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爲何銷量依然火爆?

今天的話題可能有點敏感,但又確實存在於我們身邊,如果不能理性看待的話,那可以把文章關閉了。

多年以來,都有不少人發出抵制日系車的言論,特別是在互聯網,每當出現關於日系車的資訊,就會有人跑出來“抵制”。但為何國內依舊存在那麼多日系品牌汽車呢?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就目前國內汽車市場看來,主要是以日系和德系兩大派的銷量最為突出,而三大日系品牌銷量加起來已經佔據了不止半壁江山。今天不談合資日系車到底多少是日資多少是中資的問題,也不說這樣的抵制方式到底有沒有用,今天分析的是為何日系車多次被推向風口浪尖,依然屹立不倒,甚至節節上升?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原因1

日系品牌更加貼閤中國國情

須知道,每一個品牌的造車理念都是有所差別的,這跟歷史背景有很大關係,因為日本當年物資相對貧乏,所開發的產品都是以“物盡其用”為核心價值,所以日系車在經濟性、實用性方面一向比較出眾。這也特別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尤其是東南亞市場,基本就是日系車的天下,皮實、經濟、耐用等因素都使得普通老百姓願意為其買單。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原因2

日系品牌更加親民

目前主流合資品牌就以日系和德係為主,而德系除了大眾以外,普片定位比較高,例如BBA三個品牌,起售價基本在20萬以上,而日系品牌起售價在5萬元左右,更加符合我國的消費水平,受眾面自然更加廣。可見30萬以上的日系車就沒什麼銷量了,但目前國內汽車消費還是30萬以下佔據比較多。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原因3

相對省油

雖說目前世界上所有廠家的技術都在不斷革新,過往美系車是油老虎的說法已經不復存在,但也無可否認日系車在節能省油方面還是相對比較突出的,這也跟上面兩點不無關係。除非是購買豪車,否則油耗還是不少車主關心的重點之一。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原因4

影響深遠

很顯然,日系車進入國內是最早的,當年國內汽車工業還沒有得到發展,從各種渠道引進的就以日系車居多,到後來國內機械製造廠轉型做汽車,還是以日系車作為藍本,例如夏利、松花江、雲雀等等。同樣地,南方地區受到香港的影響,也有不少日系車流入,因為香港也是日系車的天堂。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原因5

抵制的人不買車

不難發現,在網絡上面發出抵制聲音的人大多都不是車主,正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也有一些“仇富”心理存在吧(事實上買車的人也不一定富裕),如果真正使用過,或者到了真正需要買車的時候,這些人可能會對日系車改觀。畢竟購車不是一件衝動的事情,畢竟經過嚴格篩選,多方對比後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日系車被“抵制”那麼多年,為何銷量依然火爆?


THE END

最後只想說說愛國不愛國並不是通過購買什麼車來決定的,在這個全球化經濟的時代,我們無法阻止與任何一個國家的合作,否則只會限制自身發展。小至一塊手機零件,大至一臺汽車,都不難找出日系企業的身影,就連德系、美系品牌車型,也有可能存在日本出產的零件。包括我國自主汽車品牌擁有今天的成績,也有賴於國外品牌的技術支持,沒有合資建廠,國家汽車工業絕對沒有今天的成就。這裡並沒有為日系品牌開脫,愛國需要理性,選擇什麼車的依據是什麼最適合自己,不必要有任何包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