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治療黃疸,看似靠譜其實弊大於利!

曬太陽治療黃疸,看似靠譜其實弊大於利!

“是藥三分毒”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不僅僅是孩子的特殊對待,我們大人自己也是能吃藥就不要打針,能打針就不要輸液。新生兒黃疸,是寶寶出生後一週內最容易出現的,醫院的治療方法一般是照藍光,很多人便根據這個治療方法依葫蘆畫瓢,讓寶寶曬太陽進行治療。

那麼,曬太陽治療黃疸,是否可以加速黃疸消退呢?

答案是肯定的!造成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原因是膽紅素過高。之所以照藍光,是因為經過一定波長的光線照射皮膚,能促使脂溶性膽紅素轉換為水溶性膽紅素,加快膽紅素從嬰兒體內排出,達到退黃的目的。

臨床研究發現,波長在400~500 nm左右,尤其在 460~490 nm 區段的可見光照射,能讓膽紅素的轉換效率達到最高。也就是說只要是擁有這個區段的藍光、綠光、太陽光等可見光,都是可以用來治療黃疸的。

而太陽輻射的波段範圍大致在295~2500nm之間,太陽光中含有可以轉化膽紅素的區段光,所以曬太陽能夠幫助退黃在理論上是成立的。


曬太陽治療黃疸,看似靠譜其實弊大於利!

因為,我們來說說照藍光的好處。醫院一般採用的是波長在 460nm 左右的藍光治療儀,保證了光源的質量。寶寶是受到保護的。設備有保溫的功能,不會讓寶寶受涼;寶寶全身裸露近距離接受光源照射的,治療效果得到保證;醫生會及時跟進,預防光療帶來的副作用,及時給寶寶補液預防脫水。

但是曬太陽治療黃疸,效果就真的很有限了!

曬太陽治療黃疸,看似靠譜其實弊大於利!


首先,太陽距離我們十萬八千里,且太陽光的波段範圍很廣,光源的質量根本無法保證;其次曬太陽時需要寶寶褪去衣物,也不能隔著玻璃照射,家長難以給寶寶保溫,寶寶受涼的概率很高;再次,寶寶的皮膚稚嫩,曬太陽容易導致寶寶曬傷,且這個度也不太好把握。

所以不管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小編還是建議大家,要麼到醫院接受藍光照射,治療疾病;要麼就加強餵養,讓寶寶多吃多拉,等黃疸自然消退,曬太陽的治療方法,可操作性不強,不建議用。

如果您不聽小編勸,就是想給寶寶曬太陽治黃疸,那請你一定記得,用眼罩保護寶寶的眼睛(上圖就沒有給寶寶戴眼罩),給寶寶穿上紙尿褲或尿不溼,避免寶寶受傷。寶寶曬太陽期間,要注意給寶寶補充少量的水分,避免寶寶脫水。

小知識:

黃疸指數簡稱膽紅素的濃度,如黃疸指數12表示膽紅素濃度為12mg/dl。人體血中的紅血球老化後經代謝產生一些廢物,其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廢物最後經由肝臟排出體外。在醫學上以血中膽紅素的濃度來代表膽紅素累積的程度,如膽紅素濃度為12mg/dl,表示100㏄的血中有12毫克的膽紅素。小兒黃疸指數(血清膽紅素值)一般不超過15mg/dL就屬正常範圍。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