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今日在鳥巢開展,十大主題呈現居住創意

“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今日在鸟巢开展,十大主题呈现居住创意

“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今日在鸟巢开展,十大主题呈现居住创意
“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今日在鸟巢开展,十大主题呈现居住创意

10位中外知名建築師與設計師團隊分別打造了不同主題的居住空間。資料圖片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揚)9月21日,“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在鳥巢南廣場舉辦。本次展覽彙集了10位中外知名建築師與設計師團隊,與企業共同打造了10座1:1大小的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居住創意,讓大家親身體驗感受理性設計的“未來之家”。其中,日本建築師隈研吾建築事務所負責本次展覽會場的整體設計規劃工作。

由日本設計中心原研哉發起,HOUSE VISION項目是一項以“未來居住新常識”為理念,攜手建築師和企業共同構建未來之家的文化研究項目。目前HOUSE VISION在日本已經成功舉辦過兩屆展覽,並引起了各界的廣泛關注。

早在2011年,原研哉在中國就開始了HOUSE VISION項目相關活動。CHINA HOUSE VISION以“家”為媒介,思考未來的生活方式乃至世界的發展動向。原研哉認為,“家”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最淺顯易懂的事物,是將簡單問題複雜化的一面鏡子。而HOUSE VISION是一種嘗試,通過與建築師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思考“家”應有的樣子,並嘗試在不遠的未來將其具體化。

2018年,由原研哉作為主策展人,GWC長城會主辦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以“新重力”為主題,期待對於中國未來居住環境的思考,可以具有宛如“改變重量”般的劃時代意義。展覽將思考迴歸到人最基本的生活單位——“家”,著眼於中國的居住環境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將設計智慧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以此探尋未來的理想居住方式。

從想象到現實,未來的家到底是什麼樣的?本次展覽以10座展館,分別以“火星生活艙”、“最小-最大的家”、“庭院家”、“望遠家”等共10個主題呈現未來之家的不同形態。

據主辦方介紹,“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來生活大展”展覽會期為2018年9月21日-11月6日,觀眾可通過網上購票,進入國家體育場-南廣場觀展,票價100-150元;9月22日-24日,還將舉行專業觀眾日大師沙龍。

01|海爾×非常建築

海爾與張永和合作的作品“砼器之家”,砼”字,由“石、人、工”三字構成,它的設計不僅有建築材料,還有人和電器的參與,講述了在新的人居關係學中,家電也會成為家中一員。

02|阿那亞×大舎

空間是可以不變的,變的其實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柳亦春從中國古代建築詞彙“舍”出發,闡釋了“舍”與開放居住相關的豐富內涵。通過盒子傢俱並將其開放,建造出新的鄰里空間。

03|遠景×楊明潔|YANG DESlGN

工業設計師楊明潔主持設計的“綠舍”,是在對未來能源高瞻遠矚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利用剩餘能源,並將其轉換到植物上面,讓植物本身變成儲能設備。

04|小米×李虎|OPEN

“火星之家”想要審視如果在極限條件下,家居生活只能擁有必須的最小限度設備,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可能把資源全部循環利用起來,讓家自己形成一個小的生態。

05|華日家居×青山周平

“新家族的家-400盒子的社區城市”告訴我們,居住並非只能在家裡,更可以是探身到外部空間,與周圍的社區鄰里共享互動,譬如適合臨街擺放的傢俱等使用方式。

06|有住×日本設計中心

“最小—最大的家”探索一種新的住宅格局,把整個建築的內外邊界去掉,為家提供更多可能。

07|無印良品×長谷川豪

“無印良品的員工宿舍”,從中國窯洞民居與北京四合院的居住方式中獲得靈感,嘗試高效利用北京的半舊空間,加上無印良品的系統層架等,來給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空間。

08|TCL×Crossboundaries

“你的家”中建築以“白”作為作品的主題,回到了東方的禪意,講究在混沌模糊的世界裡,找到每一個人的需求。

09|漢能×MAD建築事務所

“庭園家”在人類科技進步背景下,構建一種貼近大自然的居住狀態。如同住在空無一物的大自然當中,實際上卻配有高度發達的新技術,這也許就是未來人類住房的進化方式。

10|MINI LIVING Urban Cabin×孫大勇

“望遠家”對四合院全新詮釋,在住房的基本功能中,加入一個不可思議的窗戶,使得人們從天花板就如同觀影一般,將城市外部的人間煙火盡收眼底,就好比在天花板裝了三維立體的新窗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