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等到房價的崩盤,自己的生活卻已經奔潰

幾天前,北京大學一名法碩生的一篇《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會花20萬》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

文章中的描述,是這樣的:

北京大學部分專碩新生在臨開學前獲得通知,由於床位不足,學校將會按照55%的比例配置床位,其餘45%的同學面臨自行解決住宿難題的窘境。而在北大附近租房3年的費用在10萬—12萬之間。

我們沒等到房價的崩盤,自己的生活卻已經奔潰

這些還未走出校門的學子,還沒步入社會,就提前感受到了高房價帶來的壓力。

高居不下的房價,正在逐漸壓垮年輕人。連生活上的節奏,也不斷被工作打亂。

中午12點送來的外賣,往往都會被隨手放在桌子上,等到肚子餓得發出警報聲,才發現已經是3點了;

傍晚8點,終於關掉電腦準備回家的時候,在外出差的上司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說是臨時需要修改一份策劃,只能乖乖按下電腦的電源鍵,順便趁著開機的時間,在app上預訂一份夜晚11點的宵夜;

別看現在的年輕人整天笑嘻嘻的,他們只是沒時間哭。

我們沒等到房價的崩盤,自己的生活卻已經奔潰

怎麼賺也賺不夠的錢

這個世界需要錢的地方,實在太多、太多了。

最近,有一條被稱為“2018年度最扎心”的視頻,長度不到5分鐘,上線僅3天,微博點擊量就超過2500萬次,朋友圈不間斷刷屏。

為了和現實對抗,絕大部分出身普通的年輕人,只能選擇相信“愛拼才會贏”。

但是,過分愛拼未必會贏,卻很有可能會生病。在大城市裡面看一次感冒,都要3、4百塊。偶爾外加抽個血,照個B超,4位數準沒跑了。我們要努力,要奮鬥,但千萬別拿命還錢。

我們沒等到房價的崩盤,自己的生活卻已經奔潰

那些拿命換錢的年輕人,換著換著就死了。

這個世界,不公平的事情永遠不會少。

儘管如此,生活再難,只要活著便有希望。

生活不易,選擇很難,找到自己合適的生存方式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