們認為獲得管理層的支持和管理中斷影響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能接受,佔比相對很低(分別由19%和26%的受訪者提及)。所以,接下來的挑戰是以合適的價格找到合適的工具去滿足企業的需求,而非獲取利益相關者的支持。

公司在如何保持實施數字化勞動力的方式及運營模式的一致性方面也面臨挑戰,在接受調查的高管中,42%的高管在選擇工具、確保一致的資源、確保一致的資金方面面臨挑戰。這些障礙被認為比在整個組織中就方式和範圍達成一致(35%)、獲得投資回報率(35%)和供應商選擇(32%)方面更具挑戰性。

這些情況表明,雖然RPA的商業案例是很理想的,但在實施過程中更需要保持一致性。公司領導層必須實施強有力的變革管理和治理框架,這對解決這一問題有很大幫助。正如普華永道7月份發佈的報告中的舉例,通過培訓、測試和使用系統以及進行概念驗證來引導業務部門是企業實施RPA的關鍵步驟。這種數字化轉型同樣關注對現有技術、人員和整個組織的影響。顯然地,為任務選擇合適的RPA工具並圍繞實施過程來管理運營模式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是否準備好迎接智能自動化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