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水縣:「三大法寶」助力脫貧攻堅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基礎建設、發展產業、安居工程——

“三大法寶”助力脫貧攻堅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初具規模的旅遊環線李子園。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石滓鎮花房村村民喜摘瓜蔞。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城南鎮芭蕉村村民坐在新房門口開心地聊天。

如今,在鄰水縣45個鄉鎮,嶄新的房屋隨處可見,水泥路通到百姓家門口,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群眾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鄰水縣地處川東,集革命老區、秦巴山區、移民庫區、貧困地區於一體,是省定88個貧困縣和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縣之一,山區面積大,喀斯特地貌突出,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較差,貧困面廣量大程度深。2014年,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150戶、78304人,貧困村152個,貧困發生率9.13%。截至2017年底,累計退出貧困村90個、減貧5995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19%。今年,全縣計劃完成30個貧困村退出、1.1萬貧困人口脫貧的減貧任務,貧困發生率降至0.9%以下,並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高質量實現貧困縣摘帽。

基礎建設強根基

9月24日,看到清澈的自來水從水龍頭裡嘩嘩流出,九峰鄉方井村貧困村民秦友國感慨萬千:“真沒想到還能像城裡人一樣用上自來水!現在吃水沒一點問題,水龍頭一擰開就嘩啦啦地流。”秦友國告訴記者,以前,一旦遇上乾旱天氣,村民吃水就要靠外送或者到低窪處挑水。如今,全村新建了4口蓄水池,解決了1206名村民飲水難的問題。

像方井村這樣一遇乾旱天氣就缺水的村(居),幾年前在鄰水縣還有很多。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大力加強飲水工程建設,解決了4.3萬餘名農村人口飲水難的問題,貧困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部銷號。

9月23日,關河鄉臥龍村6組貧困村民羅昌銀趕場回來,坐在家門口歇息,一旁的背篼裡裝著剛買的日常用品。“現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外出趕場很方便。”

2016年,臥龍村用3個月時間,新建了3.5公里通村道路,徹底解決了群眾“行路難”問題。如今,一條條嶄新的水泥路蜿蜒在青山綠水之間,連接著臥龍村和外面的世界。

自2014年來,該縣農村道路建設總里程突破1500公里,152個貧困村通村公路通達率達到100%,農村道路硬化率在95%以上。

在解決群眾飲水難、行路難問題的同時,鄰水縣大力推進通信網絡建設,為廣大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更多便利。

“如今,孫子每天晚上都要通過微信和遠在福建打工的父母進行視頻聊天。”石滓鎮中城寨村村民胡潤田說,寬帶建成後,不僅方便了與外界溝通聯繫,不少村民還開起了網店,把山裡的野生獼猴桃、蜂蜜等綠色、生態、純天然特產賣到全國各地。

如今,鄰水縣貧困村電網升級改造、通信網絡、有線電視已實現全覆蓋。基礎設施的改善,破解了全縣的發展瓶頸,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基礎。

產業發展促增收

9月21日,柑子鎮金光村貧困村民鍾仁清一邊餵鵝一邊對記者說:“這批鵝10月底就可以出欄了,一年下來能掙好幾千塊錢,今年脫貧肯定沒問題。這多虧了養鵝大戶李芳給我提供技術。”

鍾仁清口中的李芳,是鄰水金鴻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常務理事長。在李芳的帶領下,金光村70多名貧困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發展養殖業。

近年來,鄰水縣立足脫貧攻堅實際,堅持以系統規劃為引領,以產業扶貧為重點,以增強內生動力為關鍵,引導推行“業主+村集體+貧困戶”盤活撂荒地發展產業模式、“菜單+貧困戶”精準到戶發展模式、“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產業連片發展模式、“支部+貧困戶+專業合作社”黨建引領發展模式、“業主+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產業收益共享發展模式,大大增加了貧困戶收入。同時,依託貧困村自身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優質蔬菜、生態經濟林果及藥材等特色致富產業,積極發展坡地家禽、草食牲畜等特色規模養殖產業,並組建了5個農業技術服務團,強化產業扶貧指導。

截至目前,該縣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基地12萬畝、優質糧油基地43.06畝、高標準農田和水產養殖區24.24萬畝。建設農村電商服務點220個,打造旅遊扶貧示範村6個,培育科技示範戶470戶、民宿達標戶23戶,“一村一品”格局和“三山兩廊”鄉村旅遊示範帶初步形成。建立“個人入股+集體統管+按比分紅”“村集體+農戶+業主”等利益聯結機制,形成龍頭企業“承包代理、入股返利”“託管保底、合資兜底”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脫貧模式,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空殼村”,村集體經濟10萬至20萬元的村27個,突破20萬元的村有16個。

安居工程惠百姓

“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一家人住上了乾淨敞亮的磚瓦房。”9月23日,王家鎮寒安村貧困村民袁國民激動地對記者說。

記者採訪得知,袁國民家的老房子修建於上世紀40年代,由於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到處都會漏雨,用泥土澆築的牆體也佈滿了裂縫。2016年9月,袁國民申請到D級危房改造資金2萬元,再加上自己的積蓄以及在親朋好友處借來的錢,在原地重新修建了4間一樓一底的磚瓦房,一家人的生活居住環境大大改善。

像袁國民這樣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地質災害避險搬遷、“五改三建”相關政策的村民還有很多。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鄰水縣將安居工程建設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大力推進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易地搬遷等工作,竭力讓更多的危改戶、易地搬遷戶告別狹小破舊的土坯房,住上堅固結實的新房。

2014年以來,該縣易地扶貧搬遷1312戶,農村危房改造8006戶,地質災害避險搬遷1490戶,水庫避險移民解困搬遷514戶,完成“五改三建”1.43萬餘戶。(陳楊 曾濤)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薦讀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邻水县:“三大法宝”助力脱贫攻坚

Vlinshui305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鄰山鄰水鄰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