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公式算出糖尿病併發症幫凶——血糖波動值,一定要控制好它!

持續的高血糖總讓糖友們擔心不已,可一旦高血糖控制住了,不少糖友便沾沾自喜,以為萬事大吉了。實際上,除了持續的高血糖外,血糖波動過大對於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影響也很大,甚至更為嚴重。

標準的動態血糖監測雖然準確,但只有少數患者有條件實施。近日,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正式發佈《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提出要重視血糖的波動,並建議通過簡單計算指尖血糖數據來評估血糖波動。

血糖波動大,血管很受傷

黑龍江瑞京糖尿病醫院門診特需專家劉國信教授稱,在對血糖整體狀況的控制上,糖化血紅蛋白一直是金標準,能很好地評價血糖整體水平是否過高,但是也存在不足之處,它無法評估血糖的波動。

“簡單來說,糖化血紅蛋白體現的是平均血糖水平,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幅度較大,且同時存在低血糖和高血糖狀態,在評價中,由於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相互抵消,往往會表現為糖化血紅蛋白控制良好,從而帶來血糖控制達標的假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單是根據糖化血紅蛋白測試結果,並不夠全面。”

要想更為全面地反映血糖控制情況,把血糖控制得更完美,則不可忽視血糖的波動。劉國信表示,預防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是糖尿病管理的最終目標,而血糖的波動,則是加重慢性併發症的重要幫兇。

簡單公式算出糖尿病併發症幫兇——血糖波動值,一定要控制好它!

血糖波動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間變化的不穩定狀態,是人體為適應環境在體內精密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下的一種生理反應,任何引起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因素,都會引起血糖波動。首先,由於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島功能障礙,導致體內胰島素水平較低,對血糖調節能力較差,如果患者對藥物非常敏感的話,只要藥物產生一點點的影響,血糖就會大起大落。其次,日常飲食中,食材的選擇不當或進食過量,都有可能造成血糖尤其是餐後血糖波動過大,且降糖藥物帶來的低血糖也是重要的誘因。除此之外,作息不規律、睡眠障礙、酗酒等多種因素也都可增加血糖波動。

研究表明,血糖波動在糖尿病併發症進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劉國信介紹說,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波動可引起血管內皮損傷,使大血管和微血管併發症的風險增加。比如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變,進而引發尿毒症,再如視網膜的病變,引起糖尿病眼病,都是因為對微血管的損害造成的。有的患者到晚期出現心梗、腦梗等,則是由於大血管的損傷引起的。

“所以,血糖經常波動過大的話,會加速血管病變的進程,進而加速慢性併發症的發展。”劉國信表示,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血糖波動對內皮細胞的損害比持續高血糖更大,在實現患者糖化血紅蛋白達標的同時,加強對血糖波動的管理,才能實現對血糖的精細化管理。

簡單公式算出糖尿病併發症幫兇——血糖波動值,一定要控制好它!

簡單公式,算算血糖波動大不大

近日發佈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提出建議,採用指尖血糖(自我血糖監測)數據,通過簡單計算評估血糖波動。其中提及的兩種計算方式,適合大部分人群使用。

一個是餐後血糖波動幅度(PPGE),即三餐後2小時的血糖與其相應餐前血糖差值絕對值的平均值,以小於2.2mmol /L為標準。假設早餐前後血糖值分別為A和B,午餐前後血糖值分別為C和D,晚餐前後血糖值分別為E和F,則PPGE即為(B-A)+(D-C)+(F-E)的值除以3。另一個是日內最大和最小血糖值之差(LAGE),以小於4.4mmol /L為標準,假設一天當中最大血糖值為D,最小血糖值為A,則LAGE即為D-A

簡單公式算出糖尿病併發症幫兇——血糖波動值,一定要控制好它!

“正常情況下,餐後血糖都會有一個升高的過程,有時單看餐前血糖值並沒有很低,單看餐後血糖值也沒有很高,比如餐前5mmol /L,餐後10 mmol /L,但是兩者差值卻比較大,這時就需要格外注意了。”之前一直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評價這個落差,現在專家達成這樣一個共識,就是方便專科醫生正確地看待這個波動。

當然,並非一次兩次數值不達標都說明有問題,而是要看這個數值超標現象是不是經常出現,如果PPGE經常大於2.2mmol /L,LAGE反覆超過4.4mmol /L,就要看一下用藥方案等是否合適,把情況告知醫生,請醫生給出專業意見。

最新2型糖尿病指南規範血糖波動參考範圍:

1.7~3.3mmo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