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以前幾乎都不點讚的我,現在連陌生人都給贊?

為什麼以前幾乎都不點讚的我,現在連陌生人都給贊?

前兩天我問一個朋友:“我慢慢地發現無論是空間還是朋友圈你所看到的每條狀態都會去點贊,這是為什麼?”

他對我講:“其實也沒什麼,就是順手而為,舉手之勞而已。”

“沒有其它的了嗎?就只有這些了嗎?”

“難道還有其他的?”

“存在,我慢慢地悟到是為了讓他知道自己的存在。”

以前的我是不會輕易給人點讚的,特別是陌生人。一是好多狀態在我看來是無意義的,不能引起共鳴,再者是覺得和陌生人顯的過於親近,無論什麼樣的狀態都要去點讚的話,會給人一種有點輕浮的感覺。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些人分析一個人不點讚的原因有這些:可能是情侶分手後還有餘戀關係、暗戀關係、廣告屏蔽、卸載朋友圈等原因,更引人注目的是有這樣的一群人,即便你發的內容多麼誘人、感人或引人深思等等,只不過在他們心裡寫上了“已閱”兩個字,他們用無聲的表達委婉的告訴你——他們看到了,但是要含蓄。

基於這個現象,他們在街上做了匿名調查,讓路人回答他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願意給別人點贊或評價。所得到的答案主要有以下幾個:不想讓他知道我在關注他、不認同他發佈的內容、不想讓他覺得我重視他、這樣會降低我的身份。

後面兩個答案讓我感覺到詫異,他們認為為別人點贊,是一種重視他人的行為,也就是當他內心認同對方的時候,他會試圖通過不作為的方式,隱藏內心的感受。但他為什麼需要隱藏這種感受?當一個人需要隱藏內心的感受或想法的時候,證明如果這種想法暴露給對方,會為自己帶來危機感。

為什麼以前幾乎都不點讚的我,現在連陌生人都給贊?

理論上他的這個點贊行為,等於無形中承認了對方高於自己或好過自己,並且會給自己帶來有意識的比較,以至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他們更認為點贊或評論、轉發的這個行為,等於間接的認同了對方的觀點、認同了對方的生活方式、認同了對方的價值觀,但即使他們心裡承認所有的這些觀點,也不願意在內心妥協。

這樣一個很小的行為卻折射出了一個人的心裡變化軌跡。可是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不跟從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而走,為什麼要刻意隱藏自己心理情感,人生本來已經很累了,幹嘛還要偽裝自己,何不跟從自己的內心,活出自己的灑脫,敢愛敢恨嘛。

放在以前我也是不太明白每條狀態都去點讚的這樣做法的,也不太會這樣做。可是如今也慢慢地,慢慢地有了另一種認識。

在中國的古代文學當中有一種發憤說,屈原《惜誦》有“發憤以抒情”;《淮南子·訓齊俗》也有“憤於中而形於外”。司馬遷認為,歷史上的優秀作品,都是由於作者在社會生活中遭遇到重大不幸,“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發憤之所為作”,“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疙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以前的詩人,詞人,文學家,他們表達情感不是發之於詩,就是著書立說。現如今的我們不是那些文學大家,沒有他們那樣的文采,但所發的每條狀態都也透露出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和情感,來表達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理解。我們把自己的狀態發在朋友圈裡,發在空間裡,這些狀態或喜或悲,或灰暗或溫暖,或激勵或消極,但都是為了分享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態。或許就連我們自己都沒認識到,我們所做的這些,在背後隱藏著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是為了讓其他人看到,受到關注,證明自己的存在。

在現在這個社會里,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偽裝自己,不會輕易向別人吐露自己的心聲,隱藏自己的情感。如果人的心聲不能被聆聽,不願與他人交流的話,那麼當一個人在分享自己的狀態的時候,我們為他點一個贊,是不是可能會讓一個孤獨靈魂,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自己並不是一個被忽略的人呢?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曾經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幫助,甚至有時候能挽就一條生命。

我看到過一個公益廣告,一個女生由於失戀,坐在窗戶旁,在網上發了一條動態詢問網友:動脈在什麼地方?該怎麼用刀割才能讓血流的的更快?從第一個網友勸她要好好生活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生命,迅速引起了成千上萬人的點贊。她明白自己的存在並不是無意義的,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有人關心著她的安危,原來自己並不孤單,給了她重拾生活的信心。其實在這個時代,真的是除了生命,幾乎所有的事都只是小事,終有一天你會漸漸地明白,山外真的有更高的山,人外也真的有更好的人。

為什麼以前幾乎都不點讚的我,現在連陌生人都給贊?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陌生人的文字就順手給他點一個贊,如果放在以前我會覺得看過後會默默記下,點不點贊又有什麼區別呢。等我再一次登上去的時候卻發現有一條私信,他讓我留下個人信息給我寄來一本畫冊。起初我是不相信的,因為從小到大就沒有收到過陌生人的禮物,我一直信奉著只要不想著貪便宜就不會吃虧的理念。但當捧到那本畫冊的時候,它確實是沉甸甸的,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的眼前,它外觀精緻,我內心溫暖。

想想看這或許也算不上貪圖小便宜吧,因為本就沒有什麼利益關係啊。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是有善良的人存在,我也明白好多事情,我們不經歷過就不會相信,因為我也曾是這樣一個人。比如我每個月就給大家送書,以前誰會想到真的有些人不圖目的的做這些事,如果說沒有目的,那也不太恰當,我也是有目的的,我是真的希望你們能從書裡學到一些東西,能幫助到你們。我們如果能從陌生人那裡得到認可甚至有些時候比朋友的認可更能鼓舞人,朋友可能出於之間的情誼說的和你說這些話,而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的話反而顯得更加真實誠懇。

我也在想其實對於真正的朋友來講,點贊與否真的是說明不了什麼的,這淡化不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抹不去他們之間的記憶,他們一見面還是會笑眼相待,還是會分外眼紅。

但大多數人都會有一種心裡,希望用一些事情去證明另一些事情,來獲的安全感,存在感,人性使然。如果點一個贊不會讓我們損失什麼的話,那就請你不要吝嗇自己的那一個贊,動動手指順手而為,他想要存在感,就給他存在感,特別是對那些陌生人。一個人在絕望孤獨的時候只有感覺到自己存在了,覺得還有其他人關注著自己,才不至於覺得自己是多餘人,感到毫無存在的意義而走向絕路。

其實正是因為別人的存在,我們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