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城隨筆:秋風明月話尼山(一)

東方聖城,孔子故里,雖無五嶽四瀆,崇山大川,但歷史賦予曲阜山水的文化品味,卻是獨一無二的。

聖城隨筆:秋風明月話尼山(一)

曲阜,這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不僅為傳說中三皇五帝時期的部落先民提供了豐富的衣食之源和多彩的政治舞臺,而且孕育了以孔子為代表的聖賢群體和儒林精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尼山不高,誕生了孔子,勝似仙山,名聲大矣;泗水不深,滋養了儒學,勝似龍潭,靈氣足矣。“正派千年歸泗水,芳聲百代重尼山。”在儒者的心目中,此山是仁德的化身,此水是智慧的源泉。孔子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方土地自古以來就是志士仁人嚮往的聖域賢關。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學士、達官文豪、乃至於莘莘學子崇文明智、採風沾氣的最佳勝地。歷史的積蘊、人文的關懷,使風景秀美的尼山折射出神秘的色彩,成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聖城隨筆:秋風明月話尼山(一)

尼山,原名尼丘山,位於曲阜城區東南30公里處,海拔344米,五峰連峙,風景秀美。山下魯源村即《史記》所謂“陬邑昌平鄉”,為孔子父親叔梁紇生前居住之地。孔子的父母為老夫少妻,“禱尼山而得孔子”。孔子出生之時,頭頂中間低而四周高,形如尼丘山,故取名曰“丘”,因排行第二,故字“仲尼”。後世為避聖人諱,把尼丘山去“丘”字而尊稱“尼山”。

聖城隨筆:秋風明月話尼山(一)

附:五嶽四瀆

五嶽:東嶽泰山(山東)、西嶽華山(陝西)、南嶽衡山(湖南)、北嶽恆山(山西)、中嶽嵩山(河南)。

四瀆:指江、河、淮、濟。即長江、黃河、淮河、濟水。

聖城隨筆:秋風明月話尼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