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12萬的國企底層員工影響了中國的登月計劃噢


年薪12萬的國企底層員工影響了中國的登月計劃噢


長期以來,大家都說國有企業不重視人才,但很多人沒有直接的感覺。今天,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師在國有企業的經歷爆紅網絡,摘抄來讓大家感受一下國有企業的高級人才是如何生活的。

西安市航天動力研究所,航天601所是它的別稱,它是液體火箭動力事業的誕生地。它使我國成為了少數掌握世界先進的超低溫高性能推進技術的國家之一。是國有企業的高科技模範,和那些低技術含量的壟斷性國企有著天淵之別。

從理論上講,這種完全依靠技術的國有企業應該特別重視人才,因為他們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才的基礎之上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家國有企業的人才保護工作做得多好,人才梯隊的培養是否良好,將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安全和國際地位。

但最近601所的一封官方文書把這家國有企業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官方文書用社會人的話來說就是:我們張研究員跳槽了,批准辭職的時候咱們不認為他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後來我們突然發現他離開後使得整個項目癱瘓了,懇請國家出面把他弄回來繼續做科研,蟹蟹。。。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公文的原件:

年薪12萬的國企底層員工影響了中國的登月計劃噢


年薪12萬的國企底層員工影響了中國的登月計劃噢


歷史上最有趣的一紙公文,一個底層小小研究員,卻負責關鍵技術崗位,肩負著靈魂核心引擎組件的開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不是我說的,是官方文件稱,看起來是用了整個研究所的名號,來為張小平的個人能力背書的。

由於能力和功能是如此之大,所以中國研究所必須像寶貝一個小王子一樣呵護著,但是你錯了。公文裡明確寫著,張只是是一個研究員,頭銜是副主任設計師。這個職稱是整個601所的最底層,因為70%的人其實都是副主任設計師。

換句話說,除了新入職的實習學生和這些領導,其他基層一線的科研人員與張同級。這位草根研究員掌握了核心技術?他一走,整個工程就會垮掉?張小平有主管設計師,他不能做項目嗎?還有副總工程師和總工程師負責總設計師。這些技術大師在做什麼?如果他們選擇其中一個研究人員來指導他們,他們絕對可以推動這個項目向前發展。

據報道,張小平的年薪是12萬元,跳槽後加入了北京藍建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他的年薪直接達到百萬級別。這次601發文要押張小平回去,航天圈小夥伴共振,張小平的能力得到了整個國家體系的認可,一定要晉升,更上一層樓才是了。

更有趣的是,張在沒有任何阻礙的情況下辭職了,領導們直接批准了他。據估計,領導們根本不懂業務,也不知道張小平在項目中的作用。只是一個副主任設計師,研究所到處都是,隨便走,我這是國有企業,很多人爭破頭的想來呢,還怕沒人工作?

張小平走了一陣子,慢慢發現錯了,文件寫得清清楚楚。今年第二季度,48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研製出現了“深層次”的技術問題,迫切需要發動機技術專家“集思廣益”,以推動該項目的開展。因此,發文直接求助國家,期待著張小平的歸來。在第二季度,從4月到6月,重大的問題發生了,需要專家,項目的進度被卡住,才有了9月份的這個文件。

張小平突然從一個小工程師變成了一個關鍵的人才和靈魂人物。離開他後,中國受到了影響。他的辭職會影響國家戰略。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項目的卡殼,601研究所,會一直無視張小平的業務能力。如果主管領導知道小平如此重要,就衝他今天發文的這個緊急程。辭職時,即便是鬧得再厲害也不可能放人。

如果張小平不辭職,他註定是一生在研究所的底層,全然沒有機會向上爬。,因為你的技能和成就,領導看不懂,也不去看。直到你辭職後,整個項目亂套了,領導才會發現你的價值。

讓人瑟瑟發抖的是,張小平在中國掌握了這樣的核心技術,但他的技術層級卻很低。根據中國的保密法,離開中國核心技術部門的人有一個保密期限。在保密期間,他們不得在外國公司工作。保密期的長短與技術職稱直接相關。職位越高,保密期越長,關鍵職位一般需要8年的密實期。

但張的技術層級太低,他最多一年就能解開保密期,有可能連保密級別沒有,因為這個級別真的太低了,是最基本的級別。我很高興他現在去了一家中國公司。如果他去了外國公司,甚至是合法出國。到時候,法律應該懲罰的不是合法逃跑的張小平,而是沒有給他升職的主管。

這就是國有企業的特點。今天我想總結一下國有企業的特點:

國有企業的第一個特點是沒有淘汰制度,他們幾乎不會解僱任何員工,即使最高官員想要解僱一名基層員工也不行。除非發生重大事故或員工違反刑法,不然國有企業就相當於鐵飯碗。如果一個員工想偷懶,那就留一個懶惰的人,除了不理他,你什麼都做不了。

國有企業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在國有企業領導只能升級不能降級,一生都是如此。即便是能力不足,只能是平調其他部門。甚至一些企業出現了XX部門專門建立,為了這些所謂的“領導”。幾乎所有的國有企業都有這樣的養老部門。

國有企業的第二個特點是政治正確性重於商業正確性。國有企業領導層的選擇與商業無關,而與政治好壞有關,往往涉及晉升。因此,國有企業的領導不需要了解商業,外行人的情況很普遍。

上述兩個特點,導致國有企業人浮於事。能力不好不好的人呆在國有企業更舒適。他們拿工資,是所有開發能力強的人的頭。所以人的能力越強,越不想呆在國有企業。提拔一個只關注政治而不關注商業的領導人,也使得一個有技能的領導人幾乎不可能得到提拔。你不是技術能手嗎?腳踏實地,紮實工作最適合你。

因此,國有企業成了一道圍牆。能力越差的人,越想進去。只要他們進入,國有企業就會保護他們一輩子。而能力越強的人想出來,因為只有出來,他們的人生價值才能實現。

在畢業之初,我們看不出誰強誰弱,所以我們都想留在國有企業,這代表著穩定和鐵飯碗。即使我們很窮,我們也能過得很好。但經過幾年的鍛鍊,這種差距將變得明顯。如果你的技能很強,團隊必不可少,而且你的薪水可以漲一倍甚至更多,我建議你快速離開吧。

張小平:領導能給我加點工資嗎?提個職稱啥的,我在結婚攢首付方面遇到了麻煩……

領導:愛乾乾,不愛幹滾蛋!

張小平:好的,我會離開這裡的。

好吧,我們走吧

幾個月後

領導:你回來!你他媽的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