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文:大頭愚

投資界有一個非常神奇的概念,叫:

複利。很多人可能對這個詞都有模糊的印象,但是卻不知道其深層含義,也很少去真正的思考它背後蘊含的深刻道理,更不用說實際應用了。

愛因斯坦曾經說:複利是人類的"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比原子彈爆炸還可怕。大家知道,其他七大奇蹟都是人類史上非常有名的實體建築,而"複利"是無形的奇蹟,但它左右世間萬物的運行。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1st 嚇你一跳

老子在《道德經》裡有這麼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大家聽起來總感覺是玄而又玄,為了便於更好理解,給大家講一個類似的故事:

古代印度有一位宰相叫西薩,據說是他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舍罕王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非常高興,於是國王決定要重賞這位宰相。

國王問他有何要求,金銀珠寶、美女土地隨他挑。

宰相對國王說:"陛下,這國際象棋一共有64個格,請您在棋盤的第一個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第二個格2粒,第三個格4粒,第四格放8粒,然後是16、32、64... ...,以後每一個格比前一個格加一倍,以此類推... ...,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64 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我吧!"

國王一聽,以為就這點區區賞賜,簡直是微不足道。於是滿口答應。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可棋盤麥粒剛擺到一半時,國王就兩腿發軟了,因為如果按照宰相的要求,計算下來,這一棋盤的麥子,數量是1845億億粒,如果按照一粒麥子重量是1克的話,摺合下來是9萬億噸,相當於人類歷史上兩千多年來在地球上生產的全部小麥的總和。

這就是複利的驚人威力,一開始時微不足道,利滾利後再加上週期的運轉,就會產生原子彈爆炸般的效應。

而上面那位國王犯的錯誤,可以說是一個普遍現象,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他在被要求每個格子遞增式地獎賞麥粒時,體驗更直接的是在前幾個格里,幾粒,幾百粒那些不起眼的穀物殘渣,但隨著指數級增長的不斷推進,最後得到的結果,保證會嚇你一跳。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2nd 滾雪球

故事不一定真實,但現實卻很真切,這個複利效應應用最多的領域就屬金融投資領域了。

在投資界,沃倫·巴菲特可謂是如雷貫耳,一提到他,大家總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比如說他是全世界公認的股神,在投資圈打拼了一輩子,他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曾經達到26萬美金一股,通過投資成為全球頂級富豪。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的投資收益保持了平均每年20%的複合增長,讓資產總額翻了63000倍,創造了財富增值的奇蹟,這個奇蹟的背後就是複利效應,所以他又被稱為"複利的英雄"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全世界的投資者都羨慕巴菲特老爺子,為何只有他能做到如此投資收益呢,老爺子曾把自己的投資秘訣總結為: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要有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一個小雪球順坡而下,就能越滾越大。

這裡"很溼的雪"指的就是良好的投資標的物,"很長的坡"就是你能讓它能產生足夠多的複利效應。

最終結果與三個因素有關,就是:起步資金、增長率和週轉次數。

我們每個人的初始資本金各有多少,增長率也有高有低,而最關鍵的就在於週轉次數。你在1年時間裡,資產增加20%不算太困難,2年呢,也還可以,那麼連續5年、10年、20年、50年呢?好像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2000年,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當今的世界首富)曾經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你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而別人卻沒有去學習你呢?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而老爺子的回答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3rd 人生算法

這兩年,由於人工智能的火爆,人人都在大談特談"算法",那咱就來看看複利效應的算法公式:F=P*(1+i)^n,大頭愚同學的數學成績不太好,也不懂什麼投資,但我知道,人生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而這個小小的公式中卻蘊藏著最重要的"人生算法",它的力量,足以帶領我們穿越光陰,把一切軟肋變成鎧甲。

現代人面臨的機會太多,誘惑太多,因而選擇也太多,因而變得浮躁不堪,總想著一夜暴富,快速成功,反而一次次的落入人性的陷阱。殊不知,投資和成長是一場反人性的遊戲。

世間哪有什麼直接登頂的人生?人生只有根據反饋不斷迭代的過程。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任何好事或壞事,都只是個可能性,請用你的努力,你的實踐,你的人生算法來逐漸逼近它。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所謂的人生算法,就是找到那種不斷重複,永遠重複下去最基本的套路,不斷的迭代,形成正反饋的循環。而複利的本質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不斷循環往復的正反饋效應。

除了投資領域,我們人的一生當中,一切涉及到人性的互動事件,都能看到複利效應的影子。

比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鼓勵孩子,與其共同進步,與他之間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孩子會越發自覺的對待學習,追求進步;

比如,我們每個人的健康,雖然人的壽命不能自主決定,但好的心態,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每天鍛鍊身體,也會產生複利效應;

比如,像大頭愚每天呼籲大家的"終身學習,持續迭代",無論是英語、演講、寫作、還有除了老本行以外的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歷史學

... ...,就是為了在這個越發不確定的時代,實現查理·芒格所說的"對某一任務實施跨學科綜合打擊"。用“進化論”來解釋,就是不斷適應未來不確定的環境。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還有我為什麼堅持寫文章,又當不了作家,也當不了網紅,無非是"輸出倒逼自己輸入",抓住它,重複它,堅持它,強化它,迭代它,就像找到一個最小的雪球一樣,找到一條最長的路,不斷的去滾它,

不斷提高自己達成目標的概率。

就這麼簡單,這就是複利效應的人生算法,沒有什麼規律,一切都在你不斷迭代的過程,最終,美好自然會呈現。

這讓我想起了木心先生的那句話,叫"歲月不饒人,我又何嘗饒過歲月。"

最重要的“人生算法”

---THE END---

請您留言,分享您的真知灼見,大頭愚與您一起認知迭代!

MORE//延伸閱讀:

升級你的操作系統

你的產品是什麼?

未來如何才能不被淘汰?

新木桶理論:短板已死,優勢永生!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追求“自在”還是“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