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全球市場遭遇大動盪,下周A股能否獨善其身?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國慶長假眼看就要接近尾聲,期間全球金融市場遭遇大動盪。

本週歐美股指表現淒涼,新興市場再現股匯雙殺,港股四日累計下跌逾4%,富時A50指數國慶期間累計下跌4.11%。

假期外圍市場表現慘淡

美國股市:

10月5日,美股延續疲弱,截至收盤,道指跌0.68%,報26447.05點;標普500指數跌0.55%,報2885.57點;納指跌1.16%,報7788.45點。蘋果收跌1.6%,特斯拉收跌7%。本週道指收跌0.04%,連跌兩週;納指收跌3.21%,創3月份以來最大單週跌幅;標普500指數收跌0.97%,連跌兩週。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歐洲股市:

週五歐洲三大股指集體下跌。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1.35%,報7318.54點,周跌2.55%,為四周來首次下跌;法國CAC40指數收跌0.95%,報5359.36點,周跌2.44%;德國DAX指數收跌1.08%,報12111.90點,周跌1.1%,連跌兩週。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亞太股市:

在歐美股大跌影響下,10月5日,亞太市場呈現普跌態勢。恆生指數下跌0.45%,已連續四日下跌。日經225指數下跌0.8%,韓國綜合指數下跌0.31%。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港股連跌四日

10月2日開市以來,恆指連跌四日,累計下跌1215.95點,跌幅為4.38%,跌破27000點關口,逼近9月份低點26219.56點。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全球股市一片哀嚎的同時,國際期貨市場卻迎來一輪普漲局面。本週原油、黃金、倫鋅等紛紛上漲。

10月5日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0.56%,報84.11美元/桶,周漲1.67%,連漲四周。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COMEX黃金期貨收漲0.42%,報1206.7美元/盎司,周漲0.88%。金價將錄得六週來的最大周度升幅。因美國就業數據低迷拉低美股和美元。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倫敦基本金屬多數收跌。LME期鋅收跌1.24%,報2621美元/噸,周漲0.34%;LME期錫收跌0.03%,報18970美元/噸,周漲0.5%;LME期銅收跌1.65%,報6186.5美元/噸,周跌1.14%;LME期鉛收跌1.02%,報1985.5美元/噸,周跌2.48%;LME期鎳收漲1.32%,報12655美元/噸,周漲0.44%;LME期鋁收跌2.95%,報2105.5美元/噸,周漲2.11%。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洲際交易所(ICE)農產品期貨主力合約普漲。原糖期貨收漲2.35%,報12.62美分/磅,本週漲12.68%,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美國勞工部週五(10月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4萬人,刷新2017年10月以來新低,9月失業率大幅降至3.7%。美元指數短線快速跳水,紐約尾盤跌0.12%,報95.6446,連跌兩日,周漲0.48%,連漲兩週。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七年新高

週五,美國公佈非農就業數據後,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升至3.2309%,再創2011年以來新高。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富時A50指數假期已大跌4.11%

受外圍市場影響,境外上市交易的富時A50指數期貨,整個國慶期間下跌4.11%。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慶前夕,滬市走出了一波小行情,上證綜指從2644.3點漲到2821.35點,上漲177.05點,漲幅近7%,給不少在此期間買入個股的投資人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其中,上證50指數的漲幅明顯高於上證綜指,跑贏了大盤,從近期的低點2391上漲215點至2606點,漲幅近9%,遠高於上證綜指7%的漲幅。

而在上證50指數的50只成分股中,同時具備A、H股的公司有國泰君安、中國中車、中國交通建設、中國中鐵等27家。在國慶假期一週內(10月2日~10月5日)普遍出現調整,上述27只H股僅中國中鐵上漲1.8%,其餘26只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南方航空四日累計下跌8.98%居首。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機構仍看好紅十月

不過,在券商、公募基金等專業人士看來,投資者對A股節後開盤不宜過分悲觀。

首先,國泰君安證券表示,金秋行情已到來,短期風險擾動相對有限。近期隨著政策的發力,經濟下行壓力有望得到緩解,匯率維持在6.8-7區間相對平穩,風險出現了邊際顯著緩和,這將為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提供窗口期。認為金秋行情正在展開過程中,相關風險因素對於市場的擾動始終存在,市場風險偏好修復或會反覆,但相對於前期整體緊張的態勢已經明顯緩和,市場反彈趨勢有望逐漸展開。

國信證券亦持有樂觀態度,其報告認為,短期來看,當前各項政策對股市友好,“政策底”已經確定無疑。之前,我們在9月月度策略中提出,市場將慢慢從“政策底”向“市場底”轉變,從近日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底”已經越來越明顯,看好接下來市場有一波像樣反彈的機會。

光大證券認為,在三季度完成磨底之後,大盤不會出現一帆風順的反彈和大反轉,更多是越磨越高。

其報告分析稱,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在經濟增長依舊要沿著潛在增長率下行的大背景下,接下來的行情是前期大博弈造成的過度殺估值下的估值修復。而根據我們對估值隱含經濟增長的判斷,估值修復的整體空間約在10%左右。所以,我們對未來行情的判斷,是估值修復下的越磨越高,上證綜指年底有望重返3000點。

此外,多家基金公司普遍認為市場將在四季度停止跌勢並迎來反彈。萬家基金表示,在中美關稅落地、國常會把促進投資、降低費用、促進貿易增長提上日程的背景下,前期連續下跌的市場即將迎來喘息的機會,短期市場有望迎來反彈。

在萬家基金看來,市場反彈的原因與前期影響股市的利空趨於緩和不無關係,雖然重要指數估值低於上一輪股災2638點的水平,處於歷史上較低的位置,但當前企業盈利水平比上一輪股災之前要好。即使預期未來經濟仍有下滑壓力,但基本面可以支撐當前的估值,市場在當前位置上,繼續大幅殺跌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經濟、政策相互對沖,降低系統性風險,市場可預期的長線資金如富時羅素指數等,將助推A股走出四季度反彈行情。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也認為,四季度的市場大概率出現月線級別的反彈,將時間線拉長至2019年,市場有望呈現“震盪偏熊”的格局,市場充滿不確定性。從盈利趨勢看,除了農業、貴金屬、軍工等少數行業外,週期、消費、金融、科技、醫藥等絕大部分行業或將不同程度的出現景氣下滑。另一方面,景氣下滑會導致優勝劣汰,優秀公司會賺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在宏觀經濟好轉後,這些企業將會一騎絕塵。

十一假期全球市场遭遇大动荡,下周A股能否独善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