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被控幫「逃稅」尚無法讓其離開白宮

■ 觀察家

短期來看,即便把戰火燒到了特朗普身上,也未必影響他的地位。

北美當地時間10月2日,《紐約時報》獨家刊出一篇長達八頁的重磅報道,援引所稱的“大量保密納稅申報及財務記錄”,指責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他的四個兄弟姐妹採用“包括欺詐在內的各種方式”幫助父母逃稅,目的是“保住父母給自己的禮物”。

這不僅意味著幾十年來特朗普靠“個人奮鬥、白手起家”的“光輝形象”可能不在,而被認為是包裝出來的“假典型”,而且身為總統的特朗普也將再度被捲入逃稅、欺詐、個人財產不透明等一系列指控中。

事實上,《紐約時報》刊發報道當晚,紐約州稅務局已表示,他們就特朗普兄弟姐妹幫父母逃稅事宜展開調查。有消息稱,《紐約時報》調查組所獲取的相關資料超過10萬頁,已提交參院和特朗普的姐姐瑪麗安娜確認。

早在特朗普參加總統大選時期,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已開始針對其“發家致富神話”和鉅額財產管理不透明等問題反覆“狂轟濫炸”。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初仍是候選人的他曾因拒絕公佈納稅申報表而遭到媒體攻訐。

特朗普當選後雖然照慣例退出了家族企業的管理層,並將自己的經濟利益置於一個信託之下,但拒絕接受幕僚們(如政府道德辦公室主任薩烏布)的建議徹底放棄這些股權。

這一點一直被美國幾家主流媒體視作特朗普的“命門”,他們鍥而不捨地“挖掘”,希望有一個“大收穫”。如今《紐約時報》顯然認為這個“大收穫”業已到來,在刊出報道前即專門聯繫過白宮,告知了擬定報道的梗概和刊登日期。

美國是個善訟的社會,打官司的過程既專業又複雜,紐約州稅務局儘管宣佈開始調查,但過程既可能曠日持久,結果也是難以預料。因此,短期來看,即便把戰火燒到了特朗普身上,恐怕還是無法直接影響到今年的中期選舉,也未必影響特朗普的地位。當然,這些恐怕原本就不是《紐約時報》及支持其這番行為者的初衷: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關鍵時刻要給特朗普“好看”。

換句話說,《紐約時報》的報道是在試圖喚醒人們對“總統財產透明化不夠”這一“老梗”快要淡忘的記憶,而特朗普至今仍習慣性出沒於私人高爾夫俱樂部,以及經常待在特朗普大廈和酒店這一事實,又足以幫助人們強化這類記憶。當然,這一切恐怕遠不足以讓特朗普離開白宮,更無法將他定罪,但足以在中期選舉前給他和共和黨抹黑,也足以在未來一段時間讓特朗普陣營既忙碌又頭疼。

但是,“特朗普三歲啃老,八歲靠親爹成為百萬富翁”這一戲劇性揭示,將令特朗普長期苦心編織的“奮鬥”形象瞬間“黑化”為喜劇甚至鬧劇。

□陶短房(旅美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