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美」大學要培養設計師,開學卻請這家公司來講課

九月的第一週,如同往屆一樣,中國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大二和研究生一年級的同學們,坐在教室裡開始了他們在升入新學年後的首組概論課程。他們將從這一週開始,正式迎接新一年專業課學習生涯。

中國最“美”大學要培養設計師,開學卻請這家公司來講課


今年的這一組概論課程卻也顯得有些特別。比如其中有一堂長達2小時的課,來講課的是作為美麗聯合集團時尚商品總監的張欣,隨著他按動手裡的翻頁筆,電子屏幕上出現的並不是學生們最熟悉的服飾圖片,而是一組組商業流程和數據圖表。感到新鮮的學生們,不時舉起手裡的手機,將其中一些圖表拍下來。

培養設計師的課,為什麼請商業公司講

美院染織服裝系的開學系列概論課中的一堂,為什麼要請一家商業公司的總監來講?

“每個專業在開學第一週都要上概論課,學校希望通過這個系列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瞭解各自專業方向上的定位,更重要的是瞭解整個行業目前發生的變化。”中國美術學院染織服裝系主任、紡織服裝研究院副院長陶音,這樣介紹邀請張欣來給大二以及研一同學上課的初衷。

中國最“美”大學要培養設計師,開學卻請這家公司來講課


在陶音看來,美院的學生,長處是經過多年專業訓練培養出來的審美和設計能力,但單純校園環境下,“對於商業環境中發生的問題認識可能就比較少。”作為本科畢業於美院的學長,有著多年時尚服裝行業前沿工作經歷的張欣,能對同學們補足短板起到一些幫助。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消費者們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例如,像 “國潮”這樣的小眾品牌的需求就越來越明顯。而美院染織服裝係為了迎接這一挑戰,在課程設置等領域做出了新的動作,新學年的概論課,他們邀請了不少外部的機構、企業和專家來講課,比如這組課程中,他們還特意為同學們開設了“東方設計學基礎”等多門講座,開拓同學們的視野。

堅持審美專業度,擁抱市場因素

曾在西班牙快時尚集團INDITEX(ZARA母公司)和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工作,兼有設計師和採購背景的張欣,重點給同學們介紹了時尚大數據驅動設計開發的原理。

例如,在快時尚企業運營中,買手和設計師的配合時,需要通過對銷售數據進行分析,並結合最近流行趨勢進行單品設計並組貨。而張欣目前所在的美麗聯合集團,通過對線銷售的時尚服裝款式和銷售狀況等進行大數據分析,並結合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時尚服裝行業機構與從業者,提供維度豐富且精準的數據。

說到時尚大數據,陶老師說,過去6年,他們一直與海寧皮革產業基地合作的輸出流行趨勢報告,這個項目能得到“第一手數據”,但數據體量還遠不夠充沛。

中國最“美”大學要培養設計師,開學卻請這家公司來講課


數據獲取渠道的不足,還有一個表現是:“學生的調研肯定不會那麼全,他所能看到的趨勢,更多是所謂的國際流行趨勢。”過去由於客觀因素制約,學生調研過於依賴街拍、展會、品牌發佈這些圖片來獲取信息,“會讓人接觸不到真實的國內市場流行趨勢。”

除了時尚數據驅動設計開發的意義,陶老師還提到了對於學生腦海中“成本概念”的培養。

“在過去,有商業成本頭腦的設計師其實在美院這樣的環境中還是偏少的,如今在教學中我們會注意逐步開始培養學生的成本思維,比如為什麼這種面料比那種面料就要便宜;比如如果用了更貴的面料,那相應這個品牌的定位又應該放到哪個位置上去。”

對於業界和前沿信息的需求以及運用,體現著美院在堅持審美設計專業度之外,對於市場因素的主動擁抱。在陶老師看來,美院在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在尋找適合自我興趣方向風格的前提下,在未來會越來越多考慮市場和商業。

“無論是去做獨立設計師,還是進入商業品牌,培養敏銳的市場感都是很有益處的。”張欣也在課堂的尾聲,拿自己的經歷給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傳授著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