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成大勢所趨,農莊的應對底牌有哪些?

十一黃金週前,諸多景區響應國家發改委號召,紛紛宣佈降低門票或者免門票。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已有21個省份出臺了157個景區降價或免費開放措施。9月,又增加157個景區出臺降價措施或免費。這314個景區中,5A級景區佔了121個、4A級景佔了155個。

可以說,此次國有景區降價效果非常明顯。同時專家還認為:未來國有景區門票將持續下探,低門票乃至免費將是大勢所趨。

事實上,自2002年西湖景區免門票,並取得良好的口碑和城市效益以來,降門票或免門票就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結構的調整,各大景區也在努力轉型,紛紛由傳統觀光向休閒度假升級,很多景區都推出了相應的度假產品。

如果你是一名莊主,讀到此處,不知道你有何感想?


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成大勢所趨,農莊的應對底牌有哪些?


一邊是大景區的門票下降,一邊是景區紛紛向休閒度假轉型?這幾乎讓休閒農莊腹背受敵。

坦白講,休閒農莊和景區並非天然競爭對手,兩者無論業態還是消費模型都不一致。但可悲的是,很多莊主做著做著,不由自主地就把農莊做成了景區,不由自主地就把景區做成了自己的對手。

這裡面大概有三個原因。

1、莊主沒有成熟模式可鑑

我們都喜歡沿著成熟的道路行走,最差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不過農莊領域連這個石頭也沒有,怎麼辦?那隻能是沿著最形似的景區模式往前走。

於是,起名字上,就是什麼景區,什麼旅遊開發公司。內容打造上,就是人工打造景點。運營上,能參照景區的就是收門票。

不自覺地,許多農莊就成了“山寨+mini”版的景區。


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成大勢所趨,農莊的應對底牌有哪些?


2、規劃公司推波助瀾

莊園行業火了,傳統規劃公司自然不甘“落後”,爭搶進來分一杯羹。

這些規劃公司,大多都是城市規劃、園林規劃、景區規劃出身,進入莊園領域,慣性地要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強加到這個領域。

藉著以往的名頭,壓根不需要去研究這個行業的規律,也沒時間去研究,很多找上門的業務都接不完啊。畢竟,項目申報必須有規劃文件。

於是很自然地,這些規劃公司給出的莊園方案,也都是他們最擅長的景區模式。至於能不能落地,這可不在合同付款考核裡面。

3、政府考核引導

一位臺灣休閒農業專家來大陸做項目,閒聊時經常會抱怨:你們經常去臺灣考察,可臺灣大多數農場真放到大陸,領導會認可嗎?

這還真是個有趣的問題。除了薰衣草森林這樣極個別硬件較好的項目,大多數臺灣農場都是“重體驗,輕硬件”,這很符合農場內涵,可結果是看起來不高大上,很難獲得某些領導認同。

政府也無奈,休閒農莊目前沒有統一標準,那隻能參照現有景區的標準。誰能評上3A、4A景區,誰就是好項目。

但是硬件和服務能達到A級景區標準,就是一個好農莊,就一定能盈利?未必吧。


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成大勢所趨,農莊的應對底牌有哪些?


總之,在種種的束縛下,農莊不由己主地和景區成了對手。

如何和這個對手競爭?不少人看來,一個是門票便宜,一個是距離近,一個是除了觀光,還有很多體驗性的活動等等。

可如今,景區這個“對手”,一邊降價,一邊增加休閒體驗,同時,隨著路網通達,距離也不算太大問題。

以5A景區雲臺山為例,數年前就開始增加體驗度假元素,民俗文化村、避暑小鎮、康養小鎮、兒童樂園等項目紛紛上馬,體驗度假業態大幅完善。去年更是在省會鄭州高鐵站打出了“週末度假,到雲臺山”的廣告,直接和農莊競爭起周邊週末市場。

距離呢?如今隨著高速完善,省會鄭州到雲臺山也就一個小時車程,幾乎和去鄭州周邊很多農莊時間相當。況且,未來高速特殊區間逐漸免費,也是一個大趨勢。

如此以來,一旦景區的“相對劣勢”不復存在,又憑藉其品牌、人才、資金、渠道、體量等優勢向農莊“開戰”時,休閒農莊反抗的底牌又有哪些?很多規劃公司和專家鼓吹的“先天缺景,後天人造”,又有何意義?


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成大勢所趨,農莊的應對底牌有哪些?


談完問題,依舊要談談怎麼辦。

怎麼辦的核心和前提,是我們必須清楚:相比傳統景區,休閒農莊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莊園有民宿,景區也可以有;莊園有特色餐飲,景區也可以有;莊園有親子活動,景區也可以有;莊園有遊樂場水上運動,景區也可以有;’莊園有休閒體驗,景區也可以;莊園有養生,景區也可以有……

那麼相比傳統景區,莊園的核心和靈魂到底是什麼?

我們認為其實就是一個字:農!

只有“農”,才是莊園和景區的底層區隔。

景區可以有研學旅行,但是他們沒有基於田園的自然教育;景區可以有特色餐飲,但他們沒有融合田園風光的輕食;景區可以有休閒體驗,但他們沒有基於種養殖的互動參與,也就更無法基於自然得出對生命成長的靈感……

所以,唯有把“農”當做核心和靈魂,才能讓莊園和景區成為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線。才能讓莊園和傳統景區、和紀念館、和主題公園、和主題樂園並駕齊驅、翩翩共舞。


景區門票降價或免費成大勢所趨,農莊的應對底牌有哪些?


更甚者,做好“農”的核心,莊園本身就會成為一個獨具魅力的景區。

誰說莊園是區域的,誰說莊園無法吸引國際遊客?臺灣、澳洲、歐洲等國家的很多農場,動輒能排到所在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前十強,為何?

不是因為他們造景好,不是因為他們娛樂設施多,不是因為他們不要門票,恰恰是因為他們有獨特的“農”元素。

作者:李耕田(休閒莊園頂層設計研究院 / 首席策略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