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帶著我們「馬上就辦」》報導在福州市引起強烈反響

《人民日報》24日在頭版“新思想從實踐中產生”專欄刊登《習近平帶著我們“馬上就辦”》,全面回顧了上個世紀9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間,倡導踐行“馬上就辦”的生動故事。25日,《福州日報》全文轉載這篇通訊後,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各級各部門各單位的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讓“馬上就辦”成為一種自覺行動,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全力推動福州高質量發展。

讓“馬上就辦”成為自覺

“‘馬上就辦’體現的是一種勇於負責、勇於擔當的精神。”市商務局利用外資處負責人王晨光說,“讀完文章後,我更加深刻理解了這種精神實質,將化壓力為動力,讓‘馬上就辦’成為工作習慣和行動自覺,圍繞外資項目招商和促進到資工作目標積極作為,為推動福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作出貢獻。”

王晨光表示,要立足本職工作,繼續認真做好今年以來閩商迴歸項目對接會、國際資本投資福建對接會、第二十屆投洽會福州市重點項目對接會等重大活動簽約項目的跟蹤推進工作,全面梳理我市新設立外資企業、在談外資項目和未全額到資重點外資項目情況,深入各縣(市)區開展企業走訪調研,主動貼近服務,幫助協調解決問題,促進新落地項目儘快到資投產。

把服務落在細節

“‘馬上就辦’是一種對工作聞風而動、雷厲風行的精神,如今,這種精神已然成為馬尾的辦事‘名片’。”馬尾區行政服務中心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科副科長葉青青深有感觸地說,“文章回顧了20多年前‘馬上就辦’精神在福州的生動實踐,給以服務為根本宗旨的市場監管局指明瞭工作方法和路徑。”

葉青青說,福州開發區已在全國率先試行“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在全省率先試點“證照分離”改革,首創市場監管行政審批事項“全程郵寄”和全程電子化網上登記,接下來將把“馬上就辦”繼續落實到每一個審批服務細節。

讓提升成為常態

“‘馬上就辦’對於以服務為根本宗旨的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來講,是生命、是根本,是做好工作的路徑和做好服務的標準。”福州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審批服務處負責人陳斌說。

近年來,我市弘揚外經“一棟樓”辦公理念,以“馬上就辦”為著力點,構築“精準、高效、便民、優質”的政務服務體系,先後啟用了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市民服務中心,政務服務格局也由曾經的“一棟樓”辦公演變成“一體兩翼、雙輪驅動”。我市編制了包含46項要素在內的標準化辦事指南,辦理時限壓縮至法定時限30%的事項佔97.1%。經過六輪簡政放權,已取消302項審批事項,下放256項,58項事項推行“市區同權、多點辦理”。目前,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最多跑一趟”(含“一趟不用跑”)事項達93.6%。

陳斌表示,強化“馬上就辦”的責任擔當,下一步,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將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加快推進濱海新城建設

“‘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和推動的優良作風。”長樂區區委副書記、區長蔡勁松說,長樂區將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精神,舉全區之力加快推進福州濱海新城建設。

在徵遷工作上,將繼續採取“指揮部+片區+徵遷小組”的模式,成建制、大兵團開展濱海新城徵遷工作,確保今年完成徵交地2.2萬畝、拆遷140萬平方米。進一步深化產城融合發展,全力配合推進3批總投資2500億元的180個項目建設,繼續謀劃生成第四批項目清單,大力培育發展大數據、雲計算、VR、區塊鏈、健康醫療等數字經濟產業。在機制創新上,將積極探索“再造審批流程,分類並聯審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打通數據壁壘,創新規建管一體化平臺”等機制,努力實現濱海新城建設提速增效。

為群眾謀求更多獲得感

舊屋改造,住有所居,是群眾之所急。奮戰在徵收一線的臺江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郭魯琳,對工作有著特殊的使命感。他說:“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舊改工作的延續。”

“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隨著舊屋改造工作的推進,20多萬臺江人改善了居住條件。”郭魯琳說,去年全市啟動了城區連片舊屋區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臺江區將市裡下達的今年8箇舊改項目任務增加到23個。“‘馬上就辦’是指導基層工作開展的準繩,我們要好好傳承這種精神,用‘馬上就辦’的作風、爭當排頭兵的幹勁,為群眾謀求更多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