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今天是國慶節,祖國69週年華誕,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裡,天安門廣場“祝福祖國”的大花籃,在藍天白雲下盛放絢麗的光彩。69載光輝歷程,我們沿著新時代的發展藍圖,走向強國富民之路。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開國偉業青史永存

1949年10月1日,一代偉人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以此為標誌,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新中國的成立,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建立在戰爭廢墟上的新中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稍有不慎,就有被扼殺在搖籃裡的危險。中國共產黨如何下馬治江山?中國人民挺起脊樑、站了起來後,如何站穩腳跟、邁步向前?毛澤東等開國元勳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的是一系列關係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嚴峻問題。

在建國前後的崢嶸歲月裡,有太多的事情值得回憶和總結,有太多的人物值得懷念和尊敬!《開國大事件》為我們全景式地展現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新中國開國大典是如何籌備的?當時的天安門城樓暗藏著怎樣的危險?參加開國大典的受閱飛機為什麼都攜彈飛行?新中國的國名、國旗、國徽、國歌是怎樣選定的? “黑白之戰”、“高饒事件”是怎麼回事?毛澤東為什麼流淚?新中國在內憂外患之中,如何穩住了腳跟、贏得了發展?……大事、“秘事”、趣事,該書都作了詳細、客觀地記述和生動的細節描繪。在書中記載的許多看似懂得其實未必知其詳情的事件中,有如下幾件特別值得一提。

關於“進京趕考”和處決劉青山、張子善。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在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前夕,毛澤東準確地預見了勝利的結果和將要面臨的巨大困難。

毛澤東高度警惕、極為擔心的是勝利後因驕傲而導致失敗的故事重演。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離開西柏坡,啟程進入北平。出發前,毛澤東對周恩來說: “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 “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紀念李自成推翻明王朝而最終陷於失敗的《甲申三百年祭》,記述了李自成所率起義部隊進京後,因驕傲、腐敗導致最終失敗的過程和原因。毛澤東對《甲申三百年祭》十分重視,號召全黨引為鑑戒,不要學李自成,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要吸取李自成領導的明末農民起義由勝利轉為失敗的歷史教訓。

外來侵略不可怕,敵人對我們搞經濟封鎖和經濟掠奪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執政黨自身機體的腐敗。新中國成立後,有些居功自傲的幹部,對七屆二中全會精神和毛澤東的警告置若罔聞,逐漸墮落為腐化變質分子。毛澤東抓住劉青山、張子善二人的嚴重貪汙犯罪的典型事例,痛下決心判處他們死刑,在全國發起反對貪汙、反對浪費和反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以清除革命隊伍中的蛻化變質分子,教育全黨。毛澤東認為,只有處決這兩個位高、權重、影響大的幹部,才可能挽救二十個、二百個、二千個、二萬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幹部。這件事情收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有效地遏制了當時黨內和社會上的腐敗現象。

關於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抉擇。

努力捍衛民族獨立、國家安全和為國內和平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努力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的進步事業,是毛澤東為新中國製定的國際戰略和對外工作方針所要達成的根本目標。他主張,新中國必須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各國建立和發展關係,同時,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新中國成立,西方列強不高興,企圖把立足未穩的新生的人民政權扼殺在搖籃之中。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採取武裝干涉政策,出兵朝鮮,並不顧中國的警告,越過三八線,嚴重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面對這一嚴峻的形勢,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派遣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經過三年浴血奮戰,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這一勝利,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為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對國際局勢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當時作出抗美援朝的抉擇是異常艱難的。美國意味著什麼?那是世界霸主。長期積貧積弱,從來不敢昂起頭、挺直腰大聲說話的中國,不但敢於與世界第一強國開戰,而且還取得了勝利!那種振奮人心的感覺、感受、感慨,今天人們是很難體會得到的!

關於用民主的辦法跳出歷史循環怪圈。

毛澤東之所以能夠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其奧秘就是他深諳“人民”二字的真切含義。他一生敬重人民,熱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因此,他找到了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循環怪圈的銳利武器——民主。1945年7月初,毛澤東在延安的窯洞裡與中國民主同盟負責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黃炎培對話時,闡述了自己的這個重要觀點。黃炎培說:“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週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瞭解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週期率的支配。”毛澤東堅定地回答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條新路,是無產階級民主與資產階級民主的本質區別,也是保持黨和政權的根本性質、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繫、跳出“歷史週期率”的根本途徑。

關於探尋中國自己的路。

列寧領導蘇聯人民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開闢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代。建國後,毛澤東沒有照搬蘇聯的模式,而是堅持走適合中國自己情況的道路,完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成功地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新中國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毛澤東誕辰120週年之際,重讀開國大事件,進一步加深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中國的締造者的開國之功、治國之能的瞭解,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攻城不易、守城亦難的豐富內涵,有利於增強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和力量。

(作者: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 李正華)


國慶特刊推薦書單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開國大事件》

完顏亮 編著

定價:45.00元

2013年6月出版

真實講述了鮮為人知的新中國建國故事。傾情紀念:功勳卓著的共和國風雲人物。生動的文字,珍貴的圖片,告訴你歷史書上沒有的精彩歷史。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旭日東昇:建國的那些人與事》

何虎生 主編

定價:23.00元

2012年1月出版

截取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中籌建至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這一歷史時段,重點記述了各民主黨派應中共之邀齊聚北京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共商國是,制訂《共同綱領》,確定國都、國民、國旗、國歌,成立中央人民政府的歷史過程。通過擷了新中國成立這一偉大歷史事件中鮮為人知的小細節、小故事,還原了建國時激動人心的歷史場景,讓人們再度走近當年的那些人與事。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見證共和國往事》

餘瑋 吳志菲 著

定價:48.00元

2016年1月出版

回首共和國往事,波瀾壯闊,風雲變幻。本書作者採訪了一些重要歷史場合的見證者,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推動者(這些事件包括:開國大典、萬隆會議、廬山會議、“兩案”審判等、香港澳門迴歸);在共和國曆史上重要人物身邊的工作人員(這些人物包括: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胡耀邦等),講述這些往事背後的故事,揭開一些內幕和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在某種意義上反映了新中國的歷史進程。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開國戰將》

吳東峰 著

定價:39.80元

2015年3月出版

本書提供了許多經作者之手發掘的重要史料。其中較為珍貴的,有遼瀋戰役中和“文革”中有關林彪的史實(本書被訪問者多為“四野”的老人),有諸多將領廬山會議後被捲入批判彭德懷、黃克誠“軍事俱樂部”的激流旋渦的情況,有的文章還涉及了1958年對劉伯承的所謂“教條主義”的批判,涉及了一些將領在“文革”中忽浮忽沉的人世跌宕。這樣的將軍命運在中國不是個別。他們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職業軍人,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條“政治生命”,他們每個人都是政治的密切參加者,旋渦裹挾,身不由己。他們舉手投足,皆受制於那個控制力巨大的歷史氛圍。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紅牆見證錄(全三冊)》

尹家民 著

定價:108.00元

2009年9月出版

這是一幅共和國曆史長卷打開長卷,共和國曆史上每件大事的來龍去脈,每一組人物的對抗或合作的歷史細節。都會深深吸引你的目光:眾多故事展現了共和國領袖超凡脫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們內心些許難言的苦悶。

掩卷長思,一代革命精英的言行令人拍案叫絕,難以挽回的歷史錯軌叫人喟然長嘆,共和國的光明前景催人精神振奮。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國家榮光:應該被永遠銘記的共和國靈魂人物》

陳思 著

定價:45.00元

2018年5月出版

無論是在過去的艱難歲月還是盛世今朝,英雄模範人物都是我們永恆的榜樣。本書記述了焦裕祿、孔繁森、雷鋒、羅盛教、王傑、張秉貴、袁隆平、“草原小姐妹”等14位新中國不同時期各行各業英雄模範人物的事蹟,他們的事蹟無一不反映出為祖國、為人民,甘於奉獻、不畏犧牲的精神。他們是國家榮光、民族脊樑,是中國人永遠的驕傲!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浴火重生: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

鄭曦原 編

定價:79.00元

2016年8月出版

《浴火重生:中國抗戰觀察記(1937—1945)》為“《紐約時報》中國觀察記”系列之一,系《紐約時報》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間對華報道的選編。

入選本書的《紐約時報》220多篇出自西方記者的報道,不僅反映了八年抗戰的戰爭狀況,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民生等方面的狀況;不僅反映了正面戰場的情況,也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出和堅持持久戰的戰略、開闢和發展敵後戰場、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客觀事實;不僅反映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也反映了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戰的支持。其內容豐富、涉及面廣、評論分析深入,給讀者提供了回顧這段歷史的另一種視角,給人以啟示。

本書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百種重點圖書選題”之一。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戍衛一生:我們的紅色警衛生涯》

劉輝山 古遠興/著述

劉新民 古伍延 古永江/整理

定價:32.00元

2015年1月出版

劉輝山、古遠興十幾歲時在家鄉江西參加革命,後成為保衛中共中央首長的警衛戰士。他們跟隨中央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九死一生到達延安,護衛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轉戰陝北,挺進北京,參與組建中央公安縱隊第二師,保衛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文革”期間,他們繼續警衛受衝擊的軍委首長,並奉命執行特殊任務。他們見證了新中國誕生的艱苦卓絕歷程和人民領袖縱橫帷幄的風采。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元帥系列(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版)

元帥傳編寫組

2015年7月出版

元帥傳是根據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央軍委的決定,由傳主生前所在最後單位組成編寫組編寫,是國家權威版本。傳主是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傳記編寫組,多歷經十餘年,採訪傳主生活、戰鬥和工作過的地方及當事人,蒐集綜合了無數珍貴的歷史檔案、文獻資料,忠實而完整地再現了共和國開國元勳的光輝人生。

國慶特刊|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週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五卷本)

當代中國研究所 著

定價:260.00元

2012年9月出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五卷本)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到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步伐這35年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五卷本)入選中紀委推薦的97本圖書。本叢書經中央批准出版發行,編寫歷經20年,是共和國曆史最權威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