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擺地攤到投資人《沙井村之戀》背後的故事原來更勵志

擺過地攤,開過書店,經歷過被炒欺詐,最終走向立足本土電影創業的通途。儘管青春的稜角早已磨平,但理想的火焰卻變得越發熾熱。十年間,如今34歲的王樂濤完成了從小鎮青年到電影導演、投資人的轉變。面對殘酷的競爭市場,王樂濤不僅涉足娛樂、廣告、文旅地產等行業,他堅信,隨著西安營商環境的提升,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距離他的夢想會越來越近。

從擺地攤到投資人《沙井村之戀》背後的故事原來更勵志

王樂濤

從擺地攤到投資人《沙井村之戀》背後的故事原來更勵志

錄像啟發他的電影夢想

王樂濤出生在商洛大山深處一個閉塞、貧困、秀麗的小山村中,淳樸的民風,美麗的景色留給他快樂的童年,也埋下了嚮往外面世界的種子。不久後,一種叫“錄像”的東西徹底打開王樂濤通往外界的信息渠道,他回憶說,“在某個遠房親戚的三週年白事上,我第一次見到錄像,也是第一次看到了成龍在那個年代的片子。當時覺得這東西太神奇,廢寢忘食地看了整整三天,以至於現在腦海裡還有那時清晰的記憶。”

通過錄像,王樂濤接觸大量的香港電影和國產電影,從第五代導演厚重歷史擔當到香港的市井氣息,從陳佩斯的喜劇電影到周星馳的無厘頭搞笑,他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著光與影的“養分”,也從那時起萌生了當導演的夢想。

上學後另一個愛好——讀書,則讓王樂濤深刻了解中國文化,書店成為上學期間他去過的最多地方,培養了廣泛涉獵的閱讀興趣,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接觸《古文觀止》《史記列傳》等歷史古籍,也喜歡上了《散文詩》《我愛搖滾》等現代文學作品,“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非借不能讀也,這些名言名句至今耳熟能詳,而我獨喜歡——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王樂濤說。

創業就是折騰到絕境後的反擊

談起在西安文理學院的大學時光,王樂濤說那是自己創業之路的探索史:2005年曾在西安文理學院北院創立深藍淘書俱樂部,2006年在南院創立樂淘書友會,2007年創辦曬馬網。畢業後,投身營銷策劃行業,創辦了自己的品牌策劃公司。

2012年進軍影視行業,根據自己2010年創作的網絡小說《沙井村之戀》,投資並導演了中國第一部城中村青春勵志電影《沙井村之戀》,本片不但成為陝西本土電影的代表作,更在社會中引起巨大反響,也讓“城中村”中的奮鬥者們成為公眾聚焦熱點話題。

“就是一步步被自己逼出來的。創業很難,但創業這個過程回想起來真的是痛並快樂著。這個過程你會很充實,是很好的回憶和財富。”王樂濤說,創業就是拼命折騰到絕境後的反擊。

為中興“陝派”影視不懈努力

如今,王樂濤已經是陝西布朗匯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十餘年的打磨,讓他努力的方向更加明晰。

王樂濤表示,打造“影視+文旅”的文化屬性,堅持“小文旅、強IP、輕資產”的運營模式,用實際行動踐行“堅定文化自信,講好陝西故事”的國家號召。計劃未來三年內,將推出《玄奘歸來》《我的高三在唐朝》兩部精品網劇和一部原創IP的院線電影 以及同IP的3部舞臺劇。“希望通過陝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浩瀚的史料,挖掘出能夠傳播東方智慧的經典故事素材,並將其以電影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國際舞臺上獲得認可,為中興陝派影視不懈努力。”

王樂濤說,西安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一帶一路、國家中心城市、創業創新之都,這些百年難得的機遇,一定會迎來文化創業者的春天!

西安晚報記者楊明 見習記者王江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