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74歲的任正非率領著17萬華為人打造的科技帝國,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可更多人更聚焦這樣的一個問題,華為能否克服“中年危機”,又是如何來應對,“公主”孟晚舟是否接班,帶領華為走上一個更有活力的歲月、一個更新的世界。

勤奮不設時限,偉大不因天賦,成功不走捷徑,探索不問終點,開創不曾畏懼。”日前,華為“公主”孟晚舟回了一趟故鄉成都,這是她與電子科技大學的1700餘名學子聊起華為的故事說的話。我們也許可以從她這兒,瞭解華為,也憧憬華為的未來。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孟晚舟:一切非凡都源於平凡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公司副董事長、CFO孟晚舟

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翅膀忘記扇動,就退化成披肩。華為給年輕人最大的回報就是不辜負你的選擇。把思想打包帶走,分享勝於擁有。

9月14日,華為公司副董事長、CFO孟晚舟,回到故鄉成都,來到電子科技大學,為1700餘名學子作了題為《從平凡到非凡》主題演講。

一切非凡都源於平凡,孟晚舟說,華為也是如此。1993年大學畢業後,孟晚舟加入了華為,那個時候的華為只有二、三百人,銷售收入剛剛過億。她回憶:“30年前,華為只是無人知曉的創業公司。20年前,知道的人也沒幾個。1996年,我去北京參加通訊展,手裡提著幾大袋資料,紙袋子上有華為的Logo,出租車司機很熱情,說:’哦,華為,我知道……就是做紙袋子的嘛’!”

而當下,孟晚舟對臺下的學子驕傲地說:“30年後的今天,你在全世界的機場都能看到華為的廣告,我們正為全世界30億人提供著通訊服務。”“人生的起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終將駛向哪裡。”“每一個平凡的人都有一雙偉大的翅膀,只是有時我們忘記了扇動。當我們忘記扇動理想的翅膀時,翅膀就退化成了一個羽絨披肩。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我們知道,即便對自己愛女,任正非也一向嚴苛(注:不是嚴格!)。孟晚舟執掌華為的財務系統時,曾受到任正非的嚴重苛責,甚至通發“總裁辦”郵件進行批評。

華為《管理優化報》曾刊登的一篇名為《一次付款的艱難旅程》文章,就是任正非“發飆”的:公司呼籲各級主管要擔責,但現實的流程、制度或監管組織卻不信任主管擔責。經常遇到的場景是:“我是負責xxx的,這個風險我願意承擔,流程能否走下去?”答曰“你擔不起這個責任,請重新提交流程或升級到誰誰誰處理”。。。。。。

在那份總裁辦電子郵件中,任正非簡直是“指鼻子瞪眼”地罵:“據我所知,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不知從何時起,財務忘了自己的本職是為業務服務、為作戰服務,什麼時候變成了頤指氣使,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孟晚舟:從平凡到非凡

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孟晚舟說:“人生苦短,青春更短。我想,華為能給年輕人最大的回報是不辜負你的選擇。我們將與你一道,用奮鬥的火花,點燃無愧無悔的青春。”她還說:“佛說,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認為自己有時間”;因此,來日並不方長,選擇決定未來。

華為創辦於1987年,與張忠謀的臺積電誕生於同一年。華為,在深圳成立初時僅是小公司,如今已是亞洲乃至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科技巨頭之一。可“三十而立”開始邁入中年,任正非也會有擔憂,下一個10年、30年,華為會怎樣,會不會陷入“中年危機”旋渦?

任正非曾在《熵減——我們的活力之源》郵件中說:“柯達患上了變革無力症,眼睜睜錯過了產業的數碼轉型;惠普因為戰略搖擺盲動,走向平庸……”“對企業來說,一個企業正常的生命規律是從創業、萌發,然後到成長、成熟、衰退,最後死亡這樣一個過程。所以現在華為面臨的一些問題就是中年危機。當然遇到中年危機的也不只華為,所有成功的大公司如IBM、微軟等都會遇到,問題只是你能不能應對中年危機。”

而就在這封郵件簽發之前,華為出現一系列重大人事變動:華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誕生,更重要的是進行了一次管理層“新老更替”、吐故納新。其中,其女兒、原華為CFO、常務董事孟晚舟,接任副董事長一職。另外,梁華接替孫亞芳出任公司董事長,華為創始人、總裁任正非擔任董事和公司CEO,他辭任的副董事長由孟晚舟來接任。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孟晚舟演講中

來日並不方長 選擇決定未來。演講中,孟晚舟分析如何從平凡走向非凡。(一)首先,選擇一個行業大趨勢。選擇與社會發展大趨勢同行的行業,成功的概率自然會增加幾分。(二)其次,選擇一個成長的平臺。行業趨勢,是天時;成長平臺,是地利。平臺是個人價值的放大器,也是個人價值的延長線。孟晚舟說:“定位決定地位。華為三十年來,選擇持續聚焦在ICT基礎設施的突破上,智能社會必將是萬物互聯、萬物感知、萬物智能的,華為在這三個方向都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眼界決定思想,遍佈170+個國家的銷售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拓展視野的平臺。”

(三)選擇一個聚焦方向。人人生而平凡,如果又不自甘平庸,怎麼辦呢?孟晚舟認為:“無數成就非凡的科學家,無不是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在一個領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持續研究。把有限的生命聚焦在一個方向上持續投入,才有可能突破,就像足夠強度的高壓水槍,可以切割鋼板一樣。”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董事長梁華

世界上只有一個任正非,也可能只會有一個華為,與華為創辦同一年的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今年6月已經退休,任正非何日謝幕也不會是太長時間的問題。

新的董事會換屆,梁華出任華為董事長,延續過去的集體管理模式。與之同時,施行多年的華為輪值CEO制度,已不再運作,改為輪值董事長機制。新一屆華為董事會確定,由副董事長郭平、徐直軍、胡厚崑三人,擔任公司輪值董事長。

華為是一個偉大的公司,是制度創活力、管理出效益的成功範例之一。改選董事會後,前公司監事會主席梁華出任董事長,其擔當的角色側重於法律層面上,比如履行法人代表的治理責任,包括對外負責公司公共關係及形象維護等,以及主持公司持股員工代表會運作。可在華為內部,處理日常工作擁有最高權力,也就是決策層的核心人物,是郭平、徐直軍、胡厚崑這三位輪值董事長,當值期間,即為公司最高領袖。

也有人說,任正非女兒孟晚舟,接替任正非,當選為華為新的副董事長,不是接班嗎?這麼說吧,也許這是任正非接班計劃中一部分,不過,孟晚舟目前尚不是正式的接班人角色。出任副董事長,充當的是一個組織、協調的重要角色,也就是幫助或者接替父親任正非,成為華為機關平臺運作的協調管理人。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

孟晚舟,長相酷似父親任正非,據華為“心聲社區”帖子,她骨子裡的“狼性”絲毫不比任正非遜色多少。“虎父無犬女”,1992年,孟晚舟大學畢業後,先是在建行幹了一年,第二年才正式進入華為工作。正如她成都演講中說的,當時的華為還是個小公司,她也從最基層開始歷練,甚至很多華為人都不曉得她是任正非的女兒。

從1993年算起,孟晚舟已在華為蟄伏了25年,當初當秘書時,乾的是總機轉接和文件打印等工作,瑣碎,而且辛苦。進入華為第4年,孟晚舟到華中理工大學讀會計碩士,一年半後,回到華為的財務部門。在2005年到2009年這數年間,孟晚舟主導建立了五個賬務共享中心,後來,又在深圳成立華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

財務,是一個公司要害部門,一個企業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與其公司管治水平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財務體系的治理水平。

孟晚舟是隨母親的姓,因而姓“孟”。任正非第一任妻子為孟軍,也就是任平與孟晚舟的母親。 任正非的第二任妻子是姚凌,兩人育有一女。孟晚舟的外公孟東波,為原四川 省 副 省 長,所以孟晚舟說到成都,是回到故鄉。其實,孟東波祖籍是無錫,而父親任正非,祖籍是浙江省浦江縣的,不過,他是在貴州省鎮寧縣出生的。

早先,任正非曾有意栽培兒子任平。應該說,其兒子任平,也算華為員工的“老人”了,在華為年頭不少。以前,網絡上曾流傳EMT小組拒絕任平進入高層名單,不過,這個消息後被華為出面緊急闢謠。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新一屆領導班子合影

1984年,任正非從部隊轉業到了深圳南油集團,曾把兩個孩子接來身邊,一家人團聚,但生活條件很艱苦。後來,女兒孟晚舟上初中時,為了不影響學習,她又被送到了貴州的爺爺奶奶家。

孟晚舟後來“悄無聲息”地進入華為決策層,執掌財務大印;一方面是能力,另一個方面,在於她行事風格很像父親,勤奮和謙卑,這一方面比任平更能獲得華為元老們的認可。

華為是全員持股機制,其實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股東,也就無法從傳統的股權控制角度來決定接班人。可華為股權和經營權在設計上又是分離的。

假如任正非和孫亞芬、徐直軍、郭平、徐文偉、梁華等創業元老們,進行協調並相互取得妥協,順利產生華為接班人,應該是沒有問題。我們知道,華為的那些創世元老,在華為呆了大半輩子,對華為感情很深。假如任正非選定孟晚舟為接班人,並得到他們的絕對支持,孟晚舟上位的所有障礙幾乎可以掃清。

華為孟晚舟回故鄉,任正非什麼時候考慮孟晚舟的接班人問題?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

今年6月末,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接受採訪。對方提問:“華為的輪值領導體制已經有幾年時間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是否已有退休計劃或者已經找人接替其職位?”徐直軍回答:“我們不存在領導層繼承這個概念,並且目前沒有關於任正非先生的退休計劃。

從人資治理方面來說,華為的“輪值領導制度”, 就像賽馬機制一樣,可讓企業在創業創新上馬不停蹄,永葆旺盛活力,這也是華為成功的一大因素。另外,通過“江山輪流做”,還可以培養和歷練接班候選人,增強企業高管“主人翁意識”。

可有一點,“輪值制”是屬於管理系統的一個模式,並非企業傳承系統的模式,側重點也不一樣。華為是私營企業,代際傳承是繞不開的問題,也是百年華為的一個重要保證,孟晚舟能否成為“後任正非時代”接班人,任正非何日謝幕,將是華為成長道路上最讓人聚焦的地方。

一波說•改革開放40年,前進中的中國家族企業(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