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兢兢業業爲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前言//

張小平是誰?

恐怕之前沒幾個人知道。

若不是因為最近他的離職引起的熱議,也許鮮有人知道他的姓名。

張小平之前是中國航天研究員。聽聽這名頭:中國,航天,還是研究員,

多大的氣派,多號的單位,多麼重要的工作,

可是他為什麼離職呢?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1.年薪12萬的研究員


簡單的來說,張小平的離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他的年薪一年只有12萬,工資太少了。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於是,這樣一個高科技的人才,在國家重要的研究所工作的人才,就這麼辭職了。

而後,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又發了一文希望“緊急召回”張小平,

文中表示:張小平負責的是關鍵的技術崗位,是靈魂人物,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走了以後出現了“深層次的技術難題,直接關係到國家重型運載火箭的方案選擇,某種程度上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的重大戰略。”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於是,國家航天研究員張小平離職加入一家民營企業的消息引發了軒然大波。

試想這樣一個重點的,重要的人才,年薪才12萬元,人家要走了,才反應過來說:

你不要走?

據有關消息稱目前張小平離職後在一家叫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的民企工作,年薪高達百萬。

實在令人唏噓。

2.綜藝限薪令與付費照片

除了張小平離職的新聞,最近的微博還有這樣一些熱點:

什麼張雨綺家暴離婚,

什麼林青霞老公出軌,

還有就是最新出爐的綜藝限薪令。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綜藝限薪令表示,將嚴格控制綜藝節目中藝人的片酬,每期節目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常駐嘉賓一季節目的片酬不能超過1000萬。

既之前對電視劇電影的片酬的限制之後,作為明星們天價片酬的最後避難所,娛樂綜藝節目也對片酬有所限制。

但是,仔細想想,三番五次限制後的價格,每一集的片酬仍然有80萬!

對於普通人來說,仍然是摸不到的美夢。

想像無數張小平一樣的科學研究員,年薪12萬元,也要幹上6-7年,不吃不喝,才能賺夠。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在這個粉絲經濟至上的年代,熱度,話題遠遠超過了演技,成為了衡量明星身價的新標準。

看看網傳的數據: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再看現在勢頭最火的偶像練習生,最後出道的9位新人幾乎天天屏霸了熱搜榜,令人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的微博圖片,有些竟然還是需要付費的!

其中一人朱某廷的微博顯示了兩張圖片,第二章右上角有“專屬”二字,點開以後發現需要花60元成為會員才能觀看!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冰冰的弟弟範丞丞也有著相似的微博:第二張圖片是需要支付60元成為會員才能看到,據說有8萬人支付。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晚上一張自拍照,早上醒來已經480萬入賬了

是不是想賺錢想瘋了?還是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呢?實在令人看不懂。

3.那些平凡又偉大的人


張小平離職和綜藝限薪令同時被熱議,也反映了極為真實的現實:

正正經經幹一輩子(拿月工資4000,工齡40年算)工作,可能比不過明星參與綜藝節目一天的收入。

有網友戲稱:限薪令開始後,估計可以趕上他們一天的收入了!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根據資料顯示,中科院工資平均才5748元一個月,年薪7萬還不到。

而在即將過去的9月,還有除了明星的各種花邊新聞,還有一個重要的人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國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在京去世,享年80歲。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王夢恕院士因主持和參與了中國高鐵的研發建設工作而被譽為“高鐵院士”。生前曾就涉及中國高鐵建設和發展的熱點話題多次接受媒體採訪,被媒體稱為“中國鐵路代言人”。

而他的工資據他透露一個月還算最高,

一個月有2萬元,年薪24萬。

再看周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發明一等獎獲得者,國家人事部等部位記一等功,先後獲得國家、部、省科技獎勵30餘項。累計創經濟效益超過400億。

他的一年工資狀況如下:

月基本工資:4890;

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100;

崗位津貼:1000;

院士津貼:5000;(由於大學有寒暑假,假期沒有崗位津貼)

扣除:所得稅約800,住房公積金1200,工會費等其他費用約2000 

累計月收入約:9100元左右。

年收入約100000元。

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身為院士,將軍,卻一輩子隱姓埋名,堅守羅布泊,參加過我國所有的核試驗的爆炸力學工程技術專家,知道生命的最後一刻。

他的遺願是:一切從簡,不收禮金;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死後把他埋在馬蘭(中國核試驗基地)。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中科院院士盧永根,他今年87歲高齡,全身重病,還帶著尿袋,和老伴將一生積蓄8809446.44元全部無償獻給教育事業。

在70歲時,還在科研的第一線,家中擺設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他一生的積蓄卻不如明星代言一個廣告的收入。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92歲老院士崔昆,一件襯衫穿30多年,卻累計捐款400餘萬元,將自家的轎車都捐了出去。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為國家30年沒有回家,55年沒進過理髮店,全靠夫人在家“幫忙”。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這些真正為國家奉獻一生的人,卻拿著最普通的工資,過著最普通的生活。

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張小平辭職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的原因了。

從前,當老師問道:你長大的理想是什麼?

我們會踴躍回答:老師!科學家!醫生!

現在當老師這樣問道,孩子們的答案還會是這樣嗎?

不會變成:“明星!演員!主播嗎?”

這樣懸殊的收入下,恐怕沒有人願意當科學家鑽研,沒有人願意孜孜不倦為國家奉獻。

誠然,只要拍一張照片就日入幾百萬,拍一集電視劇就能賺幾十萬的如今,我們用什麼告訴孩子:

將來做一個腳踏實地的,做著普通工作的人。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生求法的人……

在這個時代,不禁想問一句:

這樣的人會越來越多,還是越來越少呢?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最後,

沒有科學發展,我們每一個人恐怕還生活在原始社會,

今天明星們日入鬥金,

難道不是依賴於科學發展帶來的社會繁榮嗎?

娛樂至死,粉絲經濟的時代,

該醒醒了!


心酸,兢兢業業為國40年,比不過小鮮肉發張照片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