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節擦亮眼,長個心眼防受騙

近年來,網絡詐騙、紅包詐騙、電信詐騙,案件頻發,往往讓社會大眾防不勝防。開學季臨近,不法分子正蠢蠢欲動,尋找時機,為大、中、小同學們量身定製詐騙方案,同學們一不小心便可能陷入各種騙局,在物質和精神上遭受損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騙子的詐騙手段,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擦亮眼睛,防止受騙上當吧。

冒充學長、老鄉詐騙錢財

四川某高校大一學生小張在“新生群”被“老鄉學長”請求幫助貸款,並且承諾這些錢只需要中轉一下,不用小張歸還。小張出於好心,多次幫其貸款,但不久後,小張收到貸款機構的催款短信,至此才發現自己累計被“老鄉學長”騙取5萬餘元,且所謂的“老鄉學長”也徹底失聯。

提示:

如果希望加入新生群或老鄉群、學長群,請通過正規的校園網或向輔導員詢問QQ群號,不要盲目加群。與陌生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凡是涉及到錢的問題,都要謹慎對待,可以多多諮詢老師和家長。

以招聘兼職的名義詐騙錢財

詐騙團伙往往以勤工儉學、工作輕鬆、高薪酬回報為誘餌,誘導新生參加兼職。一些招聘兼職刷單、打字、微信解封等的信息,往往宣傳說,刷一單2-3分鐘就能輕輕鬆鬆掙10元錢,打2000-3000字就能掙20~30元錢,拉一個人進群就發1元紅包……這些都不要信以為真。刷單往往要交押金,操作麻煩,刷不夠一定單數,押金不會退給你;拉人進了群,也不會真的給你返紅包。

提示:

以介紹工作為由交保證金、會費、入職金的都是騙子!一定要謹慎對待各種兼職宣傳,新生入學應先適應學習生活,不要盲目尋找兼職工作。實在需要通過勤工儉學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的同學,可以通過輔導員老師、或自己直接聯繫學生會、學生工作處,尋求組織的幫助。

推銷騙錢

一到開學季,小商小販就打起了同學們的主意,不僅在校園附近擺攤設點,販賣生活日用品和文具,而且還會喬裝改扮進入同學們的宿舍進行推銷。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宿舍推銷行為,是常見的騙局,騙子推銷的物品多與新生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推銷的廉價文具、電子產品之類,也大多為假冒偽劣產品,無售後保障,有的甚至還有安全隱患;有的騙子還會推銷各種化妝品、營養品、保健品、減肥產品,而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由酒精、糖水或澱粉構成,毫無價值,也達不到任何預期效果。

提示:

同學們應該從正規渠道購買所需商品,不要因為貪圖便宜,造成財產損失,甚至是身體的損害。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同學們應該樹立理性消費觀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養成健康的消費習慣。

培訓騙錢

臨近開學季,是培訓機構一年一度的招生旺季。這個季節裡,各種培訓機構,紛紛進入大、中、小學校園或來到校園附近跑馬圈地,他們的終極目標當然就是兩個字:圈錢。

不可否認,很多民營的培訓機構,是懷著給同學們充電、增長知識、提升能力等美好目標,到校園附近或進入校園來推銷他們的課程的;但是,毋庸置疑,也有很多機構,課程不過硬、師資不過硬,把課程和老師進行了簡單包裝之後,就出街來吆喝,什麼國家專利、中美專利、持證師資、明星團隊……種種宣傳手段不一而足。這些培訓機構的目的,往往只是為了賺“快錢”,所謂的國家專利、中美專利、持證師資、明星團隊,往往都無法查證;這些“話術“,也都是培訓機構精心編制出來,專門用來騙取“小白”信任的慣用伎倆。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更有甚者,很多培訓機構,比如很多的英語培訓機構,還會進一步以“免費試聽課“作為誘餌,來套取同學們的手機號、微信號等個人信息;如果是面向小同學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比如能靜英語、泡沫少兒英語、伯格森少兒英語等,他們則通過這些所謂的免費試聽課程,來套取孩子家長的個人信息,家長們不僅當時會“被推銷”,日後還會受到這些機構課程顧問們無窮無盡的“真情問侯“。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免費試聽課程”可不是天下掉下來的餡餅,這些機構拉著同學和家長試聽之後,大家一時半會兒都是走不了的,要接受這些培訓機構的“洗腦”。培訓機構常常會告訴你,他們的課程多麼簡單、多麼輕鬆、多麼高效,他們的學習方法是多麼地好,你趕緊報名,或者你趕緊給你家孩子報名,是多麼的明智、多麼的划算、多麼的物超所值!名額有限,先到先得,不報可別後悔啊!

提示:

不要盲目相信培訓機構的宣傳,多方打聽,聽聽大家的評價;多方考察,看看教學情況和實際學習效果;擦亮眼睛,捂緊口袋,不要被培訓機構輕易洗腦、輕易掏錢。理性選擇培訓機構,儘可能選擇有國家頒發的辦學許可證書的機構,為自己增加一層保障。第一筆預付款,能少交就不多交,能交低絕不交高,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學會保護自己,把損失降到最低。

騙子過街,人人喊打。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捂緊口袋,謹慎行事,防止受騙,小心駛得萬年船。希望上述種種開學季的防騙技巧,你已經完全get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