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還是得避免「掛羊頭賣狗肉」,你們說呢?

寫網文,還是得避免“掛羊頭賣狗肉”,你們說呢?

“掛羊頭賣狗肉——裡外不一”,這種行為,消費者自然是深惡痛絕,但也不可否認,一些不良商家,憑此“營銷手段”撈上了一筆黑心錢。

而在網絡文學領域,也有些作者動起了小腦筋,自己是否也能通過修改作品的外包裝,先把讀者騙過來再說呢?

這種手段,看起來是低成本,高回報,而且可以玩的花樣也多。

例如,編輯偏愛玄幻類型,我就把作品分類改成這個,以便過稿;現在都市曖昧比較火,我就在作品簡介中加上“本書美女如雲、曖昧無限”的說明;金庸這個筆名紅了,我也把筆名改成“金康”……

這樣做,究竟是否有效呢?我認為確實是有效的,因為在很多時候,用戶其實並不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同時,一個讀者的閱讀口味往往也是多樣化的,因此,被騙來的讀者,未必就不會留下來,而哪怕後來發現上當,直接關閉頁面走人,那也至少是貢獻了一個點擊。

然而,我們也必須看到這樣做的弊端。

一方面,在羊肉被掛上之後,真喜歡狗肉的顧客反而會不來了;另一方面,這種帶有欺詐性質的行為,對作者形象是種損害;而最關鍵的是,它會影響編輯的判斷。

如上文所說,編輯的審稿,是一層一層、由表及裡進行的,在每一個環節的審核中,編輯都會對作品產生一個印象,並且先入為主地去預測作品的下一層內容。如果作品表裡不一的話,不論作品內容是好是壞,編輯都會很失望地發現,作品與他預想的並不一樣,或者說,他預想之中的對應亮點,並沒有在作品中得到體現。

比如,一本明明是走諧趣路線,靠幽默搞笑取勝的作品,卻在書名簡介中以曖昧為噱頭,編輯審稿時,自然只會一心尋找曖昧橋段,而對原本該是特色的小幽默視而不見;同樣的,一本以籃球為題材的競技小說,因為作者看到《英雄聯盟之誰與爭鋒》火了,也在開局加了一小段主角玩LOL的劇情,偽裝成電競文,結果也是可想而知。

很顯然,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會大幅度降低編輯對作品的評價,拒稿的可能性大增。

所以,對於還處於入門級階段,連簽約都不能保證的新人來說,這是萬萬要不得的。這樣做增加的幾個點擊,是無論如何也抵消不了簽約失敗的損失的。影響的那點人氣,簽約後一個官方推薦就全都出來了。

類似的,對於有了一定知名度,已經處於大神級階段、或正在向大神級努力的作者而言,作者的正面形象也遠比那麼一點人氣重要。

而對於已經成功簽約,但還處於籍籍無名階段的作者來說,將作品向熱門元素的方向進行包裝,是可以進行嘗試的。不過,有兩個前提。

第一是偽裝的熱門元素與作品確實有些關聯,至少不是南轅北轍;第二是作者有一定的包裝能力,否則因此損失的讀者,還沒有騙到的多,反而得不償失。

當然,如果再考慮到作者額外付出的時間精力,最後算下來,依舊是吃虧的居多。

綜合下來看,虛假的宣傳只是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很難帶來真正的利益,尤其是尚未簽約的新人作者,更應該杜絕這一念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