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唐朝,衢州龍游縣,有一人開開心心的去趕集,誰知一不小心得罪了人。他一聽說得罪的是誰,就趕緊跑了,由此引出一件可笑之事。

百姓們談到那時的情景哈哈大笑,而那逃跑之人也長舒了一口氣。

原因無他,他得罪的是龍游縣的縣令——李凝道。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事情的起因很平常。

這個男子騎著他的馬去趕集。他跨坐在馬上,雙腳夾著馬腹。趕集這天,人都很多,難免互相磕碰摩擦。

在他身邊有一個騎著毛驢的人,忽然指著他破口大罵:“小子,你敢撞我。”

男子不解,問道:“不好意思,我撞你哪了?”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那人指指自己的膝蓋。原來騎在馬上的男子腳的高度正好與騎在驢上的那人膝蓋高度一致,人多擁擠,確實擦了一下。那人的膝蓋上還有灰塵的痕跡。

男子覺得不是大事,就在馬上道了一聲抱歉。那人卻不接受,非要男子下馬行禮,還直接揪住男子的衣服,想要將他拉下馬來。

男子下馬,又道了聲對不起。可人還是氣憤不過,揪住男子的衣襟想要揍他。

男子卻不想捱打,急忙攔住對方的拳頭。兩人在大街上糾纏起來。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路人看了,議論紛紛。有人奇道:“誒?想打人的那個,不就是縣令李凝道嗎?脾氣暴躁的很。”這句話也傳到了騎馬男子的耳中。

李凝道這人,脾氣急,和他是不是縣令沒有任何關係,而是一向如此。

曾有傳言,他如何對待他外甥的,聽後讓人感到無語。

他外甥才七歲,很調皮,經常招貓逗狗的,十分讓人討厭,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熊孩子”。也不知道怎麼的,有一天,這個“熊孩子”惹到了李凝道。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李凝道氣得想打他一頓,但“熊孩子”先跑了。李凝道想了想,覺得氣不順,還是想揍人。為了揍人,他想了法子。

他和顏悅色的對外甥說:“我不生氣了,和你一個小孩子計較什麼?走,帶你吃餅去。”孩子貪吃,果然上當了,跑了回來。

李凝道不打他了,而是將孩子的前胸後背咬出了血。

幸虧李凝道的姐姐,也就是孩子的母親發現了,將孩子救了下來。姐姐哭泣,指責他心狠。李凝道卻說,沒辦法,一生氣就想咬東西發洩。全家人都拿他毫無辦法。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男子一聽眼前人就是李凝道,嚇得想跑。他趁人不備,翻身上馬,眾人見狀給他讓出一條道來,他就這麼跑了。

李凝道又急了,趕緊騎驢去追。任他鞭子甩得飛快,驢兒哪有馬兒跑得快,沒多久就不見人了。他氣瘋了,從驢背上下來,看著男子消失的方向,狠狠的跺著腳。

這時,他又想發洩咬東西,驢兒他可不敢咬,一蹶子就能撩翻他。他看見道路旁有些灌木,撈了一把,也沒看清,就放到了嘴裡。

誰知,一咬下去,滿嘴鮮血。原來那些灌木裡隱藏著荊棘。

故事:騎馬男惹不起騎驢男,趕緊跑,豈料對方不依不饒,竟倒了黴

旁邊的路人見了,憋住笑,等李凝道不在時才敢笑出聲。不到一天,事情的前因後果就被人知曉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李家的教育有問題。李凝道不就是“熊孩子”長大後的“熊大人”嗎?這睚眥必報的品性和"咬東西"的怪癖真的沒辦法糾正嗎?

這個故事取材、改編自《朝野僉載》,內容誇張虛構。

唐朝是個開放的朝代,有很多奇聞趣事被記錄在古書裡,我會持續分享。如果喜歡,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