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證市場戰火重燃,盯准同業的上上籤要拿什麼作爲「護城河」?


簽證市場戰火重燃,盯準同業的上上籤要拿什麼作為“護城河”?


蘇格拉底說:命運是機會的影子。

9月初,熊貓簽證和上上籤的母公司——深圳飄飄寶貝有限公司,完成B輪融資6000萬元。雖然數額不算大,但對於這樣一個輕模式的簽證平臺而言,其在資本寒冬下的這輪融資顯得格外珍貴。

在公司CEO韓智素看來,這輪融資並非刻意而為之。今年春節之後,一位公司的老股東主動提出幫公司介紹新的投資方,這是機會的到來;經過溝通,投資方認為母公司已經具有了自造血的盈利能力,並迅速決定對其投資,這是又一個開始。

而作為此輪融資後,公司首次戰略升級所主推的同業品牌——上上籤,韓智素表現出了極大的期望。從面向C端的熊貓簽證,再到面向同業的上上籤SaaS服務平臺,公司離建立簽證環節供應鏈體系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但面對OTA平臺簽證業務的天然流量優勢,以及中小型簽證效率工具提供商的競爭,留給上上籤的機會,還有哪些呢?在公司全新的戰略體系下,上上籤的發展又有哪些亮點?


簽證市場戰火重燃,盯準同業的上上籤要拿什麼作為“護城河”?

上上籤CEO 韓智素

和供應商站在一起

作為平臺方,上上籤本身並不提供具體的簽證辦理業務,而是將一整套操作系統免費提供給供應商使用,以求通過技術優勢連接前端消費者和後端供應商,從而簡化部分簽證流程、提升辦籤效率。與此同時,在韓智素看來,上上籤要打造的是一個“簽證超市”的概念,那麼其首先要實現的就是“貨全”。因此,上上籤希望通過有目的性地尋找供應商,來完成可辦簽證目的地的拓展。

可見,供應商在其商業體系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但即便供應商的地位和角色如此之要求重,上上籤也並不想一味地增加供應商。據韓智素介紹,上上籤對入駐平臺的供應商,會設置資質要求和團隊專業性的兩個門檻。首先,入駐的供應商必須是使館授權的一級送籤社,具有一手送籤權;其次,入駐的供應商必須具有10人以上的團隊及5年以上的辦籤經驗。

另外,上上籤對供應商採取動態式的評級管理模式,通過內部設定的多項指標,定期對其進行量化評分,例如響應速度、有無違規等,從而淘汰落後產能的商家。對此,韓智素告訴TBO,目前這套流程的運作主要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由此減少了人工干預和誤判的可能;而每週的供應商評級管理,也成為上上籤“精準派單”模式的基礎條件。

不同於“搶單”模式,上上籤希望根據用戶相應需求及供應商評級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訂單分發——評級打分高的供應商,在派單的優先級上自然佔據優勢。這也是韓智素向TBO著重強調的一點,在上上籤平臺,供應商不必自己在流量端過於費心,而是通過在服務過程中的競爭優勢,獲得更高的評分等級,反向為自己爭取更多訂單。

韓智素將這種關係,稱之為“合作共贏”。通過供應商日臻完善的服務,平臺也可以積累進一步的口碑和品牌優勢,從而獲取更多流量。在此思路下,上上籤還向供應商推出了線上和線下的“簽證學院”項目,打造專門的簽證知識分享社群,幫助供應商完成簽證專員的培訓,從而為其節約一部分人力培訓的成本,並藉此加強雙方之間的聯繫。


簽證市場戰火重燃,盯準同業的上上籤要拿什麼作為“護城河”?


對此,據上上籤的公關總監表示,對於公司而言,雖然“簽證學院”的成本並不算低,但通過這種互動,一方面可以提升平臺供應商的整體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達到部分市場推廣的效果,從而抵衝部分市場費用的支出。在其看來,這是一個極具性價比的選擇。

韓智素也認為,想要打造健康的同業生態,首先是要同供應商站在一起;專業高效的供應商,才是平臺最具價值的競爭優勢之一。據上上籤方面統計,目前平臺註冊賬號的同業數量,已經達到7000多。

只以技術論短長?

不難發現,市場上的簽證效率工具,都在以其技術優勢作為主要賣點。做強技術,顯然是一個正確的發展路子,但問題是,技術在公司的整個玩法中要佔據多大的比例呢?

實際上,上上籤的創業團隊來自於騰訊、網易、去哪兒等互聯網公司,互聯網的基因較為厚重,尤其是技術團隊方面的優勢。為此,上上籤首先在技術方面加強縱深,圍繞簽證流程的痛點選擇匹配技術加以突破,並圍繞產品需求提升系統迭代升級的效率。

據上上籤的技術團隊負責人介紹,上上籤花費大量精力對各國簽證流程進行字段梳理,形成相應的結構化模塊,使用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提取有效信息,並使用雲端技術將手機端信息一鍵導入大使館表格,從而在資料填寫環節大大提升了操作效率、節約了溝通成本。

韓智素告訴TBO,上上籤的核心技術點,首先在於其系統前端有電商平臺,從而更好地服務於直客,簡化資料填寫環節;同時將營銷工具捆綁其中,支持一鍵轉發、二次定價等。而後端則是一個“簽證辦理工廠”,在同業供應商後續送籤的每個環節加以相應的技術輔助,例如信息一鍵導入、信息同步效率、辦籤進度同步等。

另外,上上籤還特別研發了一套財務系統,從而與供應商快速對賬,結賬快速靈活。這一點在對供應商使用效果的調查中,得到了壓倒性的好評。

即便技術團隊實力很強,但韓智素表示,上上籤也並不打算盲目地推進技術:一方面,技術本身會週期性地進行迭代,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分;另外,無法更好地融入落地場景的技術,並不實用。因此,上上籤選擇做精做細技術服務——據韓智素介紹,根據每期的產品調研需求,從2017年6月產品上線以來的一年時間,上上籤產品在PC端和小程序共進行了近60次版本更新。


簽證市場戰火重燃,盯準同業的上上籤要拿什麼作為“護城河”?


另外,此輪融資後,上上籤也將加快推進AI智能出籤預測的技術研發,進一步實現後臺數據的互聯互通;同時,也將從區塊鏈技術的角度,提高信息數據的安全係數。

在技術升級之外,與大多數OTA及線上簽證服務商弱化人工客服、或用機器替代人工客服的做法不同,上上籤將人工客服放在操作頁面的顯著位置,並提供8小時的人工客服服務。

對此,韓智素解釋道,簽證辦理往往涉及到多個專業環節及簽證地點等限制,完全熟練的辦籤人員比想象中要少;而同業的問題往往更加專業,機器客服很難解答高難度問題,因此人工客服是必不可少的。另據其介紹,目前上上籤的客服團隊有十餘人,而其背後則有簽證專家的團隊來做專業知識的背書。簽證專家的構成中,有參與“簽證學院”的培訓講師,也有合作一級送籤社的資深員工等。

盈利之後再奔跑

而關於上述部分人力支出的成本,韓智素認為,目前公司是有能力承擔的。實際上,目前上上籤已經實現了盈利。

很多簽證平臺的底層邏輯,是希望藉由簽證業務為入口,實現引流和轉化,通過後續商品搭售實現盈利。但據韓智素介紹,公司目前沒有打算引入商品搭售的環節,一是因為相關可搭售商品的市場份額有限,作為簽證平臺的競爭優勢不強;二是上上籤目前的簽證業務,已經形成了一套盈利模式,可以保持較為穩定的增收——公司低價集採供應商產品,從而賺取集採價格和銷售價格之間的價差。

而對於接入小眾目的地簽證、並打包旅遊產品進行售賣的做法,韓智素則表示暫時不會考慮。在其看來,無論是對於供應商還是遊客,這需要付出極大的教育市場的成本;對於上上籤來說,這樣的負擔顯然有些重了。而且上上籤專注於解決簽證市場痛點,一旦開始打包旅遊產品,業務方向及重點也會相應模糊。

在跑通技術和實現盈利之後,上上籤也已經開始了加速市場拓展的步伐。

簽證市場戰火重燃,盯準同業的上上籤要拿什麼作為“護城河”?

韓智素告訴TBO,目前上上籤的業務拓展主要包括兩大部分——自營和直營。自營方面,公司組建商務團隊,在深圳、廣州、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6個城市設立門店,加大地推力度。直營方面,公司在2018年3月推出了上上籤“城市合夥人”計劃,在全國30多個城市招募優秀簽證代理商,利用其在當地的人脈和推廣優勢,精準有效地吸引更多供應商加入平臺。

另外,韓智素認為,隨著出境遊的客流下沉,一線城市的簽證市場正在趨於飽和;針對流量下沉的趨勢,上上籤在融資後也將繼續深挖二線城市流量,並將業務向三四線城市覆蓋。“城市合夥人”計劃也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同時,在利潤率較高的商旅簽證方面,上上籤也計劃進一步拓展商旅、會展需求的多類型客戶,通過辦籤效率優勢在商旅客戶中樹立品牌形象。目前,中信銀行、騰訊出境通、理財通等數十家大企業客戶,已經與上上籤達成合作關係。

在韓智素的規劃中,上上籤的真正壁壘,是可以滿足簽證服務鏈條中所有角色的需求。而這則需要上上籤在技術賦能供應商的基礎上,構建起更加便捷有效的生態體系。這條路顯然還需要走很久。

尤其是在當前階段,上上籤的品牌知名度還沒有完全打開,市場佔有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也是韓智素所帶領的上上籤團隊下一步要著力去做——“希望大家提到辦簽證,就能想到上上籤。”

——TBO千人讀者社群&歡迎加入——

申請入群&商務合作

城市+公司+名字 實名申請

媒體聚焦 觀點切磋 資源對接 廣交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