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爲寒門子弟

今天的故事,我們不再講那些自帶上帝光環的天之驕子了,也不再講那些才貌俱佳的年輕教授了。今天我想給大家講一個平凡的老人。這位平凡的老人身價千萬,卻把一件1美元的毛衣穿了整整十年;他有一兒一女,卻把一生積蓄給了2204名素不相識的寒門學子;他明知時日無多,在生命最後時段發起了一場愛心接力;他駕鶴西去,而他的善舉卻在死後四年才公佈於眾。今天,我想講講這位老人的故事。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少年時期,成績優異,留校教書

老人名叫趙家和,是清華第一屆優良畢業生得主,無線電系畢業的他因為各方面比較優異而留校從事本科的教學工作。而他自己也承認,教書育人是他最大的愛好,最高興的時候,就是講一個問題,別人聽懂了。”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趙家和教授

放棄安逸的教書生活,三次轉行,帶頭“開荒”

本來,趙家和教授本身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滿腹經綸的他可以一直過著安逸的教書生活,教書育人一輩子也是不錯的打算。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聰明人卻迎來三次調動。他的聰明是用在學術研究上的,生活中的他就像是田裡耕種的牛一樣任勞任怨。

這三次調動都不簡單,每一次都因為學校新建了專業或機構,需要人帶頭“拓荒”。 1977年,學校委派趙家和籌建電化教育中心;1979年,學校又調他到科研處搞管理;1985年,年過半百的他再次轉行,籌建改革開放後清華大學第一個文科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很多人都不理解趙家和老教授的做法,因為當時以他的聰明才智,如果留在無線電系,就有可能成為院士,不過當每次接到新任務,言語不多的趙家和只說一個字“好”!有的同事為他丟了老本行“叫屈”,他卻總是一笑置之。

轉行以後,積極工作,沒過多久,趙老的戰績碩果累累

在科研處做管理,趙家和因為外語好被派到國外採購設備,最終為學校帶回了“腰斬”市場價格的計算機。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那還是改革開放初期,出國條件艱苦異常,趙老師既當領隊又當翻譯,20多天連軸轉,回來瘦了十幾斤,還落下了失眠的毛病。”83歲的老教授桂偉燮說。

籌建經管學院,趙家和主筆起草金融系的整個教學大綱,引入大量國家急需的切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國際教學資源。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當時院辦只有4張辦公桌。不少主意都是老趙提出來的,事後證明也都正確。”85歲的學院老書記邵斌說。

從零開始,心甘情願。滿腔熱忱,燃燒似火

雖然名揚清華但生活條件令人唏噓

說實話,趙老教授的三次轉行成功為清華做的貢獻已經足以讓他的名聲傳遍整個清華園,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有地位的老教授,他的生活條件簡直可以用摳門來形容。

據他身邊的人說平日裡趙老進超市直奔最便宜的雞腿和法棍麵包;買衣服,會揀1美元的化纖毛衣;“精打細算”。

而作為清華最德高望重的教授之一,他的住處不是什麼小洋房,住在清華校外一座20多層高的塔樓裡,70多平方米的房子鋪著最老式的地板磚,唯一一件與時代沒有脫節的電器,還是學生幾年前“實在看不過去,硬給買來裝上的電視”。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打開老兩口的衣櫃,結婚時趙家和買給吳嘉真的咖啡色呢子大衣還顯眼地掛在那裡;8件領口和袖口磨得起毛的襯衣和4件西服就是趙家和老教授的全部行頭。

退休後去深圳知名企業當顧問,有著優厚的薪資條件卻自帶鋪蓋炊具

沒多久,趙老就退休了。退休以後,他被深圳一知名企業聘為顧問,待遇優厚,可他還自帶鋪蓋、炊具,租住在普通的民房裡。這一點在當時令人十分費解,人人都知道趙老摳門,但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卻無人知曉,而在後來,他甚至把這種習慣帶到了國外

摳門習慣帶到國外,出國三年毅然回國

有一次,趙家和老教授應邀赴美任教,講授中國經濟改革實踐。他在美國的薪資待遇是非常豐厚的。可是趙家和教授一想到那些貧苦地區的艱難求學的孩子,他繼續過苦日子,基本上什麼便宜買什麼,從來不鋪張浪費。

過了兩年多,他不顧朋友的一再挽留,毅然決定回國,他的好友不理解這裡的日子過得這麼好為什麼要回去?趙老教授說

:信美然非吾土,田園將蕪胡不歸。不過在美國呆不慣是一方面,而更大的原因無人知曉。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趙家和在美國

將存款交給從事金融投資的學生,準備開始助學大計

從美國歸來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攢下的20多萬美金,交給從事金融投資的學生劉迅打理,自己則繼續繼續講學,做顧問,近70歲的人一刻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對投資的收益也從來不過問,這反而讓學生特別有壓力,“難道老師是要做個大項目?犧牲當前的消費品質,獲取長足的利益?”

期間,趙老也會時不時交給劉迅一些錢,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幾十萬不等......終於在2005年,學生劉迅才有了一點答案,他告訴趙老師:“賬戶裡已經有500萬了”趙家和老教授沉寂片刻,重重地說:嗯,可以做點事了···72歲的他決定做一件思慮已久的事情:捐資助學。

為了找到需要幫助的人,老教授走訪神州大地每個角落做調研

如果一般人想捐款,總是會把錢給紅十字會這些類似的慈善機構,但是趙老不是這樣想的。他覺得貧困孩子的資金問題是刻不容緩的。為了做好這件事,70多歲的他跑去搞實地調研,親自了解貧寒學生的生活狀況,每次搭公共汽車出去考察,回來都累得不行。

老伴看在眼中,疼在心裡。

每次都勸他“包個車吧,”這個倔強的老頭卻不捨得。

“我也沒多大的本事,錦上添花的事就不做了,做點雪中送炭的事情吧。”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一名貧困家庭的女生正在打掃衛生

2006年第一筆助學款寄出,江西、吉林、湖北、甘肅···各地的貧寒學子陸續收到“陌生”的捐助。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一名受助學生家的窯洞

2009年,趙家和決定改變捐助方式,由多地捐助轉向優先西部的原則。

助學計劃走上正軌,生命的時間卻進入倒計時

有時候想想也是不公平,像趙老這麼好的人為什麼不能長命百歲?就在趙老的助學計劃步上正軌的時候,上天卻宣判趙老的死刑。老人在體檢中查出肺癌晚期,癌細胞已經向脊髓和腦部轉移。老人的時間不多了,但是趙老卻並沒有惶惶不安,反而愈加積極。

患病後,為了節約治療費用,他拒絕使用500元一片的進口藥,而是託人從印度買回50元一片的仿製藥,結果因過敏而致高燒不退。“對於自己的病,對於自己的未來他表現得非常從容,每次探望趙老師,他最關心的,最願意跟我們探討的不是他的病情,而是學院的發展、國家的發展。”

生命的盡頭,決定捐出自己的遺體

2012年5月,趙家和辭世前夕。住在校醫院的他,終於盼來了和老伴的金婚紀念日。他“攢足精神”,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在清華園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金婚照

臨終前幾個月,同學和經管學院的李稻葵教授一起去醫院看他,“當時他整個下半身都不能動了,腿上扎滿了針”。李稻葵還跟他討論:這針灸從表面上啥也看不出來,可還能治病,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機理?

趙老還樂了“我到時把自己捐出去,讓醫生好好看看,它們到底是怎麼工作的。”

2012年7月22日17點35分,他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一輛白色的麵包車,從清華大學校醫院出發,載著一具老人捐獻的遺體,飛馳向北京協和醫院。

當初的一句玩笑話,沒想到他真的兌現了!他竟然連自己的身體都捐了!!早在4月份,他就已經辦理了遺體捐贈手續,逝世後,遺體捐贈給北京協和醫院。他告訴家人,希望他們,能夠將自己的遺體用於醫學研究等事業。

後續

趙老走後,大家自發建起悼念網站以表達自己對趙老的追思和感恩

趙老師走後,大家自發建起悼念網站,首頁,黃菊花靜靜綻放,蔚藍色夜空群星璀璨,輝映著“深切緬懷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金融學家和金融學教育家趙家和教授”這幾個大字。

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給予趙老極高的評價

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姜勝耀說:“趙家和是一位有品質、有情懷的老師,也是一位有擔當、有風骨的知識分子。像他這樣的人是教育的靈魂,也是這個時代需要的脊樑。”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優秀共產黨趙家和事蹟揭幕儀式

趙家和這個名字,是一種連接的紐帶、一種充盈的信仰

“最遺憾的事,是我想見恩人,他卻不在了。”一提起“趙爺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本科生何麗瓊的眼淚就止不住。

2015年,這個甘肅女孩到校報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一看那個資助她完成三年高中學業的“神秘老人”。

“奶奶好,我是趙爺爺資助過的學生,來自甘肅省。”初次見面,未及多言,門內外的兩個人都已潸然淚下。

他去世後,人們在甘肅蘭州舉行了一場追思會,一群剛剛知曉“趙爺爺”的學生連夜趕來,望著照片中那個眉目慈祥的老人,很多孩子痛哭失聲。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是趙爺爺讓我意識到,這社會上有人跟我沒有血緣關係,但依然關心我。”

“我一直覺得清華的教授是遙不可及的,但他的關愛真的給我了。”

……

甘肅莊浪一中校長李維倉說,因為家境貧寒,不少孩子心態很消極,對社會充滿質疑,可是獲得資助後,他們改變很多,對未來萌生了希望。

一位88歲的老先生輾轉找到陳章武,要把這輩子的積蓄全部捐贈。他說:“這輩子錢就這麼多,想像趙老師一樣做件有意義的事。”

六旬教授在美教書三年攜20萬毅然回國,辭世前捐1500萬為寒門子弟

央視《朗讀者》

一名在清華接受過短訓的學員把父母4萬餘元遺產全部捐給基金會,他還囑咐剛成年的女兒:“我會接著捐,捐不動了,就輪到你了。”

打開基金會網站,捐贈流程、定點學校、年度報告等事項一目瞭然,唯有捐款人姓名不對外公佈。

總結:

趙家和教授常說自己是:君子自安,雖居陋室,自諳芬芳。

死亡無法阻止一個偉大的靈魂,在人們心中豎起不倒的豐碑。

他雖然走了,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