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縣蔬菜中心舉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培訓暨現場推進會

為做好棚栽業生產技術指導,助力脫貧攻堅,9月19日,縣蔬菜中心在白豹鎮王灣村舉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培訓暨現場推進會,培訓主要就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作用原理、操作步驟和實施效果三個方面展開。

吳起縣蔬菜中心舉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培訓暨現場推進會

吳起縣蔬菜中心舉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培訓暨現場推進會

吳起縣蔬菜中心舉行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培訓暨現場推進會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又稱二氧化碳緩釋富氧秸稈發酵技術,是一項能夠有效解決設施蔬菜土壤連作障礙,提高蔬菜產量,改善蔬菜品質的創新栽培技術。其操作步驟主要包括開溝、鋪秸稈、撒菌種、拍振、覆土、澆水、整壟、打孔和定植,每一個步驟都有嚴格的技術規程。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可使作物群體間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從而提高光合效率,作物生長加快,開花坐果率提高,品質顯著改善;二是在嚴寒冬季,可提高溫室地溫和氣溫2~3℃,作物生育期提前10~15天;三是菌種在轉化秸稈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抗病孢子,對病蟲害產生較強拮抗、抑制和致死作用,使植物發病率降低,農藥用量減少;四是在秸稈生物反應堆種植層內,20cm耕層土壤孔隙度提高1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多種礦物質元素被定向釋放出來,有機質含量增加10倍以上,降低耕作層土壤的鹽分;五是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氣遊離氮等自然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自2013年探索實施以來,累計在吳起縣日光溫室內實施了一千多棚,為我縣反季節瓜菜的提質增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體現在我縣深冬薄皮甜瓜的生產中。我縣冬季光照充足,非常適合喜光薄皮甜瓜的生產,但冬季氣溫低、日照時間短,連年耕作導致的土傳病害、根結線蟲,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等問題嚴重製約著吳起甜瓜的生產,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實施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確保了我縣薄皮甜瓜的品牌和週年生產,大大增加了農民收益。

2018年吳起縣計劃推廣該技術300棚,作為今年的工作重點,任務分解到各點,責任夯實到人,確保按時且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