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過去19年獲得的諾獎統計

一、諾貝爾化學獎(6)

1、2000年:白川英樹(Hideki Shirakawa):本科博士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因發現和發展了導電聚合物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70、80年代。

2、2001年:野依良治(Ryoji Noyori):本科和博士都畢業於京都大學。因對手性催化氫化反應的研究而獲得化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70年代

3、2002年: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本科東京大學,博士東京大學。因發明了對生物大分子的質譜分析法而獲得化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80年代。

4、2008年:下村修(Osamu Shimomura):本科長崎大學,博士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因發現和改造了綠色熒光蛋白(GFP)而獲得化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60、70年代。

5、2010年:鈴木章(Akira Suzuki)和根岸英一:鈴木章本科和博士都畢業於北海道大學;根岸英一本科東京大學,博士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兩人對有機合成中鈀催化偶聯反應的研究而獲得化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

70年代。

二、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

1、2012年: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本科神戶大學,博士大阪市立大學。因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果發表在2006

2、2015年:大村智(Satoshi ōmura):本科山梨大學,博士東京大學。大村智在治療盤尾絲蟲症和淋巴絲蟲病(象皮病)方面作出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80年代

3、2016年: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本科東京大學,博士東京大學。發現細胞自噬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90年代

4、2018年:本庶佑(Tasuku Honjo):本科京都大學,博士京都大學。在腫瘤免疫領域做出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90年代

三、諾貝爾物理學獎(8)

1、2002年: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本科東京大學,博士東京大學。在探測宇宙中微子和發現宇宙X射線源方面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80年代。

2、2008年:小林誠(Kobayashi Makoto)、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和南部陽一郎(Yoichiro Nambu):小林誠和益川敏英兩人的本科和博士都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南部陽一郎本科博士畢業於東京大學。三人因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並預測了至少三大類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而獲得物理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70年代

3、2014年: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本科東京大學,博士東京大學。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而獲得物理學獎。這三位學者的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80、90年代。

4、2015年:梶田隆章:本科埼玉大學,博士東京大學。因發現中微子振盪現象而獲得物理學獎。獲獎工作主要在上世紀90

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