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悱与刘令娴:历史上一对真实的爱情典范,一组最美的两地情书

关于爱情,谈恋爱时大多干柴烈火;婚后多了柴米油盐和孩子,用不了多久,大多数两口子就会恨不得从背后给对方一板砖。


虽然史上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李靖与红拂寒夜私奔之类的爱情佳话,但总觉得不真实。

不过,在南朝齐梁年间,真的有一对爱情典范:徐悱和刘令娴。

这一对佳偶都出自高门,皆以文学见长,均有作品入选南朝梁陈时期徐陵所编的著名诗歌选集《玉台新咏》。《玉台新咏》共收录汉代至梁代131位诗人的869篇作品,其中丈夫徐悱有2首作品入编,妻子刘令娴则有8首作品入选。


徐悱与刘令娴:历史上一对真实的爱情典范,一组最美的两地情书


徐悱:关山远隔,也不能阻止思念你容颜


《玉台新咏》所选徐悱写给刘令娴的两首赠诗,照录如下:

赠内(南朝梁)徐悱日暮想青阳,蹑履出椒房。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不见可怜影,空余黻帐香。彼美情多乐,挟瑟坐高堂。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聊因一书札,以代九回肠。


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南朝梁)徐悱相思上北阁,徙倚望东家。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更使增心意,弥令想狭邪。
无如一路阻,脉脉似云霞。严城不可越,言折代疏麻。


徐悱,字敬业,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梁代中书令徐勉之次子,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五年(525年)。

近人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称徐悱“幼聪敏,能属文。起家著作左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之任;累迁洗马中舍人,犹掌书记。出入宫坊者历年,以足疾,出为溪东王友,迁晋安内史。早卒。父勉悲甚,为之作《答客喻》。”

由前录两首诗中流露出对家园的深深思念之情可知,它们实际上就是两封家书,应当作于徐悱在外做官时期。

他在诗中写到了因妻子不在身边而孤单无聊的情绪,进而想到妻子独守空房的情状,甚至还表达了不能和妻子共度时光的歉疚。

他本应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却因为爱情,看蜘蛛结网,独坐心伤。也因为爱情,他登高远望,寄诗思乡。

他在傍晚时分和桃花开放的时节,不是与同僚饮酒赋诗、留连于歌楼妓馆,而是因思念妻子九曲回肠。虽然根据现存史料,我们不能判断徐悱有无纳妾,是否真的对刘令娴忠贞不二,单论诗里的这一份深情,就值得点赞。

徐悱流传至今的作品虽不多,但他在萧梁时期的名气很大。

一因其出于南朝望族东海徐氏。徐離、徐陵等皆是他的近支,其父徐勉在当时亦享盛名,因此他在少年时期即能接受到良好教育,有一个利于成才的环境,能接触到当时文坛大家的朋友圈。

二因其“幼聪敏,能属文”,确实有才。他的仕途一直比较顺利,很受当时统治者赏识,应该不是泛泛之辈。

三当与其夫妇赠答诗有关。能够和自己的妻子平等相待、诗文唱和,在当时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徐悱的见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超出了当时的时代,也无怪乎徐悱去世后,刘令娴哀痛之极,写下感人至深的《祭夫文》。


徐悱与刘令娴:历史上一对真实的爱情典范,一组最美的两地情书


刘令娴:风吹得路好长,表面装坚强


刘令娴,字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孝绰三妹,《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称其“生卒年不详,约梁武帝普通六年前后在世,世称刘三娘。”

她出身齐梁时期显赫的文学世家彭城刘氏家族。唐人姚思廉《梁书》载“孝绰兄弟及群从子侄,当时有七十人,并能属文,近古未之有也。其三妹适琅琊王叔英、吴郡张嵊、东海徐悱,并有才学,悱妻文尤清拔”。

三个哥哥刘孝绰、刘孝威、刘孝仪都是享有盛名的才子,两个姐姐亦很有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文学家族长大,所受熏陶自不寻常。

据王昌曾《诗话类编》载,“孝绰罢官不出,为诗题于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柳。’令娴续之云,‘落花扫仍合,聚兰摘复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令娴的诗思还很敏捷。

刘令娴本来创作颇丰,《隋书·经籍志》称其有“集三卷”,《旧唐书·经籍志》则云“集六卷”,可惜今多散佚。她的传世作品,包括闺情、闺怨、赠言、代言体等多种类型诗歌,确实不愧才女名声。

当然刘令娴作品中主要表现的仍然是闺怨之类的内容。比如:

和婕妤怨(南朝梁)刘令娴日落应门闭,愁思百端生。况复昭阳近,风传歌吹声。宠移终不恨,谗枉太无情。只言争分理,非妬舞腰轻。


但她的作品又和班婕妤、甄皇后等人主要写宫怨之类个人情感有很大区别。因为她不再是单纯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笔下写景成分更多一些,例如前文所选的《春闺怨》。

她作品的语言也明快流畅许多,更多是被怜爱的幸福感觉。比如:

听百舌(南朝梁)刘令娴

庭树旦新晴,临景出雕楹。风吹桃李气,过传春鸟声。静写山阳笛,全作洛滨笙。注意欢留听,误令妆不成。


诗中的那一只歌声婉转的小鸟,在春日阳光下放声歌唱,女诗人仿佛也被它感染起来,甚至都忘了梳妆。一种快乐的情绪在诗文中流淌,没有丝毫的幽怨和悲伤。

除了一些较长的诗写得很好之外,她的绝句体小诗也意境很美,接近成熟的唐诗。

比如《光宅寺》,“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从侧面写寺院的幽静,是不是让你想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些说这是写贵妇人和僧人偷情的,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又如《摘同心支子赠谢娘因赋此诗》,“同心处何限,支子最关人”,借栀子花喻人写相思(说这是写同性之爱的,你也出来,你到人世混了几十年,难道没有几个闺蜜和老铁)。

再如《题甘蕉叶示人》,“惟当夜枕知,过此无人觉”,词简意长写闺怨(估计就是思念外出的徐悱)。

即使把这些诗放到中国诗歌的灿烂长河中,也可以熠熠生辉。

对于一个齐梁年间的作家来说,能写出这么成熟的五言诗,这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事实上,刘令娴在语言运用、情思表达等方面也确实不逊于同期男性作家(包括徐悱)。比如她看到老徐的赠诗后,体会到夫君对自己的绵绵情意,百感交集,立即做了两首诗回赠:

春闺怨(南朝梁)刘令娴花庭丽景斜,兰牖轻风度。落日更新妆,开帘对春树。鸣鹂叶中响,戏蝶花间鹜。调瑟本要欢,心愁不成趣。良会诚非远,佳期今不遇。欲知幽怨多,春闺深且暮。


咏佳人(南朝梁)刘令娴东家挺奇丽,南国擅容辉。夜月方神女,朝霞喻洛妃。还看镜中色,比艳自知非。
摛辞徒妙好,连类顿乖违。智夫虽已丽,倾城未敢希。


诗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春暖花开时节丈夫不在身边的幽怨,可是她并不仅仅是自怨自艾。美好的春光、花间留连的蜂蝶、树叶中鸣叫的黄鹂,都是她排解忧伤的良药,让她的诗句染上一层明快的色彩。

她似乎比丈夫还能看得开一些。

也可能因为夫婿把她看作知己,所谓“女为悦己者荣”,她写诗时更多的应该是幸福感觉,而诗句也受到人的快乐情绪感染而灵动多情。

忽一日,徐悱早逝,天人相隔。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悲伤逆流成河。


徐悱与刘令娴:历史上一对真实的爱情典范,一组最美的两地情书



徐悱与刘令娴:历史上一对真实的爱情典范,一组最美的两地情书


《四时佳兴与人同—2019诗词日历》,央视重大主题宣传新媒体“1号线上”等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季节、节气、节日、纪念日、花信风等高度对应;念着当天的诗,赏着当时的景,想着当年的事,比单纯背诗内涵更加丰厚;篇篇经典,覆盖中小学课本大多数诗词;湖南卫视“声临其境”声音指导狄菲菲团队艺术配音。购买请添加“shjdsy001”。各渠道均为统一定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