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商業可能只有兩類:無人店鋪和其他店鋪

Reading

著名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到2030年,英國將有1000萬左右的工作崗位被機器人取代,佔全部工作崗位的30%。最有可能被機器人取代的崗位主要集中在運輸倉儲、零售、製造和行政等行業。

機器人開始真正進入商業

1

機器人開始真正進入人們的生活中

從逐漸走進人們生活中的掃地機器人、智能穿戴產品、智能出行設備,到540個跳舞機器人出現在春晚舞臺,以及“阿法狗”大勝圍棋九段選手,智能機器人正步步為營地成為人們熱談的話題,可以說,智能機器人市場已完成了預熱準備。

▲4月14日,廣州商場驚現8個機器人服務土豪,隨時等候差遣,成為當天熱點新聞

▲4月25日,肯德基首家概念店“Original+”推出智能點餐機服務,上圖為點餐機器人度秘。

▲在日本東京的一家三越百貨商店,人形機器人“Aiko Chihira”以一名商場導購的身份“正式上崗”,三越百貨希望該機器人能夠幫助顧客指明購物路線,並提高商場客流量。

事實上,智能機器人在商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日本早已將機器人服務運用到各行各業。智能機器人的運用開始把人從繁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這不僅提高了商場工作效率,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標準化和統一化的服務質量。

那麼,機器人的服務是否能取代人工併成為未來服務的趨勢?

1

機器人餐廳

“機器人餐廳”單純從名字判斷,許多人的腦中會浮現出機器人服務生端著盤子,將菜品送到客人桌前的場景。而日本別具一格的“機器人餐廳”卻沒那麼簡單,它隱身在素有“日本第一歡樂街”之稱的東京歌舞伎町,這裡以科幻感十足的歌舞秀和流光溢彩的內部裝飾而聞名。

機器人歌舞秀才是這裡的主打,包括機器人拳擊、舞者開機器戰車及其他各種科幻風的瘋狂表演項目。

▲日本的機器人餐廳,由機器人上演的科幻舞蹈秀。

2

機器人主題樂園

位於日本長崎縣佐世保市的豪斯登堡主題樂園,以機器人為主題的新設施“機器人王國”在7月16日開業。開業之前,將實施預營業,遊客們可坐在機器人上體驗駕駛快感,或欣賞機器人帶來的舞蹈表演。

在王國的“怪異餐廳”,無論店長、總廚,還是調酒師,都由機器人擔任。另外,“機器人館”內還設有可與機器人一同嬉戲、製作機器人的博物館,以及機器人商店等設施。

“ 機器人王國 ”開放時會有200多位機器人,遊客可與其親密接觸、隨時互動,也能品味到由機器人制作的大阪燒、雞尾酒,享受機器人的服務。

▲怪異餐廳的機器人正在為客人做料理

3

未來商業可能只有兩類:無人店鋪和其他店鋪

未來商業可能只有兩類:無人店鋪和其他店鋪

這家名為“奇怪酒店”的機器酒店也開設在豪斯登堡樂園內,從接待員到行李搬運工幾乎全是機器人。機器人承擔了酒店70%的工作,它們可以為旅客搬運行李,引導客人到前臺辦理服務。打掃房間衛生、倒咖啡之類的雜事都可以由機器人來完成,是將AI技術用於服務業的成功嘗試。

▲機器手臂的作用是為人們寄存物品

▲為客人搬運行李的機器人

豪斯登堡樂園總裁長澤田秀雄(Hideo Sawada)說,使用機器人並不是為了譁眾取寵,而是為了通過技術提高效率。奇怪酒店仍然有少數工作需要人類完成,比如打掃清潔,雖然有自動吸塵機器人,但挑剔的客人可能會嫌它們掃得不夠乾淨。另一個仍然依靠人類的領域就是安保。

“奇怪酒店”的住宿費起價9000日元(約為522元人民幣),對於日本的消費水平而言相當的實惠,同等檔次酒店的費用一般是這裡的2至3倍。

奇怪酒店的禮賓員是一個洋娃娃模樣的機器人,具有語音識別功能,還會播報早餐和活動信息。但它不能幫你叫出租車,當然更不能提供其他更人性化的服務。

在客房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個粉紅色大頭機器人,它名叫Tuly,外形模擬一朵肥胖的鬱金香花蕾,能夠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現在是什麼時間?”“明天的天氣如何?”你還可以命令它關掉房間的燈光。

▲客房裡的大頭機器人Tuly可以回答顧客諮詢的問題

豪斯登堡總裁長澤田下一步計劃在日本開辦第二家機器人酒店,然後再進軍海外市場。他還計劃讓酒店的機器人們掌握第二種語言,也許是中文或韓文。豪斯登堡樂園的外國遊客大多為中國人。

▲日語的前臺接待員是一款美女機器人

長澤田一手推動了日本的廉價旅行產業。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創建機器人酒店的一個很大原因是自動化可以將酒店的人力成本縮減至目前水平的1/3甚至1/4。整個酒店的運行將更有效率。“使用機器人後,登記時間大大縮短。因為再也沒有客人抱怨或問問題。”

目前的登記時間平均5分鐘,未來,長澤田希望還能縮減到3分鐘,而這3分鐘將變得更愉快。“由於我們經營的是遊樂園,當然需要有娛樂精神,所以我們在前臺用了一隻恐龍。我們還在改造機器恐龍,讓它能夠更流暢地溝通,或者在客人離開時對他們眨眨眼或者說個笑話。”

▲機器酒店前臺說英語的接待員是一隻伶盜龍

其實機器恐龍還可以做其他很多事情,但他希望保留一點神秘性,“現在我們只用到了機器人40%的功能,”他說,“我們不想它們惹麻煩。”

無人店鋪也許成為未來商業的發展

趨勢

似乎機器人在商業中的運用對於商家和消費者來說是雙贏的。

1

對於商家而言

對於商家來說,將機器人運用在服務業產生的價值很直接。

增加客流量

這種特別的服務方式會吸引更多的人前來體驗,客流量確保了銷售量。

降低人員成本

假設以一個機器人5萬元,可以使用8年的成本進行核算,機器人的投入可大大降低企業人工成本。

提升個性化服務和體驗

商家可以將更多精力用於個性化服務和體驗,消費者標準化與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和互動中進一步地瞭解品牌,也使品牌知名度得到相應提升。

未來商業可能只有兩類:無人店鋪和其他店鋪

2

對於消費者而言

機器人的服務帶給消費者的利益是新鮮感、體驗感和駕馭感。

之前大都是人服務於人,如今有那麼一個地方,能夠體驗到一個機器可以類似於人一樣的服務,而且還可以想讓他做什麼,他都能進行有趣的回應,新鮮、刺激、好玩,極大地滿足了人的好奇獵奇心理。(當然,那隻令人懊惱的“阿法狗”除外,它的存在讓人深深地體驗了一把被征服的挫敗感。)

機器人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似乎是驗證人類完全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機器人能夠成功地提供陪伴服務,它還有什麼工作無法勝任呢?因此,未來商業可能只有兩類,無人店鋪和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