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逾期?0壞帳?P2P網貸平台不能說的祕密!

解密:0逾期?0壞賬?網貸平臺不能說的秘密!

解密:0逾期?0壞賬?P2P網貸平臺不能說的秘密!


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下稱“互金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總計有120家平臺的信息接入。統計發現,其中逾期金額為零的機構達80家,逾期金額及代償金額均為0的機構超過30家。

顯然,這些0逾期0代償的機構,存在疑似虛假披露或者自擔保情況。以往,網貸平臺逾期率和壞賬率,一直都是“不能說的秘密”。如今,隨著平臺備案與自查自糾的持續深入,這些現象再度引起公眾關注。

被濫用的“逾期”

“P2P的本質是信息中介,它本身就不會逾期,因為又不是它在借錢,而是在這個平臺上借款的借款人發生逾期了。”一位網貸分析師說道。

“逾期一詞被濫用,很多暴雷平臺都喜歡把逾期當做口頭禪,自融資金鍊斷了叫逾期,龐氏玩不下去了叫逾期,連老闆直接跑路了也叫逾期,搞的很多投資人談逾期色變。”一位從業者如此抱怨。

互金行業的逾期率和壞賬率,一直都是“不能說的秘密”。由於各家平臺的統計方式不同,衍生出各類逾期數據,包括項目逾期率、金額逾期率、累計逾期率、當期逾期率等等。

一般情況下,業內對於逾期和壞賬還是有一個普遍的認識:逾期可以認為是按照合同約定,在借款人約定還款日期而未還款,P2P網貸平臺可界定為該筆借款項目逾期。壞賬是超過約定還款日期120天,借款人仍未還款。具體到不同資產類型,逾期或者壞賬的界定標準上會有所不同。

“如果是消費貸,小額分散符合大數法則,每一筆貸款很小,壞不了多少,資金流動性強;如果是一筆幾十萬的企業貸,收不回來,資金流動性會立刻受到影響,對平臺的衝擊還是很大的。”一位從業者告訴金評媒。

此外,根據逾期時長、逾期資產狀況及平臺實力不同,處理手段也不一樣。目前看來,平臺處理逾期的情況主要有五種:用平臺的風險備付金墊資、抵質押變現償付、引入第三方擔保、投資者參股和不予墊付。

“比如一些消費分期平臺給出的單一時間段的用戶,可借款金額並不高,所以,其逾期通常便是一兩千金額的逾期。由於金額較低,即便發生了壞賬,催收方式仍將停留在電話層面的催收,基本不可能採取實地催收,甚至是法院起訴的方式。”上述從業者表示。

最終,判斷平臺逾期是會雷還是會兌付,主要看其有沒有充裕的資金流,其次是底層資產是否優質。

逾期率為0,你信嗎?

在中國互金協會登記披露服務平臺上,很多平臺的逾期數據都是0。

據一些分析人士判斷,逾期率為0的平臺可能有幾種情況:一是平臺通過風險保證金墊付的方式,消除了逾期率;二是逾期時間沒超過合同約定的寬限期。

“其實平臺很多時候公佈的是滾動壞帳率,現在基數少,增速快,當然壞賬低啦!零壞賬有什麼難,很多新開的銀行分行前幾年壞賬都是0的,還沒暴露而已。”有業內人士表示。

通常情況下,金融的風險都是滯後的,逾期是在貸款到期後才會發生的。不少長週期的貸款是以分期還款的方式還款的,但當某一期金額逾期時,P2P平臺不把當期應還金額算作逾期的情況,這樣的計算方式無形中掩蓋了其當前的逾期風險。

與一般投資人觀點相悖的是,0逾期0壞賬,對投資人而言,不一定是好消息:一種情況是平臺規模不夠大,或者還不夠開放,接觸到的客戶數都是小範圍內;另一種情況是動用了資金池,結果可能是將逾期拖成壞賬。

此外,逾期產生的高額罰息是很多平臺盈利的主要手段,最典型的就是現金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