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寶寶大動作的發育規律,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引導!

“一舉頭、二舉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這是嬰兒發育的基本規律。雖然每個寶寶的發育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寶寶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但家長的有心和無心還是差很多的。聰明的家長,不是逼迫孩子訓練,而是合理地引導孩子,教會孩子掌握這些動作,為日後的體態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把握寶寶大動作的發育規律,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引導!

0~3個月——教會寶寶抬頭

“一舉頭,二舉胸”。一般來說,寶寶滿月時在俯臥的情況下可以有抬頭的動作;滿2個月時,抬頭時胸部可以離開床面。

但如果寶寶在2-3個月左右時還不會抬頭,家長就應該重視了。首先考慮下孩子平時趴的時間是不是不夠。家長可以這樣引導:讓寶寶趴在床上,用他感興趣的東西吸引他抬頭。趴著可以訓練抬頭?趴著不僅可促進頸背部肌肉的發育,而且通過刺激全身肌肉協調,促進大腦對運動功能的控制。

但寶寶還小,家長的訓練不能過度,開始訓練趴著的時候,一天做一次,每次1~2分鐘。寶寶的頸椎還沒發育成熟,練習抬頭的時間過長,容易傷到寶寶頸椎。

把握寶寶大動作的發育規律,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引導!

4~6個月——寶寶會翻身啦

如果你看到寶寶有這個動作——雙腳抬起,身體自然側倒後,下半身有扭動的動作,這表明你的寶寶已經開始在學習翻身了。

一般來說,寶寶4~6個月開始學習翻身,寶寶能抬起腿,扭腰時的力量足夠,就很容易翻過身去。如果寶寶6個月還不會翻身,家長就要加強引導了。

和訓練抬頭一樣,家長可以用玩具引導,將玩具放在孩子的一側但他伸手夠不著的地方。寶寶為了拿到玩具,就會伸手使勁夠,夠不著時全身再使勁就會變成俯臥,慢慢地就會翻身啦。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只有當寶寶出現要翻身的信號時,才可以嘗試和寶寶玩翻身的遊戲。一定不要操之過急!

把握寶寶大動作的發育規律,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引導!

7~8個月——寶寶學會獨坐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寶寶7~8個月大的時候學會獨坐。剛開始時,寶寶身體前傾,用雙手幫忙才能支撐身體,而且坐一會兒就會歪倒。慢慢地,寶寶的平衡能力得到發展,脫離雙手的支撐也能夠坐直。

等到寶寶坐得越來越好,他就能夠向前傾著身體去抓玩具。但如果寶寶到了9個月,在沒有辦法支撐自己坐起來,這就說明寶寶大動作發展落後了。

怎麼幫助寶寶呢?爸爸媽媽可以先讓寶寶平躺,用手拉著寶寶慢慢坐起,幾秒後再恢復寶寶的平躺姿勢,慢慢鍛鍊寶寶的腰部力量。

把握寶寶大動作的發育規律,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引導!

7~9個月——寶寶學爬學會了!

前幾天,小編髮文《寶寶一週歲,還不會爬直接會走了,怎麼辦?》,很多讀者表示自家的寶寶就是,不會爬直接會走了。但其實,爬行是最好的全身運動。爬行時抬起頭頸,可以鍛鍊頸部的肌肉。胸腹部離地,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同時鍛鍊了胸、腰、腹、背與四肢的肌肉,好處多多。

如果寶寶是自己不經歷爬行就直接站立的,這屬於正常,媽媽不要強行寶寶爬行;但媽媽也不要為了滿足自己的潔癖心理,人為扼殺寶寶爬行的能力。

把握寶寶大動作的發育規律,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引導!

9~12個月:站立行走

寶寶剛開始學站時,一般會藉助伸手能夠到的傢俱支撐來站起,慢慢地,就能利用手和腳站起來,等到腳步力量逐漸發育,能夠利用整個腳掌支撐體重時,寶寶就站起來了!

如果寶寶到了一歲半,依然不能利用手臂和腿的配合自己站起來。不能獨立行走,就需要格外警惕了,家長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

對寶寶而言,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家長們在引導寶寶掌握這些大動作的同時,要多給寶寶愛的鼓勵,親一下寶寶,愛撫寶寶,給寶寶一個甜甜的笑,寶寶都是感覺得到的。其次,家長要克服自己的焦慮心理,不要老是拿自家寶寶和別人的寶寶比。看到別人的寶寶會哪個大動作了,心理上就過不去,非要自己的寶寶也學會。

引導 ≠強迫!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