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暑假本該是孩子最快樂的玩樂時光、是享受家庭陪伴的溫馨時光,但不少家長卻陷入了“暑假焦慮期”

別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課外輔導,我們要不要上?

給孩子上什麼興趣班?

選擇哪家培訓機構或者老師?

馬上就要讀小學,孩子能跟上嗎?

學習習慣不好怎麼辦?

這些焦慮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搶跑意識

“贏在起跑線上”已經被某些家長當做了教育信條,堅定地認為“有個好成績,才能考上好學校;有個好文憑,才能找份好工作”。

一些家長通過其他渠道瞭解到:小學一年級對於基礎的知識都是一帶而過甚至直接不教的,對於極少數真的沒有提前學知識的孩子,小學老師也會建議“儘快補習”。

為了讓孩子搶跑領先,這些基礎知識就必須先在家或是培訓機構先“預習”起來。於是,許多培訓機構就將這種恐慌焦慮不斷擴大,使得孩子最期盼的暑假變成了又一個緊張忙碌的短學期。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跟風攀比

周圍的孩子都在學,不學怕被其他人超越,導致搶跑現象帶動了更多跟風的家長。

涵涵在西湖區某重點幼兒園讀中班,身邊同齡孩子都報了英語班、奧數班、書法班、舞蹈班、鋼琴班等課程,少則報兩個班,多的報了七八個班。

涵涵媽說:“本想讓孩子在幼兒園以玩為主,但不學就會落後於其他孩子,於是也‘跟風’給孩子報了幾個興趣班。”於是,涵涵每天回家吃完飯,就直接去興趣班,直到晚上八九點。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入學焦慮

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家長是最焦慮的,擔心入校分班、擔心孩子適應不了新的集體、擔心孩子跟不上學習進度、不知道怎麼跟班主任溝通等等。

一位一年級新生媽媽說:“連著三四天了,我白天能看三四十次手機,一會兒惦記孩子能不能打開水果盒蓋、喝沒喝水,一會兒刷班級家長群看老師有沒有上傳照片、發通知。每天一吃完午飯就開始不停掏手機看幾點了,就怕接孩子遲到。”

家長的焦慮心態往往會影響孩子,所以在孩子上學後,家長要儘快調整心態,有意識地和孩子一起度過心理上的“斷乳期”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學校教育正在拉近差距

臨近小學入學,幼兒園裡出現了一種“空巢大班”現象:

很多大班孩子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離開了幼兒園去上學前班;即使不離開,也動不動就請假去上興趣班。放眼望去整個大班教室,沒有幾個孩子......

而在一些“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和社會培訓機構內,“幼小銜接”班卻十分火爆,教授孩子提前學習漢語拼音、加減法和英語單詞等等。

這不僅剝奪了幼兒童年的快樂,更挫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身心健康發展。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嚴禁佈置幼兒完成小學內容家庭作業、組織小學內容有關考試測驗。社會培訓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不少網友為教育部的這項舉措拍手叫好,認為幼兒園就該有幼兒園的樣子。

其實,公立幼兒園中“小學化”傾向的現象並不多,但私立幼兒園大班提前教授知識的不在少數。

“現在小學取消了學前班,孩子從幼兒升入一年級後,不少孩子已先學了知識,如果遇到缺乏耐心教學的小學教師,‘幼小銜接’脫節問題就會凸顯出來,因此不少家長都主動要求在大班適當教些小學知識。”某私立幼兒園負責人如是說,幼兒園“小學化”也是無奈之舉。

而“小學化”問題的源頭真的在幼兒園嗎?

要解決小學化問題,不單單隻能“一刀切”。就算切斷了“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和社會培訓機構,許多小學高難度的入學測試標和過快的低年級教學進度,仍然會讓家長和社會不斷尋求“超前教育”,導致“小學化”現象春風吹又生。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公立學校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公平,讓更多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它的目標不是培養精英、高端人才,而是培養具備一定知識和素質的公民;

民辦學校教育滿足的則是家長對孩子的個性化的教育目標和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我們看到的“小學化”越嚴重的地區往往是公辦學校不足的偏遠地區或是教育資源比較豐富、追求“考名校”的地區。

因此,“小學化”問題背後的本質其實在於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社會對於不同教育的需求

符合未來社會的教育是什麼?

作為家長,堅定觀念和目光長遠很重要。幼兒階段教育的首要目標應該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為未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而不是盲目跟風周圍家長,給孩子報一些不適合的興趣班、學前班;也不要以認多少字、會數到幾作為評價孩子的標準。

談到教育,教師出身的馬雲認為,今天的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如果今天的教育方法跟過去100年沒有區別的話,再按照這樣的方法教出來的孩子,可能真找不到工作。

“過去100年是機器時代,是工業化時代,我們教的是知識。未來,我們跟機器比誰背書背得好、誰算得快,根本沒有機會贏。”馬雲說。

對孩子的教育要有創造力、創新力,要讓孩子有擔當力,讓孩子有責任感,讓孩子有家國情懷,讓孩子有全球觀,“而這些東西是現如今孩子們極其不具備的。”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困擾了中國教育10多年的“錢學森之問”,到今天也沒有真正解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錢老說“傑出人才”指的是民國時期有著“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者;擁有創新能力、崇高志向的各行業大師。

由此可見,我們當前教育的重點應該是思想獨立性、思維創造力和健全的人格情商。

數學思維決定未來

在未來,大數據、機器將把人類知識領域的事全部做完,人類和機器的競爭關鍵在於智慧

智慧不單單指的是知識,而是思維方式和創新能力,如同愛因斯坦說“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記住很多事實,而是訓練大腦會思考”。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在我們眾多學科中,數學是最容易培養孩子的思維的學科。數學的核心就是思維教育,是人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方法。

學習數學,能幫助孩子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數學思維包括邏輯思維、數理思維、概括思維、抽象思維、逆向思維、綜合性思維以及創造性思維等等。

掌握了數學思維,相當於掌握了所有學科的學習鑰匙;擁有數學思維的人往往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容易取得成就。

如何讓孩子掌握數學思維呢?

1、運用解決日常實際問題的方法

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讓孩子感受到“鮮活”的數學內容。如帶著孩子逛超市,比較同一物品的價格、嘗試錢幣換算等。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2、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避免枯燥的習題,而是讓孩子在遊戲和不同形式的練習中感知不同的數學思維。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3、拓展課外數學補充材料

大家知道美國的基礎數學真的比較“基礎”,但今年的國際奧數競賽上美國還是拿了第一!美國的牛娃爸媽們是怎麼培養的呢?他們給孩子選擇課外數學補充材料時參考了俄羅斯數學、印度數學、新加坡數學,甚至還海運了國內新思維數學的練習冊過來。

贏在起跑線?不如贏在未來!

其實不用這麼麻煩,關注“魔數家兒童思維”公眾號。

這裡每天會分享滿滿的數學教育乾貨!還有許多精彩活動等你來參加!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